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悲剧性格与幽默的颠慧大师

 

生活的艺术并不是去改变外在世界,而是以创意及建设性的方式来面对生活。西方的耶稣和东方的禅师,所教导的其实都是“内心的炼金术”;当我们拓展视野,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见各种美好的奇迹,并发现一个五彩缤纷、生气蓬勃的新世界。...



粱兆康/文

如同其它组织化的宗教一样,历史上佛教及禅宗大师的教导多年来都被神秘化而难以解释。佛教在中国便常与民俗信仰及迷信混为一谈。既然我不是历史上的耶稣和佛陀的学者专家,就决定由文献来现身说法吧。基本上我是凭借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四部福音来表达耶稣的教导。至于禅宗的义理,我基本上是仰仗六祖慧能的《六祖坛经》。

在中国、台湾或香港,无论何时谈起禅宗,大多数人都认为禅是极玄妙的东西,又因为它无法以文字语言表达,所以不免被视为遥不可及。事实上,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我们如果把禅当成一种哲学来看,就无法了解禅了。禅是“以心传心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语言毫无帮助,或是我们不能有论及禅的书。它只是在说明使用语言必须正确。《六祖坛经》毕竟是一部公认的禅宗文献。此外,其它禅宗大师们亦有不少论说。

在准备写这本书之前的研究中,我获得两个主要的结论。其一,人们无法由主流的基督教教义与神学去理解耶稣的讯息。事实上,这种知识上的探讨很可能令人误入歧途。圣托马斯·阿奎那(Sait Thomas Aquinas)也许可被称为基督教最伟大的神学家,他在1273年的弥撒布道中见到异象,据说他立即停笔,不再继续写他最重要的经典之作《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ca)。他告诉教会中的兄弟:“见到异象后,我觉得我所写的看起来不过是糟粕而已。”

我写这本书时获得的第二个结论是,禅是非常简单的。也因为它是如此的简单,才使人觉得它无法捉摸,无路可循。许多聪明、才气纵横之士长时期钻研禅学,却仍未能了悟,是因为他们思考得太多了!

禅不是有关思考或抽象的东西,而是直接去看事物本身。事实上,你可以从“拈花微笑”这个简单的故事中全盘了解禅。禅的秘密全都包含在大迦叶的神秘微笑里。如果你能对此有所了解,你将会忍不住开怀大笑,因为生命中最重要的真理原来是如此的简单。正如谚语所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是在灵修旅程上的一大讽刺。

在这本书里,我尽量少用专有名词,但是有一关键词“念住”(mindfulness,或译“觉察”)经常被误解。“念住”是表示对内心及周遭事物留意的意思。它并不是对某一事物特别注意,亦非静坐所练习的“定”或“专注于某一点”。“念”是一种精神上的警觉性。由于“念住”,一个人可以注意到他人所未觉察的事物。个人觉察的对象,可能是任何内在或外在的状态。

另外一个关键性的用词是“悖论”(paradox)。“悖论”一词在西方哲学一向用得非常普遍,可是在中国哲学上却没有一个和它同义的字。相悖的事物,看似互相矛盾、荒谬或错误,但却是真实的。在这本书中读者将会看到,许多耶稣的比喻都是充满着悖论的。举例来说,耶稣在马太福音二十章十六节的一个著名的悖论是,“因此,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所以藏传佛教创巴仁波切在他的论述中总喜欢用“颠慧”(crazy wisdom)一词。在我心目中,毫无疑问的,耶稣就是一位兼具悲剧性格与幽默的颠慧大师。

最后我想提的是,翻译此书的工作是相当艰巨的。不少的英文词汇没有字义相等的中文可用。其中特别确切的除了念住与悖论之外,还有灵性(spirituality)等字。我很幸运有足以胜任的译者张欣云女士,她持有英国文学学位,是纽约世界佛教青年会《佛青慧讯》(wisdomvoice)的创办人,并任慧讯主编前后达十五年之久。另一位审核翻译的余仲颉先生是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博士,专攻动作控制。他的中英文造诣极深,学问渊博,对中西哲学用语和概念皆具深切了解。目前在佛青负责将《阿含经》中的佛典故事翻译为英文。我也要感谢胡因梦女士对本书的推荐,因为她在翻译过程中的协助,让这本书读起来更为生动畅达。特别感谢他们三位鼎力相助,使得中文版的《耶稣也说禅》得以问世,实现了我的心愿。



书名:耶稣也说禅
作者: 梁兆康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者: 胡因梦 / 张欣云
出版年: 2012年4月

作者呈现了一个欢乐的耶稣。欢乐是一种精神上的修为,笑就是解脱的开始,而天国就在“当下”;一旦睁开心灵的眼,就会看到贫乏之中的丰盛,饥饿之中的饱足,悲伤之中的喜悦,困顿之中的福祉。一切相对的事物在天国都融为了一体。这样的福音,跟东方的“禅”有异曲同工之趣;禅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学禅”意谓着美化及增进心灵生活的品质。生活的艺术并不是去改变外在世界,而是以创意及建设性的方式来面对生活。西方的耶稣和东方的禅师,所教导的其实都是“内心的炼金术”;当我们拓展视野,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见各种美好的奇迹,并发现一个五彩缤纷、生气蓬勃的新世界。

本书融合了东方的禅与西方基督教的福音,不论是基督徒,还是佛教徒,都可在本书中发现阅读和思考的无限乐趣。行文诙谐幽默,深入浅出,呈现了一个欢乐的耶稣,厘清了众多灵性与宗教议题。

梁兆康(Kenneth S. Leong)

1954年出生于香港,目前从事美国康艾迪生公司高级财务管理工作。曾任纽约世界佛教青年会会长。为世界佛教青年会资深会员,佛青慧讯《禅室拾偶》主笔,文章散见北美地区各佛教杂志。他提倡佛法现代化,在美国曾推出一系列佛法课程探讨现代人的情欲问题。本书在美国教会及佛教团体皆深受欢迎,其全新的眼光深具现代精神,内容精采无比,不可错过。

目录

推荐序 分母和分子之间 王鼎钧 / 1

作者序 兼具悲剧性格与幽默的颠慧大师 梁兆康/3

译者序 分享人类的心灵智慧 张欣云 / 6

导读 胡因梦 / 9

前言 在日常生活里发现耶稣/13

读这本书时,我希望你能敞开胸怀,不要带着成见及有色眼镜,或许你也会发现耶稣教诲的神奇之处——耶稣这位艺术家所教导的奇迹,并不需要凭借超自然的力量或神力的干预,只要你有能力觉察(mindful),就可以在平凡的日常生活里发现它。

第一章 以禅释福音/20

耶稣是极有威力的上师,他唤醒了我们内在的那个潜伏的艺术家,并且教导了我们“内心的炼金术”。如同其他的艺术一样,“生活艺术”的目标并不是去改变外在世界,而是以创意及建设性的方法与它联结在一起。光是这一点已经是真正的奇迹了。

第二章 禅是什么?Ⅰ生活的艺术/35

禅往往显现在街边最不起眼的凡人生活上,它使人在平实的生活里见到了生命的真谛。禅有系统地训练心去看这些事物;它使人从日常每一时每一刻的作息中见到最深的奥秘;它拓展了人的胸怀,让心在每一个脉动之间去迎接永恒的时间及无垠的空间。

第三章 禅是什么?Ⅱ事物的本质/60

因此,禅的世界可以说是一个诗情画意的疯癫世界,它是一个暧昧不明的地带,在这里知识变成了无知,愚蠢变成了智慧,软弱变成了坚强,真可说事事颠倒。日常生活中的逻辑在这儿一点都用不上。

第四章 神奇的王国/77

对我而言,活在当下就是为日常每一瞬间的奇迹而欢欣鼓舞,从早茶与麦片、伏案写稿、到每天最后一刻与太太依偎谈心。快乐并不在未来,它就在晨间的一通寻求意见的电话交谈中,与朋友共进午餐时,陪孩子读床边故事的那个当下,窝在床上读一本好书的夜晚时刻。

第五章 禅是“见”的艺术/92

禅是一种创新视见的艺术,它把所有的问题彻底重新组合。禅说“当下即是”,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学会从崭新的观点来看待这个充满烦扰的世界,这个不完美、痛苦、悲伤和污秽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它其实就是涅。

第六章 镜中天地/111

开悟的那一刹那,人会生起一股无法抵抗而又鲜活的确定感:眼前如实存在的宇宙,不论是它的整体或局部,都显得那么正确无误,既不需要解释,也不需要辩解。这时存在已经不再是个问题;心为事物不证自明、自给自足的妥当性而大吃一惊。包括那些原本被视为最糟的经验,这时都找不到够分量的词汇来形容它的完美。

第七章 当下地狱/128

情绪能量必须找到出口,自我厌恶就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情绪。它如果转向内在,就会变成我们自己的地狱:上瘾、迷恋、强制、忧郁、暴戾关系、病痛等等。若是向外投射,它就变成了我们集体的地狱:暴力、战争、犯罪、压榨。

第八章 信心/150

信心就像禅一样,它是无法被定义的。它与我们的心有关,与头脑的思维无干;它是一种右脑而非左脑的现象。信心是一种存在现象而非智力活动;信心与开放度、接纳度、信赖感及爱有关,却跟争辩及证实自己无关。它包含了许多禅的元素,最明显的就是柔顺、自由、“平常中见奇迹”以及勇气。

第九章 至道无难/174

理解耶稣新伦理的唯一方法就是:认清耶稣是利用一种烟幕来诱导我们解脱。耶稣刻意将标准定得很高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是无法靠人为努力而得到解脱的。听起来像是一种拐弯抹角的教学方法,但是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却意义非凡。

第十章 使人污染的是什么/193

污染人的往往是从人的嘴里出来的,然而从人嘴里出来的通常是语言、语言、更多的语言!语言便是问题所在。我们其实是被我们的言语所污染,而言语本是思想的反射。语言跟它想要表达的事实不可能是完全吻合的。它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隐喻。当我们说“花”的时候,花并不会从我们的嘴里冒出来。

第十一章 不要抗拒邪恶/214

“不要抗拒邪恶”是一则很深的教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意味着真诚地接受自己所有的负面情绪,不论它们表面上看起来多么凶狠恶毒。要做到这点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极高的心灵成熟度。只有当一个人真的了解了自我的本质之后,才可能真诚地接受这些毒素,而不再被自我的游戏所愚弄。

第十二章 爱与无心/236

无分别之心乃是灵修的基石。耶稣用一种正向的语言向世人宣告完整的爱有多么伟大。禅则是用一种反面的语言来讲解“无心”的重要。对慧能来说,“无心”的修行就是禅的基础,无心是一种对任何事都不执著,不被任何事干扰的心。如果仍有一丝执著,真爱就不可能产生,因为这表示还有自我的存在。所以爱与自由是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第十三章 我就是道路/255

“只有借着我,你们才能到父那里去。”“我就是道路”这句话并不像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它们不是妄自尊大的话语,也没有赋予基督教垄断真理的权利,反倒是提醒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一种召唤。不论我们的宗教、文化或信仰是什么,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参考点:“自性”(self),这个终极的观察者。所以,“我”即是道路!

后记 新范型的开始/265


    关注 陈寿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