我真的不想拖到这么晚。

 

可还是拖到了这么晚。...

这是概率论的第 30 篇文章
● ● ●
其实三天前就应该要出这篇文章,但一直拖到了今天才动笔。

每当想动笔时,我都会发现:

哎,好像又有些其他的事要做。

于是就这样一拖再拖,拖到了现在。

● ● ●
K君也是一条文案狗,经常赶稿子赶到半夜两三点,天天都面如菜色、形如枯槁。

“其实我熬夜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工作太多,是因为白天效率太低。”

K君无奈道。

我和K君感受相似。

每当要开脑洞、写文章或复习课题,我都会下意识地感到抗拒和焦虑,于是总拿各种借口搪塞和宽慰自己,一拖再拖,最终熬夜或者延期。

很多时候,“晚上效率高”背后的真相是:

白天消磨了太久的时间而产生了极大愧疚心和负罪感,由此开始在一天的末尾奋发图强。

夜深人静,我们才终于可以去除浮躁、平静内心、直面难题。

但每到这个时候,困意又一阵阵袭来,内心一个声音挣扎着冒出头:

反正时间还没到,休息一下吧,你已经很累了。

稍抵抗不住就一头栽倒,然后不得不在“死期”前奋战到天明。

● ● ●
千百年来,人类都在不断对抗拖延症。

其实“拖延症”不是病,但就和牙疼一样,发作起来简直要人命。

和网上盛传的拖延症用法不同,正版“拖延症”的定义是:

后果有害且本可以避免的推迟。

所以,如果只是到截止的最后一刻才完成任务,其实也不算是“拖延症”。

不幸的是,我发现自己常常拖延并造成了种种不良的后果。

更为可怕的是,在拖延前,我并不清楚会产生多不利的影响,所以往往会由于这种轻视而自食恶果。

上一次深切品尝到“拖延症”的危害是在两周前。

四月底,我们推出了策划已久的全新社群活动——

我保证你在世界上找不到这样的房子。

(点击 上方蓝字 即可获得活动详情 )
活动发出后,在后台收到了各色各样的报名消息。

当时想,没关系,报名截止日期是下周,过两天再拉这些房客进房间就好啦!

过了两天,当我开始一一回复时却发现:
。。。。。。。。。。
。。。。。。。。。。


在内心捅了自己一万遍后,我鼓起勇气向小伙伴们坦白了自己的失误。

我们罗列了很多种补救方案,最后大家都觉得,坦诚才是获得谅解最好的良药。

“既然是我们做错了,就要去承认呀,这没什么可耻的。”西米说。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这一篇文章。

为了表达歉意,我们还拍了这样的照片 
之前为了筛选出有诚意的住户,我们设置了一系列入住条件。

这一次,我们想省去这些流程。

只需要你——
在后台回复“房间号”即可
如:101,102


请放心,这几个房间已搭建完毕,设施齐全,服务贴心,房费全免。

之前发过消息没得到及时回复的童鞋,我们现在怀着最真挚的心,请求你再光临一次。

即使之前没报名,如果对这幢奇特的房子有足够的好奇和热情,也欢迎入住哦~
● ● ●
如开头所言,这篇文章也是拖延已久的结果。

仔细审视,埋藏在“拖延症”背后的根源其实是恐惧。

我恐惧这篇文章发出不会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无法弥补之前犯下的过错,辜负了团队这么长时间以来的付出。

因为恐惧自己无法很好地完成某件事,我们往往选择去做另外一件难度较低、更让我们感到轻松的事,然后不自觉地陷入了拖延的泥潭之中。

但事实上,打败恐惧最好的方法是去打破未知。

不要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去做,去试,今天做和三天后再做其实不会有多大区别。

而当你真的做了以后,就会发现很多事远没想象得这么可怕。

就像是现在,写到这里,我发现这篇文章并没想象中那么难写。

那么相信我,同样陷入拖延的你,一定也能做到。

“拖延症晚期不可怕,可怕的是懒癌晚期”
选择去做
已是胜利


    关注 概率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