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除了疲惫还剩下什么?

 

抱歉,这就是生活。...



7月,又是一年毕业季。第一批80后已经毕业18年了,第一批90后也踏入了30岁。

年龄焦虑的扑面而至,从来不是因为一个数字,而是这个数字所承载的自我期待和社会目光。

世界在加速,中年危机找上门来的时间也在提前。

回看父母辈的中年危机,大多发生在45岁后。他们的年代变化少,人们大多早早地买了房生了子,在一个单位工作数年,直至退休。

到了今天,我们步入全球化时代、互联网时代,我们这一代手握的可能性越来越多,变动也越来越频繁,而焦虑,也以更细碎的形态嵌入每日的生活中,某个瞬间一不小心和我们撞个满怀。



这十年中最具象征性的两个职业,大概是程序员和骑手——是他们从线上和线下筑建了如今的互联网时代。

然而互联网时代的24/7灯火通明和「准时送达」,也使互联网人的职业危机早开始了十年。

水塞不通的通勤路、想应聘的公司不考虑35岁以上的人选,中年程序员勤勤恳恳地修了小十年的bug,却修不好35岁这个bug。马路和生活,总是同时添堵。

同样容易焦虑的还有满城跑的外卖骑手。从天亮到天黑,跑完一单又一单,因为害怕出现一个差评,所以天天如履薄冰。App上无止尽的催单,商场冷漠的“禁止入内”,马路上停滞的红灯,都可能让半天的劳动亏于一篑。

他们的身影,是千千万万个日夜穿梭于街道和楼宇的普通人的缩影。尽管疲惫,不甘,也会继续向前。

中年人的继续向前走,是接受「付出大于收获」的常态,是即使知道每一天都是战场,也会硬着头皮上。
1.
理想与现实之间
人生,无非是一场理想和现实的博弈。而中年危机,大多从意识到在「理想」和「现实」的跷跷板上,得向「现实」滑去开始。

细看这些年热门的影视作品,就有不少鲜明的人物,挣扎于现实的湖泊中。

沈腾在《飞驰人生》中饰演的落魄赛车手张弛,就是夹在理想与现实的中年人。

本是冠军车手的张弛,某一天突然“喜当单亲爹”。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他接受了一场不法赛车的邀约,因此被吊销车牌,从此与理想分道扬镳,落地现实。

从理想滑向现实的过程总是残忍的。

对于张弛,是从豪宅到屋塔房,从四驱超跑到二轮电动,从开赛车到卖炒饭。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地鸡毛,幸好有儿子相伴,张弛的生活也算平凡踏实。
相比起大起大落的张弛,《请回答1988》中的德善爸爸则更贴近真实生活中的中年人。他的理想很朴实,让一家人过上不拥挤的日子。

德善爸爸就职于一家银行,是份很不错的工作。原本工资足够养活一家五口,但为人嘴硬心软的他因为帮逃债的朋友做了担保,多年来一直领不到全额薪水,全家蜗居在只有两个房间的半地下室。

在家境见紧的情况下,聪慧的大女儿宝拉依然考上了首尔大学,但为了给家里省钱,她选择了自己不喜欢但给奖学金的专业。

德善爸爸深知自己辜负了女儿,但几乎每天加班到夜晚,平时也不善言辞的他,缺乏与女儿好好交流的机会。尽管父女都默默为对方着想,但关系一直略显尴尬。

后来,逃债多年的朋友终于还债,德善爸爸撑到了能领上全额薪水的一天。本以为家里从此能过上搬离地下室,孩子想去哪儿上学去哪儿上学的好日子,可没多久后,他又被银行劝退,强行提早退休。

德善爸爸最能勾起观众对父亲的想象的原因,是因为他的人物集中了中年人被四面夹击的困境——来自家人的期待,职场升迁,家庭关系,身体健康。

对于中年人来说,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因为过去了还有下一个。一个中年人永远算不清,是公司HR、医院、还是孩子学校的电话更令人崩溃。

2.
重来与现在之间


影视作品中的中年人物,总是离不开中年危机的叙事。这不禁令人疑惑,这世上存在逃过中年危机的中年人吗?

其实,中年危机(midlife crisis)是一个现代才出现的心理学概念,由彼时40岁的加拿大精神心理分析师埃利奥特·杰奎斯(Elliot Jaques)于1965年提出。

通过观察一些伟大艺术家的毕生创作路径,杰奎斯发现,他们35岁后要么创作风格有了很大的改变,要么直接转行,这说明人到中年,便会经历剧烈的心理波动。随后,他将这项观察延伸到普通人的身上,也发现了相似的心理变化。

杰奎斯在自己的论文中引用了一位中年病人的自述:“现在,我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登临山顶,前方出现了延绵向前的下坡路——尽头虽远,却清晰可见——那就是迫近的死亡。”

由于站立在年轻和老去的中转站,中年人对时间的流逝更敏感,从而产生身份认知危机。他们会因为一些变故,诸如身体健康、亲密关系、职场迭代,而突然觉得人生茫然,甚至伴有抑郁症状。

35岁过后,年少时做过的抉择,奋斗过的时光都到了结出果实的阶段。倘若不见成效,焦虑便会以多倍速降临。

随着焦虑找来的中年危机,往往还有后悔,而构成中年危机的重要一环,就是怀疑过去的抉择,怀疑人生。

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对过往的悔恨,也是对「可能性」的留恋。

在信息量过载的今天,每个人都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更多的人生可能。然而,这些蜂拥而入的可能性,稍不注意就会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为什么我过不了这样的生活?”、“我的生活这么难,是不是因为我以前做错了什么?”、“如果那个时候不那样,我现在会不会过得更好?”......

韩裔哲学家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一书中指出,现代功绩社会的可怕之处在于,我们都被“我能够”、“我还能更好”所捆绑。

向左是别人的成功人生,向右是焦虑的自我悔恨,夹在这两面高墙间的中年人,往往容易忽略最重要的东西。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哲学教授基兰·塞蒂亚在《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成年人的哲学指南》里说:

原则上,我们不需要一台时光机来慰藉中年充斥着的悔恨情感。我们需要做的,是遵循过去与当下的关系,调节我们看待过去的角度。



太拼的人,未必一生太平。时间终究无法倒带,挽回过去的另一种更有效的方式,便是着眼此时,此刻,此地,陪伴在身边的人与物。
3.
后浪与前浪之间




毛姆在《作家笔记》中写到,“一个人最难做到的事,是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生活的中心,而只是在边缘。”

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年危机就是这么一个心理转变过程。

人到中年,是意识到人生的可能性开始缩小的节点。而「后浪」与「前浪」的生活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后浪」有很多机会重来,而「前浪」只有现在。

可以说,就像涉世未深的青少年都有好奇心满溢的青春期一样,在功利社会浸泡已久的中年人,固然也会经历对生活的倦怠期。

尤其在今天的数字世界中,年轻一辈活跃于各个平台,以文字、视频、音频等多样的形式表达着自我。每每点开一条内容推送仿佛都在说,这个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让他们去建造它。

「后浪」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希望。年轻代表着有试错和重来的资本,正值理想高于一切,战斗力满格的好时候。

留学、创业、打工、读研……年轻人为这些事熬夜、坚持,只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更接近理想的自己。

时间,是人所能拥有的最强大的资本,也是最响亮的警钟。到了「前浪」的年纪,当职业梦想变成发展瓶颈,当老去从抽象变得越来越具象,再宏大的理想也难免会褪色,虚化,转而化作落地生根的念头。

如果说青春期的关键词是叛逆,那么中年期的关键词就是顺应。

年轻时可以为热爱之事物抛弃既定的生活,年长了越来越渴望拥有稳定的物质和陪伴,这都是不同人生阶段的人之常情。

「后浪」为可能性而奋斗,「前浪」为确定性而奔走。后者是对生活的妥协,也是看清生活真相后的重新出发。
中年人的生活不再只关于自己,它关于成长中的孩子,老去的父母,同样努力奋斗的另一半。

他们是盔甲,是陪伴,是向生活叫板的底气。无论打拼多么辛苦,危机多么令人烦躁,家里的一声「在呢」,就是化压力为动力的解药。

就算人生重来, 我们也没有把握能过得比现在更好,因为我们的性格、行为趋向以及社会大环境都是定量,所以,珍惜眼下陪伴在身边的人,才是开启美好未来的最佳钥匙,走向一个「新」自我的方式。

中年人的生活除了疲惫,还有陪伴——夜晚归家时留的那盏灯,无论何时都会应答的那声「在」,就是渡过中年危机的一点力量。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你平时几点下班,单身还是有对象,家人在或不在身边,难免都会遭遇疲惫,柔弱的时刻。

下班后到家的空虚,周末醒来时的放空,熬夜加班间歇的百无聊赖,小度的一声「在呢」,就能填充没有生气的空间,打消不同人不同生活中的孤独感,做家里最令人心安的守护物。人工智能小度希望给成年人提供最安定,最妥帖的陪伴。

外面的世界也许风风雨雨,但只要家里的灯光常亮,陪伴常在,那么我们也能顶着风雨,朝向往的生活,更近一步。

参考资料:

1. How the midlife crisis came to be | The Atlantic

2.《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成年人的哲学指南》

3.《倦怠社会》

配图:《飞驰人生》《请回答1988》《人生果实》
撰文:兰兰子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xingyj@vistopia.com.cn


    关注 看理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