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们抱怨的时候,到底想告诉你什么

 

没人喜欢爱抱怨的人,他们就像行走的负能量中心,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订阅“北大纵横”,与千位咨询师零距离

===========================

作者:李小墨

来源:深夜书桌(ID:shenyeshuzhuo)

没人喜欢爱抱怨的人,他们就像行走的负能量中心,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我们都知道抱怨于事无补,可是抱怨就像口臭,当它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我们深恶痛绝,但从自己口中发出的时候,却浑然不觉。结果,明明是人人都厌弃的行为,却偏偏人人爱抱怨。

想戒掉抱怨,想在抱怨的人群中独善其身,想避免被卷进负能量中心,你可能应该先知道,当人们抱怨的时候,到底想告诉你什么?



今天的书是《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威尔·鲍温是美国的一个牧师。四五年前看的书,直到现在我仍然对其中提到的观点记忆犹新,因为它深刻地影响了我的生活。

什么是抱怨呢?你对一个人说:好啦,你别抱怨啦。对方很可能回呛你一句:我没有抱怨,我只是在陈述事实!

是的,抱怨常常披着‘陈述事实’的皮出现。但很好区分,心怀不满是抱怨,心平气和才是陈述;纠缠于现状是抱怨,反之则积极寻求解决。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喋喋不休的抱怨只会徒耗抱怨者和倾听者的精力。

我也曾以为抱怨式的倾诉可以让自己好过一点,但最后却发现倾听者的响应、认可、声援,不仅无法让我平复,还让我的不满成倍地爆发。每一次尝试之后,我都会更加委屈,更加不满,更加不快,更加认为自己有理。



抱怨是所有不愉快关系的共同特征,它带来的最可怕的伤害是对关系的腐蚀。

关系中的一方或双方对关系产生不满,他们为了获得满意的结果,最常做的是抱怨遭遇而不是直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为什么不直接表达意愿呢?男朋友如厕忘记掀马桶盖,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你希望他怎么做并加一个萌萌哒的马桶圈,岂不是比指责和埋怨有效的多。

抱怨只会让被抱怨者感到被轻视和诋毁,反而让他更加固守那些让你讨厌的行为。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有些人和恋人的相处遇到问题,却向朋友抱怨,和同事关系不好,却向配偶抱怨。背后非议总归不磊落,磊落的话即使不在场的人现身,也可以一字不漏地重复。

和某人有疙瘩,却向第三方抱怨,其实是为自己辩解,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制造新的问题,因为话说出去之前你是主人,说出去之后你就无法控制之后的连锁反应了,原本简单的两方问题很可能演变成复杂的三角问题。

所以聪明人也不轻易担任调解人、仲裁方,即使是两个小朋友之间的冲突也不要轻易卷入,应该让他们学会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健康的沟通应该是直接去找那个和你发生问题的人谈,通过正面沟通,来梳理分歧,消弭误会,解决问题。

可为什么不直接说呢?因为抱怨者害怕被拒绝、被攻击、被伤害。

比如爱抱怨的员工,对待遇不满,认为遭遇不公,认为公司没有足够成长机会,你既然这么不满意为什么不辞职,择良木而栖?要么是没有离开的勇气要么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你既然那么有理,为什么不直接找老板谈,找能管事的谈?要么没有谈的勇气,要么没有谈的实力,搞不好被炒鱿鱼。

既然如此,就不要哔哔了,把注意力放在个人能力养成,尽可能从目前职业经历里面获得成长,等你羽翼丰满,岂不就可以帅气地坐在老板面前谈谈你的要求,谈得拢就谈,谈不拢你有一手好牌,也没在怕。

尖刻的语言背后藏着虚弱的理由。抱怨对抱怨者来说,就像哭泣对婴儿的作用一样。婴儿饿了,尿布湿了,一哭就有人来满足他的需要。抱怨者感到不满、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通过抱怨来传递自己的要求。

婴儿啼哭不止、抱怨者喋喋不休,都让人心烦。但啼哭是没有语言能力的婴儿无助时不得已的选择。抱怨者明明可以做点什么,却像弱小的婴儿一样奔走呼号。毫不客气的说,躲在抱怨背后的都是没有实力、没有勇气、没有决断力、没有执行力的懦夫。


很多时候,对环境和他人的不满,还只是表象。罗宾·柯瓦斯基博士在1996年的《心理学报》上发表的文章认为:很多抱怨反映的都不是人们对某个事物或某个人真实的态度,人们只不过是想借由抱怨引导出一定的人际反应。

换句话说,抱怨不过是目的,抱怨是伪装,人们抱怨的时候,其实有丰富的潜台词,有更为隐蔽的动机。

抱怨主要有五个动机,寻求关注、推卸责任、自夸、获得操纵力、为欠佳的表现找借口。不过,人类的心理活动太过复杂,一个抱怨行为背后常常涵盖多重动机。

 

试图获得他人关注是抱怨的主要动机。很多人习惯用消极的陈述来展开一段对话。他们抱怨工作、健康、交通、天气、恋人、家人……总能找到东西来抱怨,这差不多是吸引别人关注的默认模式,但不管他们说什么,其实都不重要,因为他们想传递的真正信息是:嘿,看着我,和我说话,快来关注我。

人是害怕寂寞的群居动物,获得关注是人的一项基本需求。不论和你关系是深还是浅、相处的时间是长是短,人们都需要得到你的关注。当你把他们所渴望的抱怨给予他们,或许他们就不会再有那么多抱怨了。比如,爱抱怨的主妇可能是绝望的主妇,默默付出却备受忽视,她们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怀。

人们之所以抱怨,可能的动机还有推卸责任。很多人抱怨现状,可是当你热心地给出一条条建议时,他却一次次地否定,最后你会发现他根本不想改变现状。他只是想让你作为证人帮他证明:情况糟糕透顶,但都是客观因素造成,不是他的错,他们根本无力改变,最好全世界都知道这一点。

然后他们就顺利从拿出行动、改变现状的责任中脱身。抱怨当然比改变容易的多,有些人一个劲儿地埋怨另一半的缺点,把摩擦和不愉快全都归结为对方的问题,当你替她着急,绞尽脑汁地给她出主意,她马上就嗤之以鼻,告诉你,你的建议不会管用。她其实只是想把自己描述成受害者。

“悲观者埋怨风,乐观者静候风变,现实者调整风帆。”

每个人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如果不满意,就拿出有效行动去改变,把自己描述成受害者,无法成为胜利者,永远无法如愿生活的。

自夸也是抱怨的原因之一。抱怨某个人的缺点,其实是在暗示我没有这样的缺点,所以我比他优秀。有人还把抱怨当成是一种显得自己更有鉴赏力的方法,比如抱怨其实尚可的餐厅难吃,比如抱怨大家较为认可的电视情节低幼。很多抱怨背后隐藏着自身优越感的夸耀和吹嘘。

消极地评价某个人,某个事物,是希望别人能够注意并欣赏你的这种优越性。但往往,他们内心更深层次的地方,隐藏着更深的自卑。

抱怨有时候是在为欠佳的表现找借口。抱怨者可能在工作开始前就抱怨一番,或表现欠佳时抱怨,倘若结果特别糟糕,就有理由辩解,不致颜面尽失。比如,学生在考试前抱怨身体不适,如果考砸了岂不就顺理成章。

最后,抱怨还被当做操控别人的工具。

最极端的例子是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希特勒称:“所谓领导者的艺术——从各个时代那些真正伟大的领导者的事迹来看——就在于联合人民的注意力,并将其集中到一个共同的敌人身上。”他把德国一战后出现的问题都归咎到所谓的“劣等民族”,他宣称非雅利安人,尤其是犹太人,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他的联合人民的办法就是通过怒不可遏、辛辣刻薄的演讲来抱怨这个自己创造出来的国家敌人。

在同事、同学、朋友甚至家庭成员之间,人们也是通过抱怨同一个对象来取得共同立场,进而拉起共同对抗的小团体。他们用抱怨把你拉到他的阵营,让你和他站在一起,以便有需要的时候,获得你的支持,你成了他赢过别人的力量。

比如,有人向同事抱怨,是希望这位同事与他联合,共同对抗管理层或者其他同事,把我与他们的较量,变成我们与他们的较量。但抱怨者联盟是乌合之众,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消灭敌人的第一步,是了解它,消灭抱怨的第一步,是读懂抱怨的潜台词。所以当听到自己或别人抱怨的时候,试着去找出这种行为的潜在动机,问问自己:抱怨者需要什么,想得到什么?

对于自己,抱怨是一种呼救信号,传递了内心的焦虑和需求,正视它,然后找到比抱怨更好的办法响应这种需求。而对于别人,了解了抱怨背后的心理机制,我们可以更清醒地对待别人的抱怨,不轻易响应、卷入别人的抱怨。

同时不把这种了解,当成鄙夷的武器,而是多出一重理解和慈悲。他们不过是困在某个处境的可怜人,需要关注和认可。所以,当他喋喋不休向你抱怨的时候,不如真诚地问一句:你很痛苦,有没有什么是我能为你做的呢?


所有人都期待和谐愉悦的生活,既然觉得抱怨的自己面目可憎,既然抱怨会惹人厌烦,会把我们困在消极互动里,会增加分歧和误解,产生间隙和隔阂,我们何不停止抱怨呢?

那么,如何成为一个不抱怨的人呢?

为了帮助读者做到这一点,作者发起一个发起一个“不抱怨运动”,目标是连续21天不抱怨。参与者佩戴随书附赠一个特制的紫色手环,只要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从一只手转移到另一只手,直到手环持续在一只手上戴满21天为止。按照一种新的行为变成习惯需要21天的理论,这说明养成了不抱怨的习惯。

据说运动声势浩大,送出去的手环有几百万只,我没有紫手环,偷偷把绑头发的橡皮筋戴在手上,不动声色地实践。

听起来很傻逼吗?好像有一点。但《韩非子·观行》有一句:“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配弦以自急”,让我相当释怀。

所谓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古有西门豹、董安于佩韦佩弦来自戒,今有李某人佩橡皮筋戒抱怨,突然觉得自己行事颇有古风,然后变态地有点小嘚瑟。

为什么佩韦佩弦、带紫手环对修正行为有奇效?

因为所有能力的养成都分为四个阶段:无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有能,无意识的有能。

就像武侠小说里一个初闯江湖的小青年,学得三脚猫功夫以为天下无敌,这个时候是无意识的无能;等到实战失利,被修理得屁滚尿流,就是有意识的无能;然后拜得名师埋头苦练或者掉到悬崖捡到秘籍,卷土重来,但囿于大功初成,所以还是有意识的有能;最后炉火纯青入了臻境,无招胜有招,就是无意识的有能。
佩戴实物可以加速能力养成。佩戴手环之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抱怨;

戴上手环进入高度自我监督的状态,发现果然抱怨像口臭,平时只闻到别人的,没想到自己嘴巴也臭得很,处于有意识的无能状态,而移动手环则把抱怨外化成看得见的动作,让佩戴者改变愿望更加强烈。

经过不断的调试,终于21天不抱怨,当处于有意识地有能;

时间长了,不抱怨成为常态,不需要集中精神去憋着,这就成了无意识的有能。从开始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到改变说话的内容,最终改变思维。

听过很多道理不一定能过好人生,但我们至少从无意识的无能变成了有意识的无能。

不抱怨的修行刚刚开始,也许我们要付出巨大的艰辛来戒掉它,也许停止响应他人抱怨会被误解为不合群,但我绝不允许抱怨毁掉我的生活。李小墨,前海南特区报记者。微信公众号:深夜书桌(ID:shenyeshuzhuo),相信一个人的阅读史,往往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和能力发育史。每看完一本书就写篇原创干货读书笔记出来,不卖劣质鸡汤,不说正确的废话。


    关注 北大纵横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