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文综高效课堂教学

 

立足事实,分析概括,精准表述——我看“文综”高效课堂教学认识“文综”可以有三个视角。第一,...

立足事实,分析概括,精准表述
——我看“文综”高效课堂教学
 
认识“文综”可以有三个视角。

第一,             从古代教育的传统眼光来看。

从这个视角来看,人类的知识只有一门学科,那就是“历史”,也可以称之为“大历史”学科。文学、哲学、地理及一切自然科学都是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习惯于说“文史哲不分家”。也是因此,有太多的语文老师喜欢把语文课卖弄成政治课、历史课和地理课,而常常忽略了语文学科自身工具性的落实。还是因此,一个优秀的政治、历史、地理老师,一定是一个具备一流语文素养的老师,因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掌握政史地这些人文性知识的利器,并且是唯一利器。离开语文的工具性,政史地的教学完全无法进行。

第二,             从当下应试教育的眼光来看。

从这个视角来看,地理在高中被归入文科,政治、历史、地理被合称为“文综”。呈现在教材和试卷上的“文综”内容的共同本质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其本质与传统的“大历史”学科观之下的内容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从“大历史”中把相关内容更加精细地梳理出来,以某种自认为是科学的框架或曰体系一以贯之,谓之历史学科、政治学科、地理学科。简言之,这三门学科教材的本质共性是:罗列基本事实,有所分析概括,宣扬某种观点

第三,             从中外“文综”考查的方式和目的的眼光来看。

从这个视角来看,国外的“文综”考查主要是让学生立足基本事实,经过自己的分析概括,提出自己的应对之策,考查的是学生处理人文问题的能力;中国的“文综”考查,也要求学生立足基本事实,也要求学生有自己的分析与概括,但主要是让学生设法避免掉进命题人设置的语言陷阱中并竭力揣摩命题人设置的答案要点,考查的是学生按官方意志解读人文问题的能力,即在教材分析概括的基础上,进行某种梳理组合而已。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也就有了应对“文综”考试的有效策略。

第一,             熟记基本事实。

所谓基本事实,即“是什么”的事实性知识。在政治、历史、地理学科中,这些事实性知识点点滴滴,浩若繁星;从某个角度来梳理,又会织成一条条的线,编成一个个的面,组成一个个的体。这些东西都必须记住。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就根本谈不上能力。英国哲人培根说:“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记不住?为什么老师常常生气地指责学生:我都记住了,你们怎么还记不住?!

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倒过来反问一下:老师,你为什么就能记得住?!

如果老师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找到了增强学生记忆力、让学生记得住的有效途径。

反思教师平时的普遍做法,多半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把这些内容记住!”但第一没有留下记忆的时间,第二没有指导记忆的方法,第三没有按记忆规律来组织教学。

记忆力的强弱固然有天生的成分,但最根本的还是后天的训练。记忆有术,如机械记忆法、理解记忆法、重复记忆法、及时重复记忆法、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法、趣味记忆法、图表记忆法、训练记忆法、思维导图记忆法、辩论记忆法、学以致用记忆法,等等,老师们应该掌握多种常用的记忆方法并自觉地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其原理,而不能只是运用最简单的不留时间的机械记忆法这一种。

教师自己还需要反思:自己是怎样记住那些事实性知识的?是否思考过让学生只用六分之一的时间也记住同样的事实性知识呢?因为学生要同时学习至少六门学科。

教师自己为什么能记住呢?美国缅因州贝瑟尔国家培训实验室(后改为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国家培训研究所)研究的“学习24小时后保持率”课题的结果可以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得出了一个“学习金字塔”的结果:听讲,保持5%;阅读,保持10%;视听结合,保持20%;示范,保持30%;讨论,保持50%;实践练习,保持75%;向他人讲授或立即应用,保持90%。——多数老师在多数时间普遍对学生采取的是“听讲,保持5%”的最低效的教学方法,而对教师自己则课复一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采取的都是“向他人讲授或立即应用,保持90%”的最高效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对于学生的学而言是极低效的,对于教师的教而言是极高效的,其结果当然是有效地锻炼了老师自己。所以,老师之所以能把点滴知识记得那么多、那么牢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更没有什么神秘的。

在此,我乐意讲一下多年以前在山西工作时我的一个老上级——运城市教研室副主任——给我们讲过的一件真实的事。某次,他带领老师慕名去听一位中学历史高级老师的课,因为这位历史老师从来不占课外一分钟时间,又很少布置课外作业,而成绩总是最好。

上课了,这位老师问学生:“书上这些内容记住了没有?”

学生答:“没有。”

老师说:“那背吧。”

过了半节课,老师又问:“现在记住了没有?”

学生答:“还不熟。”

老师说:“那接着背。”

又过了一会,老师问:“现在记住没有?”

学生答:“记住了。”

老师说:“记住了就下课!”

我们这位副主任半是打趣半是感慨地说:“人家这位高级教师是真高级!”

其实,这位历史高级教师无非是懂得课堂上老师讲得天花乱坠不如学生人人掌握得扎实更重要的道理,无非是用了“课堂上要给学生留足时间落实”这一招而已。我们当然可以比他做得更高明。

第二,             重视分析概括。

如果说静态的学科知识是“是什么”的事实性知识的话,那么,分析和概括及其结果则是“为什么”的程序性知识。“是什么”的知识重在于以各种方法来记忆,而“为什么”的知识重在于以各种思维方式来思考。

任何一个“文综”概念的提出,在特定的时空下都有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政治学科上的“价值规律”如此,历史学科上的“商鞅变法”如此,地理学科上的“地质作用”也如此。它们都有一个“背景、成因、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意义、影响”这样的常规因果链。对历史事件和政治制度而言,每个概念背后可能都蕴含了许多尔虞我诈、波谲云诡、血雨腥风,对地理学科而言,每个概念背后可能都蕴含了沧桑巨变、一方水土、一方人文。中学历史教师袁腾飞、纪连海善于把概念还原于生动的事实中或者叫基本史料中,所以,他们的课听起来有趣;而讲《史记》的王立群、《品三国》的易中天并非侧重于讲热闹的历史故事,而是长于从故事中独具慧眼、鞭辟入里地深入分析,长于高屋建瓴、启人智慧地精辟概括,所以,他们的讲述常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其讲述的含金量更足。

如易中天《品三国》,他会这样讲:“为什么说郭嘉才是三国风云际会中最有智慧的人呢?(此处他会停顿两秒顿,给听众留下集中注意力,自主思考的时间,这就是启发式的讲解啊!)我认为至少有四点理由。(此处他会做个手势,再停顿两秒钟)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这就是分析,这就是在分析基础上的概括。)所以,曹操在赤壁大战惨败后,泪流满面地对属下的谋士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他会很投入、很动情地说这句话。这是借基本史料以作注脚,也是在讲课中以事实性知识煽情。)”——易中天先生诚然是个好老师!

分析和概括能力是高中生最重要的、相对来说却也是最缺乏的两种能力,因此,课堂上亟需进一步重视培养这两种能力。

分析是一种思维能力,包含了多种思维方式。如因果分析法、多角度分析法、多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时间分析法、事理分析法、辩证分析法、利益分析法,等等,教师要掌握学科自身常用的思维方法,启发学生学会分析,拥有真正的智慧。

在此,对于“文综”而言,要特别提一下“利益分析法”。政治学科上的“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如此,历史学科上的“雅典的民主政治”如此,地理学科上的“生产活动和地域关系”也如此。无论是个人、家庭、部落、集体、民族、企业、政党、国家,其构成与运作,都离不开一个“利”字,趋利避害,趋利远害,这是古往今来人类的生存法则。

用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教授加里·贝克尔的话来说就是:人的行为万变不离其宗,各种人类行为都可以归源为效用最大化。

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话就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货殖列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为商人作传的辉煌篇章,光耀千古。司马迁的这16个字,直指人性,一语中的,入木三分。

概括则既是一种思维能力,也是一种思维结果。就中国的高考而言,概括就是对基本事实分析后的理性结论,注意要全面,要辩证,要抓重点,要简洁地说话,要说本质的话,要运用相关的术语表达,还要特别注意张扬某种“义”的价值观旗帜。

立足“是什么”,走向“为什么”;围绕“为什么”,运用“是什么”。这样,就能把事实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就既利于巩固学生的记忆,又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第三,             训练精准表述。

记忆也罢,分析概括也罢,最终都需要精准表述出来。对“文综”学科的考查而言,精准表述也可以看作是在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基础上的操作性知识。

精准表述的能力是扎实的语文功底的表现。讲《史记》的王立群教授可谓精准表述的典范。王立群教授在整个讲述过程中,历史事实陈述准确,逻辑分析到位,概括深刻精辟,语言简洁流畅,无语病,无累赘语,无口头禅,从不拖泥带水。这是出色的语文表达能力的体现,也是强大的记忆力和思维力的体现。

要训练精准表述的能力,教师自己必须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时时给学生做出高质量的表述示范,并把此作为一生追求的教学事业。同时,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训练学生精准表述的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明确这样的训练原理:学生稀里糊涂地听,不如学生清晰连贯地说;学生清晰连贯地说,不如学生白纸黑字地写;学生白纸黑字地写,不如学生逐词逐句地改。这和语文学科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样,优秀的写作能力是反复修改出来的,正如当年有人问郭沫若先生怎样才能写出好剧本时,郭沫若先生所说的七个字:“改、改、改、改、改、改、改。”“文综”的训练也一样,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只是稀里糊涂地听,结结巴巴地说,很少写,或者写后教师很少批,批后学生很少改,就很难培养出精准表达的能力,也很难发展起优秀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当然也很难造就强大的记忆力。

最后要强调的是,“熟记基本事实”,“重视分析概括”,“训练精准表述”,这些工作首先地和主要地要发生在课堂上而不是课外。为此,我们应该再温习一下“学习金字塔”的理论:听讲,保持5%;阅读,保持10%;视听结合,保持20%;示范,保持30%;讨论,保持50%;实践练习,保持75%;向他人讲授或立即应用,保持90%。

调整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行为,高效就在其中。

2016.10.19


    关注 教学新思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