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请叫这里:直辖市!

 

我住的这个地方,它有很多个名字,魔都、申城、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历史文化名城!但是,我只想说...



我住的这个地方,它有很多个名字,魔都、申城、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历史文化名城!

但是,我只想说,是谁带走了旧的上海,是时光?还是发展?旧的上海,就这么一去不复返了! 其实,我只是住在一个叫做上海的地方

看着上海现在的日新月异,你的思绪是否却回到了那条长长的、笔直的、曾经热闹非凡的弄堂中?洗衣带孩,邻里相视一笑

早起的牛奶味,飘香了整个屋子
孩子们的交谈并非是在电脑中而是面对面
邻里间以前最简单的动作却看湿了现在的眼
谈到北京,就得说胡同文化;

谈到上海,就得说弄堂文化。

鲁迅先生在《弄堂生意古今谈》中怀念地写到上世纪20年代他初到上海时闸北一带弄堂里演唱内外叫卖零食的声音:

“薏米杏仁莲心粥!”

“玫瑰白糖伦教糕!”

“虾肉馄饨面!”

“五香茶叶蛋!”

鲁迅先生认为那些口号既漂亮又具艺术性,使人“一听到就有馋涎欲滴之慨”。这就是上海的弄堂特色。现在的上海,弄堂还是弄堂,却再也不是我那个时候的弄堂了,现在的弄堂很美,却好像少了些什么!

门挨着门,却没有那时的亲近
从这张图片上,我们就可以知道,那个时候上海弄堂是孩子们从事各种游戏活动的主要场所。生活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的上海人,童年时代都有在弄堂里嬉戏玩耍的经历。

男孩子玩的是打弹子、滚铁圈、钉橄榄核、斗蟋蟀、斗田鸡、官兵捉强盗、扯响铃、溜冰等等。 女孩子爱玩跳橡皮筋、踢毽子、造房子、挑绷绷、玩游戏棒、拾袋子等等。
现在的上海弄堂,不过就是孩子回家玩电脑写作业的必经之路罢了!只可惜,现在的上海弄堂多数只成为了一个花架子。
上海弄堂也曾很“土”过,却很温暖

上海弄堂里,四大金刚从未改变,一群人挤在一起,温暖啊。
 


在弄堂里面,爸爸骑着二八带着儿女,幸福啊!
家里这些声音,美妙啊!

算盘声
缝纫机声
妈妈的补被子声
打开水的声音
买零食的声音
家里来客人了,将大圆盘摆上桌上的声音
孩子跳山羊的声音
我没有聋,但我就是听不见了!上海弄堂中渐渐消失的场景与声音

磨剪刀菜刀声
汏浴
街头换鞋底的老皮匠
换钢精锅底、换面盆底的声音
棕绷修哇,啊有哇额(坏的)藤绷棕绷修哇……
爆……爆米花咯……
栀子花来!白兰花!盘香花来!茉莉花!
香脆饼、苔条饼!”“盘香饼、和尚饼!”“刮啦啦松脆——三北盐炒豆啊!
粮店
剃头摊
画糖人
现在,也许是为了市容市貌,也许是生活节奏的加快,他们已经不再适合社会的发展,现在人们别说是惬意的放慢脚步了,就连能够慢慢的吃顿饭都是一种奢侈。

现在的弄堂,也许你找不到那种感觉了

梅泉别墅——与其说是弄堂,更像是小区
田子坊——艺术化了
 


大陆新村——改变的上海弄堂
 


上述这几个都是比较知名的,但感觉却少了。

其实,在上海的一些普通的小弄堂中,人文、市井的感觉反而更加的浓重。
一旦这些情怀,这些感觉都没有了,那么,以后请叫这里“直辖市”!


    关注 上海E生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