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宫保鸡丁背后的故事

 

美食溯源,一起来看【宫保鸡丁】背后的故事~~~...

麦田美食

ID:maitianmeishi

关于美食,能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美味佳肴的味觉体验,还保存着我们对人生美好瞬间的记忆碎片。关于美食,你要的,不只是饕餮盛宴,还有友情与亲情,勇气与支撑。你所能盼望的,其实都在这里。。。
【饮食文化】宫保鸡丁背后的故事
晚清时期,因连年灾害,庄稼颗粒无收。

朝廷昏庸,致使百姓流离失所,各地饥民纷纷聚众起事。


(晚清时期的清军)
1867年,即清朝同治六年,朝廷命出身贵州平远(今贵州织金县)的进士丁宝桢为山东巡抚,联合淮军李鸿章部,围剿入鲁起义的捻军。

丁宝桢不负圣望,顺利平定叛乱,从而一跃成为朝廷重臣。


(丁宝桢)
丁宝桢不仅功高,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吃。

既然叛乱已平,他便携家仆来到济南一带微服私访,顺便搜罗民间美食。


(晚清时期的山东济南)
这日天近正午,丁宝桢感到腹中饥饿,正自寻找酒家,突然闻到一股奇香从附近的农院飘出。

于是,他信步走进院中,只见一中年大汉正在灶房内炒菜。丁宝桢连忙走上前去,问其所炒的究竟是何菜?对方答道:「爆炒鸡丁」。



在大汉的盛意邀请下,丁宝桢如愿以偿地品尝了一口,顿觉味道十分鲜美,便又问到做法。

那人回道:「此乃取当地笨鸡脯肉切丁,而外薄裹淀粉糊(即水淀粉),以利于快熟,且可防味泄,再配以花生、胡椒,加上白糖、盐、酱油、南酒、葱、姜、蒜等调料,经旺火爆炒而成。」



丁宝桢听后,见那菜肴色泽红亮,鸡丁细嫩,再从盘中挑出一粒花生放入口中细细咂摸,果然酥脆入味,咸鲜香辣,佐酒下饭均宜,不禁抚须点头称赞。

这道菜令丁宝桢回味悠长,走时百般不舍。他记准了地方,回府不久就遣人重金把大汉聘为家厨。每每远客到,必用此为压轴菜招待客人。

后来,丁宝桢调任四川总督,进而把爆炒鸡丁带到了四川,并用当地的辣椒替代了原本的胡椒,做出了川味的爆炒鸡丁。



丁宝桢是晚清洋务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在山东和四川创办机器局,又开设尚志书院,教授天文、地理、算术等知识。他在四川去世之后,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追赠他为「太子太保」。

由于明清时期,此类官衔属于封给朝中重臣的虚衔,没有实际的权力,通称为「宫衔」,清咸丰之后,又称为「宫保」。因此,后人们在缅怀丁宝桢时,便尊称他为丁宫保,而他当年最为喜爱的菜肴则被四川当地人取名为丁宫保爆炒鸡丁,简称「宫保鸡丁」。



如此看来,「宫爆鸡丁」这个名字显然不大恰当了,应是时过境迁,很多人不知宫保为何物,便以一字之差,误改了纪念丁宝桢的初衷。


关于美食,能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美味佳肴的味觉体验
还保存着我们对人生美好瞬间的记忆碎片。下期再见!
长按二维码,欢迎加入麦田美食群


麦田美食:

本期策划:笑隐

本期编辑:听桑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的麦田”—

在麦田,向上向善向阳!

本文是“麦田美食”第204期文章。

欢迎转载,欢迎关注.


    关注 麦田美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