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谈︱故宫人的“工匠精神”

 

一代又一代故宫人不断学习前贤、延续使命、坚守职责、发展创新,为实现“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的宏伟梦想不懈努力,也让故宫人独特而深刻的“工匠精神”永续传承。...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院长):

匠人之所以称之为“匠”,是因为他们拥有了某种娴熟的技能,这个技能可以通过时间的累积“熟能生巧”,蕴藏在技能背后的,还有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远眺故宫
提到故宫博物院的“工匠精神”,需要从故宫精神中去梳理。郑欣淼先生曾将故宫人的核心价值理念,即“故宫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五个方面:典守珍护、敬业奉献、弘扬服务、开放创新、奋发和谐,其核心是“以国宝为生命”。以铭记、传承老一辈故宫人爱国敬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号召广大故宫人始终保持对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强烈责任心和高度使命感,以良好的工作作风为故宫事业再创辉煌奠定基础。一代代故宫人将这种“故宫精神”不断丰富、传承,指引故宫博物院的发展方向,这些精神内涵从根本上来说,就包含了故宫博物院的“工匠精神”。

从紫禁城的修建开始,“工匠精神”就贯穿其中。比如“样式雷”家族。

古建馆中的长春宫烫样
雄伟壮丽的紫禁城古建筑,其设计通常由皇帝钦派亲王及内阁重臣组建工程处,下设样式房,派最优秀的样子匠及建筑师供役。样子匠负责建筑规划、设计、制作画样、烫样,指导施工,并协同政府编制《工程做法》。从康熙朝直至清末民初,样式房的主持人主要出自雷姓世家,他们以出神入化的精湛技艺,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受到上自朝廷君臣下至世人的敬重,被誉为“样式雷”。故宫建筑无论兴建、改建还是修葺,都是在十分严密的管理体制下,经过程序周详、构思巧妙、方法精审的规划设计,再按照设计图样、模型及施工设计说明进行。故宫大部分古建筑的艺术结构,都濡染有“样式雷”建筑世家的心血,是这个雷姓家族前后八代,延续200多年,主持清代皇家建筑设计事物的成果。而像这样一个传承不辍的优秀建筑世家,设计出规模如此浩大、类型如此众多、技艺如此卓绝的不朽杰作,不但在中国,就是在世界建筑史上,都堪称无与伦比的奇迹。

故宫整体保护修缮工程
这样精益求精、世代延续的工匠精神从何而来?今天的故宫人为何还能够不断传承?《故宫精神•故宫人》书中,曾对故宫人与故宫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故宫精神•故宫人》一书
“故宫及其皇家收藏凝聚了传统的特别是辉煌时期的中国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的器用典章、国家制度、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以及学术、艺术等领域积累的结晶,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物质载体,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象征物。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故宫的大量文物精品避寇南迁,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更为故宫文物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故宫文物播迁路线图
故宫文化的特殊性,故宫文化遗产在历史发展漩涡里的特殊经历,让每一位故宫人都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很多故宫人为保护国宝的事业呕心沥血、奉献一生,这种精神在文物南迁的艰苦历程中尤为凸显,留下了很多让故宫人代代铭记、可歌可泣的故事。

第三批古物南迁搬运木箱装车情况
让古老的紫禁城、年轻的博物院日益焕发生机、永葆活力、益寿延年,是一代又一代故宫人始终不变的价值取向,这种故宫精神在时局动荡、艰难维持的历史时期从未间断,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中更是日益可贵、历久弥坚。

故宫的事业是永远的事业。无论是文物清理、古建修缮、藏品保护、科学研究、陈列展览、制度建设,还是安全保卫、观众服务、文化传播、国际合作、科学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在永续不断的发展中,都在不断地解决各种困难、迎接新的挑战,过去的辉煌成为事业发展的基石,未来蓝图的实现还是需要一代又一代故宫人不断学习前贤、延续使命、坚守职责、发展创新,为实现“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的宏伟梦想不懈努力,也让故宫人独特而深刻的“工匠精神”永续传承。












故宫匠人
请持续关注“
微故宫”
“院长谈”系列专题,
感受故宫人的“工匠精神”!


    关注 微故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