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艺术家与奢侈品联姻双赢背后的关系

 

前不久LV在巴黎ParcAndré-Citroën举行的2016年春夏男装秀上,特别邀请了日本艺术家大卷伸...



前不久LV在巴黎Parc André-Citroën举行的2016年春夏男装秀上,特别邀请了日本艺术家大卷伸嗣(Shinji Ohmaki)为秀场量身订做了一件充满诗意的装置艺术作品;而后不久,LV又宣布与中国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徐冰合作,联名推出一款LV的经典硬壳行李箱,并将在今年的北京苏富比拍卖会上进行竞拍。是什么促使奢侈品与艺术家一次次的联姻?双赢的局面背后两者又各收获了什么?

        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历来国际时尚奢侈品为了提升其品牌文化内涵和品牌形象都很热衷于介入文化艺术项目。比如卡地亚(Cartier)、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古驰(Gucci)等品牌都纷纷成立了自己的艺术基金会或者艺术中心。同时几乎每年各大品牌的时装秀上都要与一些艺术家展开跨界合作。

像艺术品和奢侈品这样关联强力的同伴,它们两者都以几乎没有固有用途或价值、但价格又奇高的物品的出售为基础。并且对它们而言,品牌化是非常重要的。它们都依赖于这个世界最富有的那批人的财富去推进最高水平的利润,依赖于中产阶级进行其谋生业务。然而“这并不是说艺术品和奢侈品从诞生以来就彼此相连,”荷兰经济学家Olav Velthuis说。“新鲜的是两者不仅存在逻辑上的强力的重叠,所涉及到的人也有很大的重叠部分。”

艺术与奢侈品之间的交流从支持博物馆展览或是艺博会的品牌延伸到了委任艺术家进行创作、或者仅仅是支付各种活动的费用。然而更加关键的是强力的某领域大亨(比如巴黎春天集团的Francois Pinault和LVMH集团的Bernard Arnault)给艺术界带来的影响。在上一次繁荣期间,艺术和奢侈品的世界变得尤其地紧密。

        设立艺术基金提高品牌形象

奢侈品设立艺术基金已不是新鲜事。在众多设立艺术基金和开设艺术中心的奢侈品牌中,卡地亚算是历史较久却比较低调的一个。创办于1984年的卡地亚艺术基金会虽然依托于品牌的资金,但它本身是一个纯为推广现代艺术、没有任何商业色彩的组织。而卡地亚艺术中心本身则是由法国建筑师Jean Nouvel担任总设计师的巨大通透的橱窗式玻璃金属建筑,也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具魅力的巨型艺术品。正因为卡地亚艺术中心展览活动的内容、方式和品牌没有一丝商业关系,基金会在专业运作上获得了很大的空间。卡地亚的这个故事讲得很低调,却顺理成章地塑造了一个好“形象”,商业利益也是水到渠成。正如基金会的创始人Alain Dominique Perrin所说:“我不会回避卡地亚的艺术赞助产生的商业影响,因为它确实存在。但我更愿意这么看,为艺术所做的一切让我们更有深度,更关注内在,至于回报,就是我们自身的形象和个性使然而获得的。”

相较之下,路易威登艺术基金会则更多地被认为这是一个能够改变大众对这个品牌在其商业拓展上“野心勃勃”的冷硬形象的机会。在法国,LVMH集团总裁Bernard Arnault被认为是一个无情的商人,他在Louis Vuitton初现颓势之时将其吞下。他个人的这种敏锐使得LVMH最终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集团,也使自己成为身家287亿美元、在Bloomburg亿万富翁指数上排名第20的顶级富豪。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路易威登艺术中心是Arnault形象公关活动的一部分,来显示他内心柔软的一面,以及他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决心。除了艺术中心之外,路易威登更在自己位于香榭丽舍大街的旗舰店顶层常年展出艺术品、不断发掘有潜力的艺术家并与之进行直接的商业合作。按照Arnault所说,这些举动一方面是彰显LV品牌与艺术作品之间长久的关系,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对自由信仰的最好证明”。

著名设计师Miuccia Prada女士则代表了另一些人的观点。她为时装着迷,但并不觉得时尚是艺术,即使是最先进的时尚,与艺术相比,也是落在后面的。因此Prada艺术基金会旨在向全世界公众展现“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最具思想风暴的艺术作品”的口号更显激进,其不借助时尚界宣传、常年举办的当代艺术展览和活动,由此带来的看似无关的影响力,却确实地为Prada时装带来潜移默化的品牌提升。

对于奢侈品牌来说,与艺术攀亲才是其销售的灵魂——这不仅是把一些钻石钉在衣服上卖出去那么简单。时尚行业中从来不缺乏把时尚产品当做艺术品来进行经营和销售的人,只是如何使其两者恰如其分的去配合就是功夫所在。
        联姻有助艺术家名利双收

在艺术越来越贴近生活的今天,艺术家为奢侈品牌进行创作设计屡见不鲜,并且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是名利双收的好机会。

美国“波普艺术之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曾经受到BMW的邀请,为M1赛车设计外观,获得如潮好评。

LV邀请47岁的日本艺术家村上隆,推出的樱桃包让双方名利双收。在第一次合作成功的基础上,LV与村上隆又携手推出“Multicolor Spring Pallet”联名系列,并由村上隆负责LV日本东京表参道旗舰店内的装置艺术与整体设计,将奢侈品与艺术家的联姻发展到一种更深的层次。

2010年元旦美国当代最知名的波普艺术家Jeff Koons接受钟表品牌Ikepod的邀请,设计并推出了“Cannonballs”Horizon HHTJK腕表。这款限量发售10款的手表,每块售价高达51833美元。

中国知名当代艺术家卢昊与法拉利合作的599中国限量版艺术典藏跑车,以哥窑开片陶瓷花纹作为外表皮设计,由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1100万元高价落槌。中国当代艺术家周铁海,为LV设计的艺术橱窗及两幅名画——《我的作品要用路易威登的包来装》和《中国又来了一个顾磊克》在艺术界和奢侈品界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艺术与商业联姻是福是祸

不过对此,耶鲁大学艺术学院院长Robert Storr给出了忠告:“对于那些考虑营销自己的艺术家来说,像安迪·沃霍尔的人毕竟少数,玩这个游戏靠着近乎本能的理解力和天分。较少的天分在短期也许能赚到让自己满意的钱;但长期来说,它会唤醒某些人对于名望和财富的白日梦。”

事实上,在艺术家与品牌合作的过程中,艺术家创作的自由度成为我们最为关注的话题。艺术家自我底线在何处,能不能完全释放自己、表达内在,会不会受到商业的限制和束缚,是否唯品牌的意愿马首是瞻等,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曾与LV、Gibo等大牌合作过的英国时尚插图画家Julie Verhoeven说道:“艺术是完全的自我放纵,你不用为他人着想。时尚则不同,你不能完全地荒谬。”尽管艺术创作与商品设计有界限和功能的区别,但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艺术家在品牌创作中呈现出另类的表达,令奢侈品更具艺术性;而品牌为艺术家提供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实现双赢。

其实,艺术与时尚跨界结合并不那么令人不安。艺术离我们不远,奢侈品也不那么世俗化,它们都是人类智慧与手艺的产物,却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的品味实际上是一种追求美好的生活态度。在艺术与时尚大玩跨界的当下,对于各种高水准、高品质的时尚艺术展览,只要能为大众提供美的分享或者关于美的思考与引导,都是值得支持和赞许的。

从奢侈品的溯源发展和品牌文化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欧美近代的文明发展史,亦可了解他们不同时期对于美的不同解读。了解西方品牌独特的文化品味和审美体系,以及它们到底如何为当时的社会带来新生的文化变革。
        结语

对于奢侈品牌来说,艺术是一种“负担得起的情怀”,与此同时还让品牌的文化内涵与符号价值得到大大提升,甚至帮助品牌转型。只要把握好艺术与商业的比重,对于大众来说,这样的奢侈品体验能在日常生活中带来更多的欣赏价值,何不乐见其成呢?

参考:21世纪经济报道,网易艺术,新浪资讯


    关注 藝術市場通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