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亿万富豪也要回家吃饭? --家宴这种仪式

 

“味蕾像是绳索,将人牢牢拴住。x0a不论出门走了多远,还是想着回家吃饭。”...



如果一年有365天,你有54天去别人家吃(晚)饭,你有可能成为亿万富翁,你愿不愿意?很多人都觉得简直是一本万利、必须跟进,报名从速。而同样是要求每周的同一天晚餐必须回家吃,你能做到吗?多数人都要掏出手机日志看半天,看来看去哪天晚上都有约。遗憾的是我们不是教人理财投资的公号,也不吸收会员做P2P和比特币交易,我们探讨厨房、人和家庭的关系,我们想把个人再带回家里的那张餐桌旁。

朋友圈里惊现一段李嘉诚家庭聚餐的视频,人们的焦点大多集中在惊讶传说中第一豪门李家家宴俭朴。桌上仅有四菜一汤,餐盘上摆着公用的勺子。李嘉诚一边盛菜吃饭,一边和两个儿子聊着家常,其乐融融。视频里已是中年人的儿子们调侃父亲,说起六七十年代每周的亲子时间是坐大巴去喝同样的番薯糖水,喝了四年,以至于两位继任富豪成年后把糖水列入了黑名单。教育公号党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这段视频,谈到李嘉诚对待佣人彬彬有礼,反映出高尚的教养和不凡的情商,从这位亚洲首富的生活点滴中剖析出来做人的道理和言传不如身教的家庭教育方法。



而作探寻厨房与家庭关系的我们,更关注的则是李家如何把世代的创富思想和商场生存法则通过一餐一食的家宴传承。

视频开篇镜头就叙述了每周固定在周一晚上,雷打不动的家庭团聚活动。除了李超人本身,他的两个儿子都是日理万机的忙人,然而坚持一起吃餐饭这种形式作为一种家庭契约贯彻着。和任何契约一样,订立和遵守的人之间必有利益绑定,而家宴的契约带给人们什么?

家宴是一张伴随成长的餐桌,是自己固定坐的位置,和祖母传下来的灯,是长辈守候的眼神,是丰盛的食物和熟悉的调味,是餐间的嬉笑打趣,是千山万水、排除万难,在场。



朋友圈也有为拯救中国家宴文化在做的创业项目,从家庭烹饪课堂到米其林大餐速递,大家都把产品做得很有卖点,产品无论从卖相还是从可复制角度都是很好的商品,(作为感性动物)遗憾的是很少看到有人成功地把家宴的真正魅力和精神诉求抓住并传达出来。





我作为旁观者和实践中的主妇,这样看家宴:一个人在家、两个人在家吃得再美味不能成席,而席的精髓还在聚上。在家庭内人口流动巨大和家庭的形式被电子产品和碎片化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分崩瓦解时,实实在在把家人好友聚在一起享用美食美器、赴宴的人隆重专心的对待是席的真意。席绝对不在便利,席在于最大化平日生活缺乏的仪式感......







对于真正成功、自律、看尽繁华的人,如李家,他们生活其实并不缺乏精致和宏大场面,家宴带给他们的仍然是仪式感,是无论你在家门外成为谁,关起门来,坐在餐桌你的位置上,你还是那个小时候喝番薯糖水的儿子,你是太太的先生、孩子的爸爸。

而作为更多的平常人家,一餐饭全程不用接听电话、发送短信、不用旁边放个iPad美剧,不想着未完成的工作计划和等待收到的邮件,全程真正地和你生命中重要的人在一起交流日常和饭菜口味,是和碎片化、高速运转疲于奔命地生活表象对抗的有效方式。







因为哪怕世界顶级的餐具和厨房不能传达人与人之间更深刻地连接,也只是器物。


    关注 大隐于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