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品牌最贵CEO,逼员工上班跑步,将1000元跑鞋死磕到300

 

如今你的朋友圈里如果刷不出来几个跑步爱好者,估计你自己都觉得落伍了。这两年北京、上海、无锡等马拉松的几万个名...



如今你的朋友圈里没几个跑步爱好者,你可有点落伍了。这两年北京、上海、无锡等马拉松的几万个名额都在数小时之内全部抢光——花上好几百元去“自虐”。而门槛最低的跑步,其实装备是个大坑,最近的一份调查,超六成跑友一年在装备上的费用3000~5000元。

跑步的专业装备就应该这么贵吗?最近一家在跑圈里蹿红的小公司,正在酝酿为跑者们干一件大事 ---- 做专业有品质的跑步装备,让人人都能消费得起。

曾是中国运动品牌界最贵CEO,把一个运动品牌从10亿做到90亿规模,他是李宁公司前任CEO张志勇,应该算是运动品牌界花钱最多的人,赞助过大牌明星,奥运会。

张志勇潜伏了2年,这次创业做了一个新的运动品牌叫必迈(bmai.com),寓意“be myself 做自己”,由40多位跑者组成。他创业的第一件事情:是当“间谍”。潜伏进周边的跑步群,用小白身份跟跑友踩马路。



必迈到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做跑步居然要“抄近道”?

一双满足10KM,配速在5分半以上的专业慢跑鞋只需要279元。鞋面一体编织技术,鞋底双层EVA和ETPU发泡科技。



听起来匪夷所思,都是国际大牌超过1000元的产品的配置,必迈的模式怎么做的?

传统体育用品公司的一件产品如何达到用户手中:



品牌公司的批发模式下,过多的中间环节让产品到达用户时,国际品牌的价格翻了将近10倍(国内品牌也要4-6倍),1000多元的跑鞋,成本也就100多元。

必迈的“抄近道”模式下,归根结底是让用户直接与最懂跑步的必迈沟通,砍掉中间生意模式下的加价环节,把每个用户最真实的产品体验感受告诉必迈,设计开发出符合跑者所需的产品。用户只需要用原来产品价格的三分之一,就能买到顶级的专业跑步装备了。产品的材料都来自国际运动品牌的材料供应商,功能性面料是必迈一直坚持的底线。



除了“抄近道“模式,必迈还有一条军规,每位用户都是必迈的产品经理。每一款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中都有众多不同级别的跑友参与讨论,测试验证。张志勇带着40多个同事也都身先士卒,所有产品都要亲身测试过。

“不信广告,信疗效”,正因为整个团队都是跑者,每天在朝阳公园里跑步打卡上班,所以这群人是在为跑者,也是为自己测试着每款产品,他们深知:穿得舒服比说的好听更加重要。

不到一年,订单从几十单发展到1000多单每天。虽然增长速度无法与电商相比,但40多人的公司已经让更多的人因为专业高品质的产品而开始跑起来了,而且越来越多使用过必迈产品的人,用自己体验后的口碑影响周围已经在跑和即将要跑的人们。

如今,这家用“抄近道”模式跟用户一起做跑步的公司,已经被传统体育大佬们盯上了,面对百亿的传统体育用品巨头,能否坚守以产品口碑为核心理念,跟跑者们一起跑下去,实现让大家都跑起来的梦想呢?


    关注 贴身小助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