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WORD A DAY:我的咨询观(7)

 

A WORD A DAY:我的咨询观。...





“空虚”

“自闭”在家中的青少年似乎越来越多,他们不上学、不工作、也不出门,整体蜗居家中,昼夜颠倒,没有人际交流,除了打游戏以外,几乎也没有其他的爱好与活动。有些青少年头不梳脸不洗,每天就吃一顿饭,通常还是在自己狭小的房间里边打游戏变进食。有些孩子会有家庭暴力,对父母动辄大骂,几乎谈不上礼貌的交流,更别说亲情的体贴。

这类孩子既不会主动就医,也听不得周围人的劝说,他们一头扎进游戏的世界里,纵向的看,他们的时间完全是停滞的,横向的看,他们完全进入了一个迷失的世界。

很多家长把原因归结为游戏上瘾,其实,这只是结果而并非原因。

很显然,游戏成了一种逃避、一种寄托,一种对空虚的填塞,一种还能让自己体验到些许的喜怒哀乐的自我麻痹,在这个背后,是一种巨大的空虚和无助、一种刻骨的恐惧和迷惘。

空虚感是青少年面对的最大的威胁,是挣扎、无望、怀疑、绝望的恶之花,我每每看到这样的年轻人,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心痛,为他们正在荒废最宝贵的青春而深感惆怅和惋惜。

咨询师通常无法和这些孩子接触,而只能面对他们的绝望而又痛苦的家长。有以下几点经验,写出来供参考:

1.  不要劈头盖脸地指责家长,如果我们把家长这一道最后的防线摧毁,只能把他们的孩子逼上绝路。要鼓励和安慰家长,实际上,家长的方式虽然有诸多的问题,但是,没有哪一个家长天生就是心理医生或精神病学家。

2.  让家长尽可能地恢复属于自己的生活,孩子的问题暂时放一放。恢复夫妻之间的业余活动,如在外面过周末吃晚饭,甚至短暂地出去旅游。鼓励家长增加他们自己的社交生活和余暇生活。

3.  告诉家长,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少说话,多观察”。避免“陈词滥调”。

4.  如果孩子暂时不能来咨询,先慢慢解决家长的问题。但是不要急于分析家长养育子女的过失,要把问题集中到家长自己的生活(例如婚姻、工作)上。

5.  让父母的另一方(丈夫或妻子)进入到咨询中来。

6.  每次来咨询回去后,告诉孩子咨询的大致内容。

7.  孩子的生活不要照顾的过于仔细,零花钱(通常是孩子叫外卖的钱)要固定。打游戏的钱也要固定,不能无限度地增多。

8.  不要主动提及上学或工作的事情。

9. 抓住任何机会鼓励孩子外出(例如,去楼下超市)。

10.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走出来,只是时间问题。

很多情况下,时间是治愈伤痛的唯一良药,但前提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有人不弃不离地陪伴。

“对立与超越”

很明显,来访者对待世界以及自我的态度具有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特征。这就使他们无法接纳来自生活和自我的相互冲突的要素,从而无法灵活地应对各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性。情感与理智、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爱与恨、自私与利他,等等这些貌似对立的因素,变成了完全分裂的两极,撕扯着来访者的内心。

缓解或解决这种冲突的方式有两个,一个是无视这种冲突,也就是说,有意不去正视这种冲突,以回避内心的困扰。这种方式,有时候也是有效的。的确,生活中以及内心中的各种力量,总是动态变化和发展的,暂时不去触碰那些无法解决的冲突,等待各种矛盾的要素自行转化,常常也会等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刻。不过,对于大部分来访者来说,回避常常是无效的,反而加重了冲突的内在矛盾性。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去正视这种冲突,并试图接纳它。很多情况下,咨询师可以帮助来访者加速这个过程。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个体只有全面地接受现实中的冲突与矛盾,才能有效地解决人际困扰。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有勇气去面对冲突并有能力去接纳它们。

那些难以接纳的愿望和念头,通常是与我们这个社会所认可的通用价值观有一些抵牾的,比如一些不被视为正能量的情感和观念,例如嫉妒、仇恨、愤怒、软弱、恐惧、自私或者性的冲动等等。

咨询师可以通过明确表示自己的观点以启发来访者,让他认识到对这个问题人们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不过,更为有效的,可能是咨询师对来访者暴露着这些内心想法的态度,例如,当来访者小心翼翼地暴露出自己同性恋的倾向时发现咨询师很平静地对待这个话题,他就会立刻感到轻松。或者,当一个不上学的孩子看到咨询师并没有纠缠在上学的意义而是询问他除了学习之外还有什么特长和爱好时,他也会感到释然。

大多数情况下,自我接纳不是通过思考和分析来达到的。一个有经验的咨询师都知道,思考和分析尽管重要,但仅仅通过咨询师与来访者思维的对峙和争辩,常常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如果思考就能把世间的道理想明白,咨询就会变得非常简单。而实际的情况是,来访者对立的思维哪个都有其道理,常常无法相互说服。因此,对认知疗法的一种错误理解是,只要驳倒来访者的“错误”想法,就能解决问题。事实远非如此。

带着冲突去行动,是慢慢接纳自己的唯一办法。

例如,一个在个人前途与孝敬父母之间非常矛盾的年轻人,最重要的是尝试摸索能够满足这两种需求的重叠区域,而不是整天在冲突的观念上纠结。

个人前途和孝敬父母这两种价值观都有各自充足的理由,无法在道德上分出好坏。在行动中,这两种相当抽象的价值观冲突会微妙地发生变化而变得更加具体:例如,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包含对他人的付出和适当的自我牺牲,另一方面,孝敬父母也包括通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真正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通过行动,我们周围的人际关系和人际期望也会随之改变,其结果,我们发现,并没有抽象的价值观,一切价值观都必须落实在实际的生活中才有意义,同样,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正能量,所谓负能量,常常也是我们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个能够自我接纳的人,就是能够接受生活(与自我)“原原本本”的样态的人。不苛刻地对待自己,但也别放纵自己,我认为是最好的状态。

“转诊”

严格来说,咨询师应该具备最基本的鉴别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和可以在咨询框架内解决的问题的相关知识。遗憾的是,没有精神医学临床实践背景的咨询师通常缺乏种鉴别的能力。精神医学的诊断其实一直是不断地被人诟病的评价体系,简单的说,就是按照传统医学的标准,诊断精神疾病的客观标准目前还不存在。这个问题,使得很多咨询师认为所有的心理/精神的问题都可以用心理咨询的方法来解决,从实践的角度看,这种想法是总体上来说是失败的。

精神疾病的诊断是一套复杂的评价体系,即便是对于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来说,也需要多年的实践经验的累积和不断地学习。让没有医学背景的人去掌握这一套繁杂的诊断概念和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

尽管如此,咨询师还是应该能够做到最基本的鉴别,以便不至于贻误来访者的治疗,同时也避免咨询师陷入无法自拔的泥潭,下面是我总结出来的一些基本要点:

1.  精神病理学的鼻祖、德国精神病学家、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把精神症状大致分为两种:“理解不能的症状”和“理解可能的症状”,也就是说,当你动用共情体验,发现有些症状无论如何难以理解时,这种无法理解性,就暗示着这种精神症状更具有精神病性的特点,例如,幻觉或妄想。

2.  当来访者具有严重的自杀观念和企图,特别是以前曾经有过自杀尝试的,通常需要转诊到精神科医生那里。

3.  如果来访者有明显的情绪障碍,而且,又有很明确的家族遗传史的,或者,来访者具有潜在的暴力行为和攻击冲动的,应该转诊到精神科。

4.  具有强烈躯体症状主诉的来访者并不一定不适合心理咨询,但是,所谓“躯体症状”或“疾病焦虑障碍”(过去叫躯体化障碍或疑病症、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等)的来访者的症状特点是对症状的态度、体验,即心理过程(对症状的过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果仅仅因为医学检查无客观病理学所见就将来访者归结为心理问题也是不妥的(如肠易激综合征)。

5.  任何导致严重社会功能(学业、工作、家庭)损害的来访者的问题,可能都要优先考虑药物干预。

6.  顽固而严重的强迫性障碍、社交焦虑障碍、严重的惊恐发作、复杂的转换性障碍、以及意识障碍、躁狂发作和严重的抑郁障碍、儿童抽动障碍、严重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以及孤独症伴有精神症状等,都应该优先考虑药物治疗而非心理治疗。

遗憾的是,个体开业的咨询师并没有转诊到精神科门诊的畅通渠道,他们与精神科医生的沟通与交流也是相当缺乏的。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及时改变,有相当一部分来访者可能会被延误恰当的诊疗。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来精神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可能在心理咨询师那里获得更好的帮助,同样,例如我自己,作为一个精神科医生,面对这样的来访者,仍然不知道应该给他们介绍到哪里去。

“诚实”

在我看来,诚实地面对自己是人生最难的课题,没有之一。

这其中,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我们很难做到完全没有防御和掩饰,特别是面对我们自身的不足时。诚实有的时候太锋利,会深深地刺伤我们。另一层含义是,有的时候,我们会搞不清楚究竟怎样是诚实、怎样是不诚实,因为我们判断诚实还是不诚实的标准并非绝对的。

来访者通常有更多的不诚实,他们会使用更多的防御(机制)。他们有更多的自我掩饰、自我欺瞒、或者自我粉饰,以此来回避面对真正的自我;另一方面,他们也可能过度地自我否认、自我贬低,但这种“自我弱化”的背后,同样是不愿意去接纳真实自我的一种“不诚实”。

好像是达尔文说的:人类行为的全部动机,就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因此,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欠缺,实在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我们总是夸大别人对我们的否定,这使我们始终生活在“他人的话语”中。

咨询师可以做以下几件事情。

第一个是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防御。但这通常要小心翼翼,以免吓到来访者,从而产生强烈的抵抗。第二个是通过让来访者一点点地暴露自己,让他意识到别人的不同看法,从而纠正自己。第三个是鼓励来访者按照自己内心的感受,“诚实”地去表达自己的言行。第四个是与来访者进行探讨,反思自己“不诚实”的生活方式,以更“诚实”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人生。最后,咨询师可以通过自己对待生活的诚实态度来影响来访者。当然,咨询师自己也未必是那么诚实的!

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诚实成了一种稀缺的品质。有的时候,咨询师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不诚实”的个体,还有整个“不诚实”的社会。

“指责”

来访者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总是去指责别人(而不去反省),另一种是总是被别人指责(而不去反抗)。

指责总是很容易的,因为指责不用动脑筋去分析事物的来龙去脉,而且,指责总是能够发泄一些淤积的情绪;此外,指责还给当事人一种“真理在握”的优越感。指责别人的人,还总会给自己找到合理的借口,打着为别人好的幌子,指责实际上成了自我保护和自我满足的一种方式。

来访者的家庭,通常上演着相互指责的最喜剧化的场面。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争辩自己的正确性以及不被理解的委屈。如果你仅仅听取家庭中一个成员的倾述,你会觉得每个人都是最大的受害者。的确,在家庭的战争中,从来就没有胜利者。

指责是一种委婉的暴力,其背后一种恐惧,是过度防御的结果。

要终止家庭成员的相互指责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他们还能感受到对方的爱。实际的情况是,爱、默契、宽容、理解在这样的家庭中已经被深深埋在相互指责和潜在仇恨的硝烟和瓦砾中,只有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

咨询师应该努力帮助来访者去重新找回家庭成员曾经有的那些美好的记忆,重新焕发其他们心中柔软的东西,一点点融化心中的冰冷与僵硬。

首先,咨询师的情感不应该偏袒其中的哪一方,因为咨询师要处理的是整个家庭,而不是单个的成员。其次,咨询师尽量不要草率地做出孰是孰非的判断,因为,家庭中的真正是非常常难以判断。咨询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家庭成员交流的方式上而不是针对内容进行辨析,指出真假对错。再有,咨询师应该善于挖掘指责背后的情感,让指责和被指责方都能意识到指责的言语背后的情感述求。

当一个人在指责的时候,你无法通过指责他的指责来停止指责。咨询师最需要做的,是理解这些指责背后的潜台词。



以上均为笑白原创,感谢阅读,欢迎转发。


    关注 穿行在光明与黑暗之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