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 生命之书

 

八月十四日如何止息恐惧我们现在要客观地、清晰地、精确地观察人生——不是按照你的好恶、情绪或幻想来观察它。...



八月十四日 如何止息恐惧

我们现在要客观地、清晰地、精确地观察人生——不是按照你的好恶、情绪或幻想来观察它。痛苦和不幸正是由我们的好恶所制造出来的。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恐惧,人如果不能止息恐惧,一定会无止境地生活在黑暗里。我指的不是基督教所谓的下地狱,而是日常生活里的阴郁感。其实我们不必投射出对未来的希望,重点是:能不能找到一个彻底止息恐惧的方式?

也许你从未思考过这件事,也许你根本不知道如何从其中解脱出来,因此你从不去思考这件事。但如果能认真地思考这件事,并且很想知道如何才能止息恐惧,那么你就会去弄清楚它的结构和本质。当你完全清楚的那一刻,恐惧就消失了,你不需要用任何方法去对治它。

能直接地觉知到它,与它建立起关系,那么观者与被观的恐惧就合一了。这两者之间不再有任何差距。没有一个观者在那里观察他的恐惧,解脱的行动就会自然产生,而又没有一个观者在那里对治恐惧。

八月十五日 思想者与思想的二元对立

不论你看的是一棵树还是你的妻子、邻居、夜晚的星星、水面的光波、天空里的飞鸟,等等,永远有一个观察者——思想者、经验者、监督者、追寻者——与他所观察的事物的对立性。因此观者与被观的事物、思想者与思想永远是对立的,这种对立性就是时间,也是冲突的源头。只要有冲突就会有矛盾。能观与被观所形成的二元对立便是一种冲突、矛盾。只要有冲突,我们就会急着想克服它、超越它或造作出一些事来改变它,这所有的活动都涉及时间!只要有二元对立,就会有延续不断的时间感,而时间感就是一种痛苦。

若想止息痛苦,必须弄清楚以及超越这些二元对立性。换句话说,能观与被观之间的对立如果不停止,一定会有时间感,如此一来痛苦就无法止息了。那么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在自己身上看到那个观察者,它总是在观看、批判、检查、接纳、抗拒、掌控、塑造和锻炼。这个观察者或思想者乃是思想的产物。很显然思想是最先出现的一种东西,然后才形成了观察者与思想者。如果完全没有思想,那么思想者和观察者就不存在了,那时存在的只有彻底而完全的觉知。

八月十六日 思想创造出了思想者

思想是一种由语言所形成的觉受,思想也是记忆、经验及意象的一种反应。思想是无常的,永远在改变的,而且一直在追求永恒。因此思想会创造出一个思想者,然后这个思想者就变成了一个永恒的身份;他扮演起了检查者、控制者、引领者及思想的塑造者的角色。

这个虚幻而永恒的存有本是思想的产物,思想如果消逝了,这个存有就不成立了。思想者是由各种特质所构成的,思想者和它的特质是无法界分的。其实掌控者就是被掌控的事物,如果看不见这种二元对立性的虚妄,实相就不可能出现。

九月二十四日 心智是时间的产物

心智永远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在思考。以往人类的心智是被宗教组织所塑造的,现在政府机构负起了这项任务,它们一直想控制和塑造你的心。表面上看来心智好像在抗拒这些操控的力量,但是在深层的潜意识里,它仍然受制于时间和传统。有意识的心可以主导自己到某个程度,但是在潜意识里你仍然充满着野心、冲动、迷信和未解决的问题。

心智的整个领域都是时间的产物,它不假思索地接受了各种讯息,因而造成了冲突和不断想要调整的欲望,所以我们才会有无尽的挣扎与矛盾。我们都渴望活得快乐,但其实都不怎么快乐。因为心中有暴力,所以才创造了非暴力的理念。我们的心就是一个战场,里面不断地有冲突产生。我们追求安全感,但内心深处又似乎知道安全这个东西是不存在的。我们不想面对这个事实,因此永远在追求安全感,害怕自己得不到保障。

九月二十五日 活在当下便是最伟大的革命

心智总是在一个模式中运作。这个模式不外乎是过去或未来、绝望或希望、混乱或乌托邦、曾经怎么样或应该怎么样。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些东西。我们总想以新的模式来替换旧的模式,而这个所谓的新模式,也不过是旧模式的修正罢了。除非彻底破除旧有的模式,否则不可能有根本上的转化。你也许渴望建立一个新的世界,但你并不是这个世界的希望所在。把旧的模式和所谓新的模式都破除掉,才能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建立起秩序。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心智的运作方式。

心智有没有可能完全去除所有的模式?从摇摆不定的欲望中解脱出来绝对有可能,但前提是你必须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就是不抱持希望,不挂虑明天——这并不是绝望或漠视一切。我们从不活在当下,我们总是想着过去或未来。活在当下便是最伟大的革命,它是没有任何模式的,但死亡总有固定的模式:不断地想着过去和未来,或是在心中编织出一个乌托邦的世界。你总是活在乌托邦的梦想里,所以才会死气沉沉。


    关注 闻道之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