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之《苏菲的世界》二

 

中世纪后期,天主教文化开始出现分裂的现象,哲学、科学逐渐脱离教会的神学,新的科学方法与新的宗教狂热也逐渐产生...

中世纪后期,天主教文化开始出现分裂的现象,哲学、科学逐渐脱离教会的神学,新的科学方法与新的宗教狂热也逐渐产生。于是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
 
中世纪时期,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从神的观点来解释的,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了解神的奥秘。当时光流转到文艺复兴时期,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又恢复到货币贸易体系,各城市不断发展,东西方文化交融,打破了原本受教会控制的封闭的文化,于是希腊文化又重新被重视起来,一切又开始以人为中心。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和古希腊的“人文主义”还有所不同。文艺复兴时期,不仅强调人的价值,还强调个人主义,当时人认为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理念导致人们无限崇拜天才,也乐于表现自己的个性化,于是那个时期出现了很多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伟人。由此可见,个人主义会催生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我明白朝鲜为什么那么落后了。
 
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交融改变了人的观念,同时人文主义的观念也使得人们不在笃信纯粹的理性思考,而是注重对大自然进行实际测量研究,想要深层的认识人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于是出现了伽利略、牛顿、哥白尼这些人。这些人的学说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并不是独特的,地球也只是众多星球中偶然产生的一颗,于是对宗教产生了冲击。因此以各国政府和宗教为主的“反人文主义”也愈发强大。
 
两种势力对抗愈发激烈,令很多人生出悲观厌世的感触,所以及时行乐和归隐修身慢慢成为社会主旋律,也就过度到了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时期的哲学也因此是两种哲学态度明显共存。分别是“唯物主义”和“理想主义”。整个哲学史都是“唯物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对抗。在巴洛克时期它们可以说势均力敌。
 
再重复一次“理想主义”并不是我们现在社会叫嚷的不切实际,而是相信理性是通往真理的唯一途径,就像苏格拉底相信每个人心中自有理性,柏拉图也认为知识只能经由理性获得。我个人也认为在科学未到达的地方,必须由理性来开路,人类就是因为拥有理性才会不断探索世界,而科学是人类探索世界的方法。
 
之前整个社会背景的介绍,我们都了解了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这段时期,整个社会是异常活跃并且有些膨胀的。科学也发展迅猛。那哲学到了这个时期也是百家争鸣的状态。至今人们觉得有必要根据这些新的哲学理论建立一套系统的哲学体系了。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就是笛卡尔。
 
笛卡尔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认为世界是“二元”的,一个是理性可以探知的精神世界或者人的灵魂世界,一个是感官感受到的物质世界。在他之前的哲学家都是单一的相信理性世界的真实或者物质世界的真实。笛卡尔是第一个把理性世界和物质世界区分开来,并且相信它们共存的人。他同时认为我们探知物质世界也必须用理性的方法,比如实际的测量,能够测量到的是物质真实的特性,不能被测量的则不足以相信。比如物体的长宽高能够测量就表示了物体的特性,但是气味颜色等无法测量就不算真实。
 
关于这点笛卡尔表现出时代的局限性。因为任何量尺都是人类创造的,可以说物体本来没有长宽高,但是人类发明了量尺,给物体定义了长宽高。同理人类给气味也定义一个类别和层级,那也就可以表示物体的特性了。人类现在已经发明了paton色卡可以测量颜色了。所以我认为物质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无论凭借感官还是理性我们都无法探知它的真相。因为测量这个世界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方法,并不一定是世界本来的面目。比如人类眼中的世界和动物眼中的世界就是不同的。我们只能依照我们的理性来定义这个世界。假如真有外星人造访地球的一天,我相信它们无法从我们的文化资料上了解我们眼中这个世界,因为它们的理性,测量事物的方式与我们不同,那他们感受到的事物也与我们不同。
 
另一个与笛卡尔学说对立的是斯宾诺莎的学说。斯宾诺莎相信万物是一个实体,万物不是生于上帝之手,万物就是上帝本身。我们的行动与思索都是上帝透过我们来行动与思索的。上帝也就是这个实体有无限的属性,而笛卡尔说的思想与物质只是这个实体其中两种属性而已。在这个实体中,我们每个人,每个动物,每个植物,每个非生物都是这个实体的一部分,就像一个人的一只手一样。我们有一定的自由意志,有一定的行动能力,但脱离不了支配我们的自然法则。就好像一只手可以随时活动可以弯曲伸直,但是不能脱离了身体去跳舞。所以我们并没有真正的“自由意志”,世间只有一种存在是完全自主的,那就是上帝或者自然。我们作为没有“自由意志”的一部分,是理解不了这个世界的,我们只能以永恒的观点,以上帝的角度看待整个空间整个时间发生的一切。
 
斯宾诺莎的学说理解起来有点晦涩,尤其是“以永恒的观点理解世界”,这一点我们也许可以感知,但是好像无法通过这个方式来理解世界。不过他关于“自由意志”的限制这点得到了传承,后来康德也提到了这点。
 
以上两位的学说虽然有对立的部分,但他们都属于“理性主义”者。到了十八世纪,“理性主义”日益受到批判,更多哲学家相信“如果没有感官体验,我们心中一无所有”。这种观点被称为“经验主义”。我们当今的社会感觉是以“经验主义”的哲学观为主的,我们相信感官,相信经验,相信个人主义,我们相信婴儿是“一张白纸”,全凭后天塑造。可以说这种状况是必然的一个经过,因为实验科学是能够明确证明一种结果的,让我们更明确的认识这个世界。但我们看前沿科技,就会发现情况完全相反,是“理性主义”在引导着“经验主义”。我们不断地去论证那些心中的想法,虽然有时候论证结果会让我们迷茫,但也许是科技手段还不够发达呢!所以要抛弃时代局限性,永远不要放弃人们不相信的东西。
 
按照书中的顺序提到了洛克,我简单回顾一下。洛克就是相信初生的婴儿是一块白板,在看到、听到、闻到、摸到一些事物后形成“单一感受”。比如看到一根香蕉是黄色的,形状是弯弯的,吃起来甜甜的,口感粘腻的,这些都是单一的感受,由这些“单一感受”我们形成了香蕉这个“复合概念”。那如果一个概念不能分解成我们凭感官可以获得的“单一感受”,那这个概念就是虚假的。但洛克同时也相信我们获得单一感受后,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形成理性。
 
另一位“经验主义”者休姆关于“复合概念”的看法比洛克又进一步。休姆认为我们对于“单一感受”是可以随意重新组合成“复合概念”的,比如“带翅膀的天使”“天堂的黄金路”,我们没有见过,但是其中每个“单一感受”我们都有过。
 
休姆哲学观中另一个重点是关于“因果论”,休姆认为我们看到两件事总是接连发生,并不能下结论说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虽然我们已知了很多自然法则,但是我们是无法感受“自然法则”的,我们只是习惯性的推断了“自然法则”。比如闪电后总是有雷声,我们不能说闪电是雷声的原因。同样我们总是看到黑色的乌鸦,我们不能说乌鸦一定是黑色的。对于我们没有体验过的事不能说它不存在,对于经常体验的事也不能下结论。
 
十八世纪另一个“经验主义”者是柏克莱,他是一位基督徒,当时“唯物主义”的盛行,使柏克莱担心会腐蚀基督徒对于上帝的信心。柏克莱相信我们的感受是真实的,但是感到的“事物”不一定是“事物”。比如说摸到一块金属,我们的感受是“冰冷的”“坚硬的”,那“冰冷的”“坚硬的”是真实的,但是金属并不是真实的。比如我们睡梦中也可以有真切的感受,但是梦里的东西却并不真实。我们之所以会有“金属”“桌子”“雨水”等这些物质概念,是万物之灵造就的,而万物之灵就是“天主”。我们人类本身也在这个灵之中,我们不一定真的存在。
 
这里总结下“经验主义”就是只能相信确实的“单一感受”,除此之外的任何事要保持怀疑,不能妄下定论。洛克相信由“单一感受”构成的复合概念;休姆只相信“单一感受”,对复合概念保持怀疑;柏克莱只相信“单一感受”,对物质存在都保持怀疑。
 
到了法国启蒙时期,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既同意“经验主义”说的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来源于感官,又同意“理性主义”说的人类的理性可以影响到感官。
 
康德认为我们的理性中与生俱来有着“时间”和“空间”的观念,这两种观念先于一切感官经验。同时这种理性也限制了我们的感官,我们感受任何事物都把其置于“时间”与“空间”中去感受,但是“时空”并非世界的本来面目。比如把水倒进一个水杯里,水会沿着杯壁流下并充满水杯。但是我们不能断定水的流动就是沿着杯壁的,也不能断定水的形状是一个杯子的形状。而我们的理性就好比那个“水杯”,我们的感官就好比“水”,理性限制了我们对于感官的认知,感官也顺应了我们的理性。
 
康德对于“因果律”的看法和休姆不同。康德认为“因果律”是本来就存在于我们的理性中,而且我们就是以我们这种理性来认识世界的。康德提出“真实世界”和“我眼中的世界”不一样。我们永远无法得知“真实世界”的面貌,我们只能得知“我眼中的世界”。这一点我很同意。所以对于休姆说的“无法感受的自然法则”,康德认为那只是我们理性的认知法则。
 
康德也认为感官是为理性提供材料的。虽然理性中与生俱来有“时间”“空间”“因果律”的观念,但我们必须在积累一定感官经验之后才能激发理性。所以康德不追求对于“不朽的灵魂”“世界是有限或无限”这种大的问题的探索。因为在康德看来我们没有这种感官经验,所以无法为理性提供材料,因此理性所运作的范围已经超出了我们所能理解的程度。
 
康德作为一个基督徒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基督教信仰。他的学说对于感官和理性都提出了其限制,我们无论是凭借感官还是理性都无法获知一切,所以就留出了空白,这个空白只能用信仰来填补。这就是他维护宗教信仰的方式。
 
经历了康德冷静的偏理性的哲学观念后,人们像松了一口气一样,迫切地呼吁“感情”“浪漫”“想象”“渴望”“经验”,于是迎来了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又是一个文化繁荣时期,是贝多芬的时期。但“浪漫主义”并不全是反康德的。由于康德提出了理性的有限,和自我对认知的作用,所以个人可以随心所欲的以自我的方式诠释生命。所以传承和对立两方面,康德对于“浪漫主义”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浪漫主义”的代表哲学家必须提到黑格尔,他几乎统一了“浪漫主义”所有的哲学思想并且加以发展。黑格尔认为“真理是主观的”,除人类的理性之外没有真理。所以他不承认有永恒不变的“世界精神”,“世界精神”就是人类知识文化的总和。而人类知识是不断随历史发展而变化的,所以没有永恒的真理。每一种理性都是受当时的社会状态影响的结果,所以在一定时期它们也许是正确的,但不会永远正确。不过人类的理性总体是向前发展的。
 
黑格尔否认真理的永恒,他认为唯有“历史”是永恒的,因为无论怎么发展,历史始终是历史,就像河流不管流到哪里都是河流一样。不过他指出“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总结为“正、反、合”,即每当一种新理论被提出来,一定会有一种与之相反的理论也被提出来,接着出现一种融合两种理论的长处的理论。历史正是在这种规律下不断向前发展的。黑格尔称这个过程为“辩证过程”。
 
黑格尔轻视个人存在的价值,强调个人在社会、国家中的作用。所以“主观的真理”也是指“世界精神”,并不是指个人的真理。所以黑格尔认为个人不能发现自我,只有世界精神才能发现自我。“世界精神”发现自我的过程又分为三个阶段:首先,世界精神发现自我在个人中的存在,叫作“主观精神”;其次,发现自我在家庭、社会、国家中的存在,叫作“客观精神”。这个我理解为在团体中的归属与行为准则及风俗习惯;最终“世界精神”以最高形式达到实现自我,这个最高形式就是“绝对的精神”指艺术、宗教、哲学。这些人类文化知识的精华就是“世界精神”的最高形式。所以最终可以总结出黑格尔所说的“历史的发展就是实现自我的过程”。
 
大哲学体系到黑格尔这里就截止了,在他之后哲学不再有庞大的思考体系,而是走到了一个新方向,即“存在哲学”和“行动哲学”。哲学开始从探讨世界的奥秘转为改变社会。十九世纪有两位主要的哲学家可以阐述新的哲学理论,就是祁克果和马克思。
 
依据黑格尔的观点,历史的发展是“正、反、合”这样一个过程,所以黑格尔之后反对他的一个重要哲学家就是祁克果。祁克果认为与其探索那唯一的真理,不如探索与个人存在有关的真理。因此他相信“真理是主观的”,倒不是说想什么就是什么的主观,而是与个人切身相关的才是个人的真理,因此每个人必须自己来解释真理。祁克果认为“真理”就是那些“对我而言是真的”的事情,是那些与我个人有关的事情。所以祁克果认为人应该相信上帝,不是因为上帝真的存在,是因为在面临绝境仍保有信心,所以祁克果相信上帝的存在,这就是他的真理,与别人无关。
祁克果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美感阶段”“道德阶段”“宗教阶段”。“美感阶段”的人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从美感的角度来看待一切,凡是厌恶的就认为是不好的,典型的“浪漫主义”的人也是典型的活在“美感阶段”的人。“道德阶段”的人是对生命抱持认真的态度,总是由内心而做出符合道德的抉择,道德成为他们的做事准则,充满责任感。“道德阶段”的人难免生活的严肃,因此很多人年老了就感到厌倦,又回到“美感阶段”,或者跃升到宗教阶段,选择信仰。我实在不懂为什么会跃升到“宗教阶段”,不过现实中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与祁克果同一时期另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就是马克思。马克思从黑格尔的哲学出发,但他并不同意黑格尔的学说。黑格尔认为“世界精神”或“世界理性”推动着历史的发展,而马克思认为物质的变化才是推动历史的力量,这句话应该解释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构造”吧。从历史来看经济匮乏时,人们希望摆脱苦难,容易信仰宗教,经济繁荣时,人们偏向“理性”与“自我”。好大一个问题,举不出合适的例子了,看来我得读过马克思的哲学才行。
 
马克思的哲学在上学时候就接触过,基本名词也都理解。不过我还是抱有很大的怀疑,但是又说不出反对的点,还是不总结了,反正要全面的看一遍他的著作的。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就总结到这里。关于现代的一切可能因为深处其中,所以很迷惑,不知道应该相信哪些怀疑哪些。以后读到了系统的学说再总结吧!


    关注 周末的客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