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问答:为什么会一见钟情?

 

Q&A140325  问:为什么会一见钟情?  答:生活中,许多人期盼甚至迷信“一见钟情”,那么,从心理学角...



Q&A140325

问:为什么会一见钟情?

答:生活中,许多人期盼甚至迷信“一见钟情”,那么,从心理学角度,一见钟情可能吗?以及为什么会一见钟情?

首先,一见钟情是可能的,至少对部分人来说是完全可能的。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男女之间一见钟情实际上只需要3秒。那么,这3秒的“眼缘”是如何使当事人沉溺爱情?心理学研究暂时还没有任何一种解释能完美地诠释这一现象。早期的心理学家,如佛洛伊德认为,儿童会首先“爱”上他们的异性父母,即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关于俄狄浦斯情结,可以参考Q&A140129《什么是俄狄浦斯情结? 》)因此,童年期对异性父母的依恋导致在遇到与异性父母某些特质相似的对象时就容易产生一见钟情。荣格更是把这种精神分析的解释发展为原型理论,认为“一个男人, 在对爱情的选择上, 受到与他本身无意识的女性原始意象最吻合的女性, 即一个能够立即接受他的灵魂投射的女性的强烈诱惑”,女性也亦是如此。即是说每个人的心目中都储存了自己理想恋人的影子,若是遇到了,一见钟情就可能一发不可收拾。

现代心理学对精神分析的解释不以为然,研究者更倾向从可实证的依据中寻找答案。目前普遍被人们理解的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人们会和与自己相似的异性(外表的相似)一见钟情,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可以用匹配现象来解释,心理学们的研究显示人们一般与跟自己具有同等吸引力方面的人结成伴侣,由于一见钟情时间短暂,那么在此过程中人们会倾向于外表等吸引力方面能与自己匹配的人。相似产生一见钟情,那么那些对自己感到满意的人更会如此。而另一种观点则刚好相反,这种观点认为与自己不同的异性更容易成为自己一见钟情的对象。当然,这两点从生物学的角度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不过更多的实证依据支持相似性更能使彼此产生吸引力,当吸引力强烈到一定程度,那就是一见钟情了。

也有心理学家对一见钟情给出了别致而有趣的解释,例如,英国有研究者提出,一见钟情只是自恋的反应。如果你希望对方觉得你有吸引力,一定要看着他(她)的脸同时保持微笑。男人硬朗的下巴、女人柔和的颧骨、高耸坚挺的鼻梁以及毫无瑕疵的皮肤或许都是具有吸引力的体征。但研究表明,眼睛的凝视才最具有吸引力,这种社交性暗示远比容貌更重要。这项研究同时证明,人更容易喜欢上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如果一个人面带微笑地看着你,其吸引力远远高于那些同样保持微笑却没有直接看着你的人。这无疑支持了这样一种理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把视线的方向看作一种信号,以此判断对方是否对你足够有兴趣,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他(她)会直视你的脸。而这种信号本身就是具有吸引力的。

正如人们的经验里觉得爱情微妙而复杂,有时候一见钟情也同样受到微妙因素的影响,它甚至可能是一个误解或错觉。例如,当你面对一个潜在的恋爱对象时,正好处于生理唤醒(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加速分泌,可能来源于紧张,也可能来源于愠怒,总之除了潜在的恋爱对象可能激起你的生理唤醒,还有太多的因素也能激起生理唤醒),而此时你把唤醒的原因归咎于这个潜在的恋爱对象,那么他/她对你的吸引力就会被迅速放大,让你体会到一见钟情的感觉。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因素很重要,那就是你的爱情观念,你越是相信乃至期盼一见钟情,那么你就更容易体验到一见钟情;反之,如果你不相信一见钟情,那就比较难以体验到一见钟情。

2014-03-25

----------------------------------------------------

回复F,浏览“相约星期五”目录;回复Q,浏览“心理学问答”目录;回复P,浏览PsyEyes推荐文章。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