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丨岁时节令说“伏天”

 

按照我国古代历法规定:初伏的第一日为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中伏的第一日为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末伏的第一日为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另外,伏日的饮食也有讲究,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习俗。...



 “三伏”,是我国旧历中一年内最热时期的表达形式,分为初伏(头伏)、中伏(二伏)和末伏(三伏)。

按照我国古代历法规定:初伏的第一日为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中伏的第一日为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末伏的第一日为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由于各年庚日不同,所以入伏的时间各年也不一样。初伏和末伏的时间都是十天,中伏一般为二十天,少数年份为十天。这主要根据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的到来时间的早、迟来确定。如果夏至以后第五个庚日出现在立秋之前,这一年的“中伏”就是二十天。

‍         伏日宜吃面,北方民谚叫作“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日吃面食,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

  • ‍头伏吃饺子,叫“元宝藏福”‍
北方人的谚语说:“好吃不如饺子。”饺子是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美食,一年中最喜庆的日子都要吃饺子。古时,人们感觉炎热的夏季是一大灾难,伏天被称作“苦夏”。入伏的时候,恰恰过完麦收,家家有粮,正好利用这个时候享个口福。饺子是平时难见的食物,当然是首选。天热令人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而饺子正是传统习俗中开胃解馋的好东西。所以,人们在头伏吃饺子,希望能平安度夏。
“夏至三庚数头伏”。庚属金,庚日避伏,饺子形似元宝,元宝属金,金宝长伏,“伏”与“福”谐音,因此,头伏吃饺子的谐意就是“元宝藏福”。
  • 二伏吃面“辟恶”‍
“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 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这是迷信说法(实际上就是高湿、高热易中暑)。这个季节正是新小麦收完的时候,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
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面条出锅后用凉水过几遍。麻酱要用水稀释,酱油要用热花椒油炸一下,把这些佐料浇到面上,再配上黄瓜丝,浇上蒜泥,也有浇上凉卤子的,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
  • 三伏烙饼摊鸡蛋 “送伏进补”‍
“头伏饺子”的“元宝藏福”是一种祈愿,“二伏面”的“辟恶”那是古人认识,但“三伏烙饼摊鸡蛋”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立秋之后进入了三伏,午间还是很热的,俗称秋老虎,但是一早一晚开始转凉,人们的食欲好转,开始秋季进补,因此,吃烙饼摊鸡蛋不但是美味享受,也有进补意思,即将告别了漫长的酷暑。


    关注 信安艺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