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便面去年销售490.91亿,下跌6.75%,据说跟这些谣言有关!

 

2015年,中国内地方便面总产量362.49亿份,较上年下跌8.54%;销售额490.91亿元,较上年下跌6.75%。今年1~8月,主要企业仍未能止跌回升,行业仍在深度的调整中。...



2016年9月8~9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暨方便食品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我国方便面产业已是连续第四年下滑,数据显示,行业调整还在继续当中,今年前8个月仍未能止跌回升。

2015年,中国内地方便面总产量362.49亿份,较上年下跌8.54%;销售额490.91亿元,较上年下跌6.75%。今年1~8月,主要企业仍未能止跌回升,行业仍在深度的调整中。
方便面处于修复期尚未触底,

整体依旧稳中向好
“去年方便面行业的困局主要缘于供给侧改革迟滞,虽然部分企业突围初见成效,但整体上仍呈‘红海过热,蓝海寂寞’的同质化、少层次、无差异的竞争格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指出,近两年来,方便面行业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开始通过创新将产品从对价格的竞争转向对价值的竞争。

“以康师傅、统一、日清、农心为代表,高端面的市场竞争态势已经形成”,孟素荷表示,它将原有的以价格竞争为手段、以低端方便面为主、由上向下挤压的竞争模式,向以营养健康为内涵,展示核心竞争力的高端方便面延伸,在激烈的竞争中,各企业核心产品的竞争力日益提升。

大会上公布的信息显示,今麦郎以持续三年的加速转型与创新,2015年产量虽然下跌,但38.51亿元的销售额却使其在方便面业务扭亏为盈的过程中,形成了重要转折。以老爸厨房“一菜一面”为代表的高端产品,带动其销售额增长超过20%。白象集团所专注创新的“大骨面”,在河南市场的占有率高达50%以上

孟素荷分析,去年方便面行业由于产能过剩引起的行业下跌,将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与困局尽显。今年,方便面行业仍处于修复期,尚未触底,但整体依旧稳中向好。
深受谣言之害,中国方便面发展受阻
然而,中国方便面销量持续下跌的同时,全球方便面行业却在稳定快速的发展。“2015年日本方便面产量上升了1.2%,俄罗斯方面则以超过27%的速度在增长,东南亚国家产量也在上升,韩国人均消费量已达到72包,而中国不到25包。”孟素荷认为,由于方便面在中国长期被污名化,使得方便面产业发展受极大阻碍。
有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方便面总产量早在2013年就已超过1000亿份,但各国生产企业仍经常遭遇谣言,困扰不断。

方便面实在是被“妖魔化”太久,被误会太深。诸如没营养、32天也难消化、油盐含量高、包装有毒、黑心油等种种传言,致使许多消费者“谈面色变”。2014年我国方便面年人均消费量仅35份,不及韩国的一半。

方便面谣言其实并非近几年才有,在世界上第一款方便面——鸡肉拉面问世后几年内就遭遇过。

上世纪六十年代,鸡肉拉面发明的成功引来诸多仿造者。据方便面之父安藤百福回忆,到1965年,涌入方便面行业的制造商已经“多得无法准确地统计数字”,“大致达到360家”。因为一些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关于方便面的谣言也出现在坊间,安藤百福一手创立的鸡肉拉面也被卷入食品安全的舆论中。

安藤百福在回忆录中提到,当听到这些谣言时,感到十分诧异,“很难想象用160℃高温热油干燥的食品会有安全问题”。后来的调查发现是假冒产品的问题,最终还了鸡肉拉面的清白。

正是这一系列事件,使方便面产业开始走向更加安全、规范的道路。

1965年,安藤百福决定在所产的全部方便面商品上标明制造日期,这在当时全球的食品企业里还是第一家。据说当时一位糕点厂的总经理为此冲着他喊:“谁开始想出这种傻事来的?”不过,安藤百福始终对开创食品标注制造日期的先河而感到骄傲。
这些年,方便面都背了哪些黑锅?
9月9日,在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方便食品辟谣发布会”中,现场专家对长时间困扰消费者、经久不衰方便面谣言逐一解读。

3分钟泡面,32天解毒?

在方便面的食品谣言中,流传最广,让消费者恐惧陡增的无疑是“吃完一碗方便面后32小时都不会消化”的谣言。那么,这个说法到底从何而来,方便面真的难以消化吗?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沈群:

该谣言源自2011年,一个美国科学家通过胶囊内镜的方式拍摄了“加工品”与“无添加物食品”消化情况的对比实验。结果发现手工拉面在32小时后已经完全被消化,方便面则仍保有残余,尚未完全消化。这个初衷本为观察食品消化过程的实验,后来被错误解读为方便面不好消化,有害健康。随着社交媒体的传播发展,最后演变为“方便面32小时不消化”的谣言。

沈群等业内专家对生的小米粉和生的小麦粉进行研究实验,发现不同的食物加工方式也会影响到淀粉的消化率。此外,网络传播拍摄所使用的观察方法也无法对面条消化情况进行连续32小时的记录。沈群表示,方便面所用的添加剂均符合国家标准,其主要原料和家庭自制的面条所用原料皆为一致,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方便面是垃圾食品,能致癌!  误解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副主任钟凯:

没有所谓的垃圾食品,只有不健康的膳食搭配,食物自身没有好坏之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副主任钟凯认为,新鲜食物自然是最好的,但是在无法获得新鲜食物的环境下,方便面仍然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既能迅速解决人的温饱问题,还能保证基本的食品安全。

通常,人们将食品中的防腐剂作为评判垃圾食品的标准,大多数消费者视食品中的防腐剂为“毒药”,认为食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损害。对此,钟凯明确表示,“食物防腐剂有害”是一种误解,其作用旨在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滋生,保护食物营养以及感官品质
棕榈油安全营养吗?

不相关
一直以来,方便面的油料问题也是流传甚广的谣言之一。谣言称用在方便面中的棕榈油在植物油中品质最差,长期食用会造成人体血清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量,导致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不利于人体健康。

河南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谷克仁:

棕榈油的饱和脂肪酸相对较高,有很好的煎炸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国家标准规定,食用煎炸油的酸价不超过5%,一些企业的指标远远小于这一标准。通过交叉实验发现,棕榈油和橄榄油对人体血脂的影响没有差异,换句话说,一定程度上棕榈油和橄榄油对人体血脂的调节作用是相同的,国外的很多研究数据也与实验结果相同。

而另一项研究成果显示,饱和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没有相关性,饱和脂肪酸与心脏病、缺血性以及二型糖尿病引起的死亡都不相关。“大量的数据在支持这个结论”。谷克仁表示,棕榈油符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是一种安全、营养的食用油脂。
食品添加剂是洪水猛兽

误导
发布会现场,专家除了对方便面谣言进行解析,也为倍受消费者误解的食品添加剂正名。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

孙宝国介绍,食品添加剂是人类的伟大发明,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历史悠久。在以前,食品添加剂有很多人们熟知的称谓,比如小苏打,石膏、明矾等。而如今,企业打出了种种“无添加”的噱头,让消费者错误地将食品添加剂视为洪水猛兽。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产业。”孙宝国说,食品添加剂不仅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美味,也为现代食品产业发展带来诸多便利,而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仅可以改善食品品质,更可以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创新,这是当下食品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来源:食品板



吾尚“水微萌”乳酸菌水,颜值新品、今夏爆款,全国招商中!

↓↓↓


    关注 食品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