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凉皮,家乡的味道

 

一碗凉皮,一份乡愁!...



一碗凉皮,一份乡愁!

在国人印象里,西北不出大菜。川鲁粤淮,苏浙湘徽,排的上名的菜系都已经有八个了,还没一个西北菜能挤进去的。不过西北盛产小吃,全中国小吃能和成都媲美叫板的,恐怕也只有西安了。陕西的小吃,号称一天一个样,半年不重样。肉夹馍,凉皮,羊肉泡,臊子面,肉丸胡辣汤,锅盔,搅团,蘸水面……



在诸多陕西小吃中,凉皮算是全国推广普及最广的,无论是东北白杨林立的大点的屯子,还是广州的偏僻飘着细雨的小巷子,不经意间,你就能找到推个玻璃小车卖凉皮的女子。

同样在陕西,凉皮的发源地,凉皮更是无数老陕人最喜爱的小食。无论是赶集进市解个嘴馋,还是设家宴招待外地来的亲友,凉皮总是老陕人的首选。

一碗凉皮,酸中带辣,和老陕人淳朴中带着的泼辣豪爽相得益彰。而凉皮子的厚实劲道,则最美的阐述了老陕人性格中坚韧和倔强。

在陕西,凉皮是个大类的说法,最常见的就有三种:面皮,擀面皮,米皮,除了这三样,各家各户有自己特色的凉皮也很多,什么热米皮、烙面皮、黑面皮、小米面皮、水晶皮、红薯凉皮,就数不胜数了。



小庄师兄的家,位于八百里秦川的最西的宝鸡,古称陈仓,东临西安。这里是周朝的发源地,也是秦朝兴盛起来的地方。三千年前,周文王在岐山寻到了直钩垂钓的姜子牙,一千八百年前,诸葛孔明顺应天命星陨于渭水旁五丈原。这两个地离我家不过数十公里。千百年来,这里不仅盛产和埋葬了无数风流倜傥的历史人物,也产生了很多有名的风味小吃,陕西最有名的小吃近小一半产自这里,宝鸡擀面皮,岐山哨子面,凤翔锅盔......



在这里的农村,辛勤的农妇们几乎个个都是蒸凉皮的高手,我母亲也不例外。每年过完最繁忙的夏收季节,母亲总是会带着刚懵懵懂事的我和弟弟,一起给全家做一次凉皮。这是我们兄弟整个夏天,除去游水以外,最有趣的事。

母亲和好一大块带着新麦香气的面团,然后我和弟弟就开始手脚笨拙地在面盆里揉洗,把面团里裹着的微小淀粉颗粒,通过这种最原始最朴素的方式溶到水中,直到水成乳白,面团只剩下青白色的面筋,很多年后,我才知道那是整株小麦生长近九个月才产出的一点点精华-植物蛋白质。

母亲在黑口大铁锅中添满水,拉着呼呼响的风箱,把水烧到翻滚,然后用特制的铁皮锣锣盛上面浆旺火蒸制。很快,一张张晶莹剔透的面皮便像变魔术一般的出炉了。雾蒙蒙的水汽,夹杂着裹着阳光味道的新麦香味,便弥漫着整个土坯厨房。



高中之后我便离家求学,再难吃到母亲亲手做的凉皮。

很多年后,当我站在离家一千五百公里以外的上海滩,看着推推搡搡操着吴侬软语的本地人排队吃灌汤包,才突然明白,那股夹着水汽的麦香,才是专属于我的家乡的味道。



此文致敬


   像曾经的我一样漂泊异乡的游子们。

图片来自互联网,部分图片来自大五口凉皮,致敬这位同样有着发扬自己家乡味道到全中国的有志青年轩辕哥。


    关注 小庄师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