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向阳:独立纪录片与方言保护

 

独立纪录片与方言保护在第三届中国语言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龚向阳...



独立纪录片与方言保护
在第三届中国语言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龚向阳


尊敬的各位学者、专家,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名叫龚向阳,来自湖南省双峰县,从事网站编辑工作,同时也是一名独立纪录片的制作人。从2003年开始,我先后拍摄了多部纪录片,片中人物的对白、讲述等同期声,都是双峰方言。

双峰,春秋战国时属楚,南宋的时候始属南宋的时候始属湘乡县,建国后的1952年从湘乡县划出,成立双峰县。先后隶属于益阳专区、邵阳专区、涟源地区、娄底地区,现在属娄底市管辖。

旧时,湘乡分上、中、下三里,中里即现在的双峰。古代意义上的湘乡中心地区,其实是在现在的双峰,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是会怀念属于湘乡县年代的事情。双峰话虽然和湘乡话同系,但与新湘语有很大的区别。新湘语是以长沙话为代表的,而其受到西南官话的侵蚀,所以,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新湘语并不是很难懂。

但是双峰话不同,由于地理位置相对闭塞,较好地保留了原住民的语源,是真正的古楚语。双峰俗有“十里不同音”之说,我们双峰的17个乡镇中,又可以分出十来种方言来。例如,我本人在县城永丰镇土生土长,完全能够听懂的只有周边的梓门、印塘、走马等接近永丰话的几个乡镇的方言,而像花门、荷叶、甘棠等离县城较远的乡镇的方言,听起来就会很吃力,有些话甚至听不懂。

双峰话是中国方言中是最难懂,也是最难学的方言之一。但是,现在双峰话却在承受着新湘语和普通话的不断冲击,特别是普通话,像双峰县境内的洪山煤矿和朝阳煤矿,曾是大型国有煤矿,由于人员来自省内外不同地方,加上与周边村民交往较少,自成一方天地,多年来便产生了混杂着普通话、长沙话等各种语种的新方言“洪矿话”和“朝矿话”。

普通话已经开始入侵我们双峰话了。在我身边有不少的朋友和同事,他们的孩子已经不会讲或者讲不出地道的双峰话了。

双峰话作为古楚语的最后一支,我们应该把它保护起来,传承下去。我们不反对推广普通话,但是在推行普通话的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护那些具有历史价值的方言。

保护方言有很多方式,其中,独立纪录片就是一种很好的记录和保护方式。纪录片,作为最具魅力的艺术表现样式,我们可以从中剖析现实并认识世界。特别是独立纪录片,一直以一种入世的态度同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发出不同于官方意识形态的个性化声音,它不受体制的约束,纯粹是制作人个体的思想表达,由于其摄制团队个人化、录制设备小型化、剪辑风格自由化的特点,独立纪录片能够更深入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人群,真实、自然、全面地记录着一个地方的方言。

独立纪录片用理性和批评表达人文关怀,直面社会现实的每一个角落,全景式地展示了普通阶层民众的生存诉求及情感方式,同时也为中国方言的记录与保护留下了珍贵的不可复制的影音资料。

我是从2003年6月开始拍摄纪录片的,第一部长纪录片《印马渡》讲述的是双峰测水河畔一处古渡口的故事,全片61分钟,共有方言对白180余句,字幕1600余字。地处印马渡的测水河两岸,分别是双峰的杏子铺镇的白沙村和梓门桥镇的湾头及青石村,乘船渡河的大多是两岸各村的村民,虽只隔着一条四五十米宽的测水河,但两岸的村民却操着各自的口音(类似的现象还有黄巢山两麓分别讲井字话和沙塘话、界岭老街两侧分别讲双峰话和邵东话等)。影片《印马渡》为研究山川河流对双峰方言的地域性影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另外,《印马渡》中还完整地记录了渡工宋竹初和过渡老人用方言对唱的渡工船歌,之前,这首传唱千年的船歌只在双峰民间歌谣的小册子中有文字记载。现在,像这样的船歌已经很少有人会唱了。

《我的抗战》是我在去年抗战胜利70周年时完成的一部口述历史的纪录片,片长35分钟,片中十二位抗战老兵都是双峰人,年龄均在90岁以上,分布在多个乡镇。他们在口述抗战历史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多种古老的双峰方言,有方言对白650余句,字幕8300余字。

《照相》也是我在去年完成的一部纪录片,片子的主人公邓朝晖是我的一个朋友,一名下岗职工,以为乡下老人拍摄遗像为生。这部片子不仅记录他下岗后的生存状况,而是一部单视角、多主题的纪录片,它反映了中国当今农村普通百姓对死亡、对时政、对社会和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

拍摄过程中,邓朝晖被来双峰调查釆录双峰方言影像资料的教育部重大课题《中国方言文化典藏•双峰方言》项目负责人、湖南师大国际汉语学院副教授李斌雇为该项目兼职摄影及调查员。《照相》片长72分钟,拍摄记录的对方言对白近1000句,字幕7600余字。由于邓朝晖是骑摩托车流动照相,他的顾客遍及双峰全县17个乡镇及偏远山区,服务对象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所记录方言较全面较原始。

目前,我还有《和塘街》、《九如堂》等纪录片正在拍摄中。方言是中国语言资源库中的瑰宝,保护和传承地方方言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作为一名独立纪录片制作人,我愿意利用纪录片这一艺术形式,拍摄更多的方言纪录片,为中国语言资源宝库添加几个音标。

谢谢大家。

作者:龚向阳,男,汉族,60年代生人,湖南双峰永丰镇人,民主党派成员,电信员工、双峰网编辑。200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成教),2003年开始纪录片创作。现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数字影像委员会委员、2015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选片人(初选评审)

推荐阅读
弹棉花
永丰民俗“七月半”
两百里水路到湘江

投稿:932067121@qq.com 向哥
中里微周刊,发现湘中之美
主编 | 龚向阳


    关注 中里微周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