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问答:“玛丽苏”现象正常吗?

 

Q&A140326  问:“玛丽苏”现象正常吗?  答:“玛丽苏”(MarySue)是同人文学中的一种现...



Q&A140326

问:“玛丽苏”现象正常吗?

答:“玛丽苏”(Mary Sue) 是同人文学中的一种现象,作者塑造一个超级完美的主角来满足自恋的需求。从其他读者的角度来看,“玛丽苏”显得足够雷人。那么,同人文学中的“玛丽苏”现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正常吗?

首先,“玛丽苏”是作者自恋的投射。而“自恋”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之常情,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希望自己能超凡脱俗,成为瞩目的焦点。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具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倾向性,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或重视程度,这在社会心理学里面称为“焦点效应”(Spotlight Effect)。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恋”,因为我们总是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判断和价值。其中,在心理学里面,高估自己能力的倾向被称为“优于常人效应”(Better-than-average Effect) ;高估自己判断的倾向被称为“虚假普遍性效应”(False Consensus Effect);高估自己价值的倾向就是前面提到“焦点效应”。

既然一定程度的自恋是人之常情,那么“玛丽苏”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玛丽苏”是通过同人文学的写作把自己的自恋倾向投射到作品塑造的角色中,这种情形与更多的普通人的“白日梦”(Daydream)具有同样的心理机制和功能。特别对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白日梦”是他们放松和纾解压力,以及修补在生活中受挫的自尊的最常见途径之一。“玛丽苏”不过是那些文笔尚好,喜爱文艺的人的“白日梦”罢了。当然,就像如果过于沉溺“白日梦”,会削弱个体在现实中的进取心一样,当我们的愿望轻而易举就能在“白日梦”中实现,那就未必需要在现实中艰苦卓绝地追求成功。如果“玛丽苏”现象太严重,以致明显影响生活或损害现实中的社会功能,那么这就不再是正常的范畴,而是需要警惕或需要矫正的问题。

当然,无论是“玛丽苏”现象还是“白日梦”现象,只要当一个人的自恋程度严重影响或妨碍了个体的人格和社会型发展,损害了他正常的社交功能,那么这就可能是一种病态的倾向:“自恋型人格”或“自恋型人格障碍”。也就是说,尽管个体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妥,但他周围的人都难以忍受他的某些行为和举止,那么这就可能是需要矫正的人格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某个作者的“玛丽苏”现象足以让其他读者都无法忍受,而他自己仍不自知,这就可能反映了他的某些心理问题。

一个作者之所以会写出“玛丽苏”,还跟其他一些因素有关。当一个作者可以通过更积极的方式来获得他人的青睐和赞誉,他可能就不会通过廉价的“玛丽苏”来获得自我满足。不仅对作者是这样,对“玛丽苏”的读者也是一样。喜欢“玛丽苏”故事本身就可能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缺陷,比如社会支持和社会赞许度的不足。所以,当一个年轻人因为暂时的低潮而沉溺于“玛丽苏”可以帮助他修复受挫的自尊;但“玛丽苏”竟然成为他满足自尊的方式,那就可能是一个需要矫正的心理问题。如果能通过现实努力来获得社会赞许,我们就不容易沉溺于“玛丽苏”的世界;一旦我们沉溺在“玛丽苏”的世界,也就必然会削弱通过现实努力来获得社会赞许的能力。

2014-00-00

----------------------------------------------------

回复F,浏览“相约星期五”目录;回复Q,浏览“心理学问答”目录;回复P,浏览PsyEyes推荐文章。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