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爱做的事,是你谋生的工具

 

五一就这么过去了,还是那句话:x0a夜晚9点,x0a江徐的自留地,x0a不见不散(见了也不散)……...



一听倾心的一首曲子


就像很多人会在婚恋情感上面对“到底选择我爱的,还是爱我的人”这样的世纪难题一样,同样有不少人,在求职方面,纠结于“到底不将就地找一份自己很喜欢的工作,还是说工作只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

怎么办呢?凉拌吗?

一位年轻的读者(姑且简称M)发来消息,说眼下遇到一个面临选择的问题,想听听我的建议,因为去年在求职的路口也问了我,觉得有些启发。

这一次,他想辞职去创业。

M刚毕业没几年,大学学的是建筑专业,但是出于对新闻媒体的向往和喜欢,他远离家乡,单枪匹马从西北去往南国,通过自身努力(当然,也加上他在这方面不错的修养)被广州电视台录取,并且是同时进去的人中转正最快的一个,之后开始担任情感栏目的记者,到目前已半年有余。

凭直觉,我说出想法:既然有了这样的打算,可以去做,更何况你现在还年轻,值得去尝试各种可能,年轻,这个人生最大的资本不用过期就作废。
对方的顾虑在于,家长反对。和很多年轻人与家长之间看待工作的矛盾观点一样,前者想的是,对于现在这份工作,继续做下去属于浪费青春、自我煎熬;后者想的是,刚刚步入社会,找份像样的工作并不容易,要沉下心,不应朝三暮四,如果去创业,假如失败了,一个人在外,自己能够承受和处理各种麻烦吗?

谁都没有错,只是考虑的角度不同而已。

后来我问了M一个问题:你喜欢现在这份工作吗?

谈不上喜欢,只是工资还行,混日子是可以的,但是估计很难有出头之日。当初一心想获取这份工作,更大意义上是为了证明自己,现在我感觉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如果这算所谓的浮躁,那沉稳就真的对吗?

这是对方的想法。

这件事让我想起前几天,佳丽说过的一句话。



佳丽是我的小学同学,她还有一个双胞胎姐姐,姐妹两个人,差不多垄断了小学六年班上的正副班长。

五年级的时候,她俩的父亲因病去世,当时全班进行了募捐。因为品学兼优,获得市区某中学的招生名额,她俩初中就没在镇上。从小学毕业起,我们再没见过面。

后来姐妹俩都考进南京医科大学,一个学西医,一个学中医。再后来佳丽就分配到我所在小城的中医院。

上星期,她约我会了一面。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我们一起去附近公园走了走,聊了聊各自的近况、工作、情感。算起来已经十五六年没见,话语也并没有特别热烈,彼此都是言语不多的人,从小都这样,没变。

佳丽当时学的是肿瘤科,现在分配到外科工作,很辛苦,一个月有七个夜班,不管白班还是夜班,上午都不可能在家歇着。

她说,毕业第一年,实在热情高涨,觉得自己被病患需要,所以苦和累也并不放在心上,但是这股初初走上工作岗位像打了鸡血式的热情一过,到了第二年,算是最难熬的阶段——每天长时间的工作;一个月几乎没有休息,个人的自由时间太少;她有时会晕车,坐在争分夺秒的救护车内颠簸到想呕吐,心灰意冷的情绪袭上来;有时还遇到不明事理的病者家属,怀疑这份工作的价值和自己的一片热忱……有过想放弃的念头,不过总算渡过了那个阶段。
如果对一份工作没有发自内心的喜爱,是很难持续做下去的。

佳丽沉默了一小段时间,说出这样句话。对此,我没过多地用言语表示赞赏,却是发自内心的认同。从佳丽轻声细语又平实的讲述中,我完全能够感受到她对医生这份职业的热爱,救死扶伤让她找到价值感。

至于“一眼望到头,不会有太精彩的个人生活”,那就属于选择问题。有些人求于安稳,有些人注重自由,就像鱼和熊掌,在难以兼得的情况下,那得看个人选择了。

最近一期的《朗读者》,主题词就是选择,作为朗读嘉宾的徐静蕾,面对工作时的选择态度,我想可以刚刚踏入社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带来一些启发。

她从青涩年岁开始,做演员、出书、写博客、当大学老师、又到现在做导演,一路走来,各种改变。董卿问,这种变化是否说明她是一个善于选择的人时,她笑了笑,说其实不是善于选择,而是善变。什么东西做得不错,她就放弃不做了,开始去做别的事。为此,朋友笑她在工作上有自毁倾向。

在我看来,“什么东西做得不错就不想做了的自毁倾向”,其实就是一种不断寻找、不断尝试、不断冒险的精神,借此可以挖掘自身无限潜力。当然,这种可以不安于现状、不断自我开拓的行为,除了勇气,还需要一定的底气作为基础。



其实,在M发来消息之前,我有读到一段话,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心灵的自由之路》中的一段话:

如果你只是任意做一些你喜欢的事,那并不是你真爱做的事。发现你真正爱做的事,需要很深的专注力及洞察力。不要从谋生的角度来开始做一件 事,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爱做的事,你自然就会得到谋生的工具。

就像读者M,新闻媒体并非他真爱做的事,只是在还没有获得全面和透彻的了解之下,对此生发出兴趣。

谁都想从事自己喜欢的一份工作,以之谋生,可是时间一长,各种负面情绪纷纷涌出:无感、厌烦、麻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心猿意马也就成为理所应当。

这和情感一样,在没有发现和接受对方缺点的情况下,说出的爱是不真实也不牢靠的。
一个人,一旦找寻到真正喜爱的事,哪怕诱惑不断,哪怕困难重重,TA也不会对这件事的追求发生动摇,而是持之以恒,并且从中获得心灵上无限的喜悦和满足。

反过来,不论什么事,只要赋予爱,有什么做不好的道理、又有什么无法借此谋生的借口?

对待情感和生活,我们可以说,先谋生,再谋爱;对待工作,我们或许应当先谋爱,再谋生。

在这样方面,西方的摩西奶奶就是一个花好月圆的榜样,在绘画领域大器晚成的她,处理工作和人生两者关系的态度,集中体现于她写过的一段话里:

真正地爱自己,不是去牺牲掉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去打拼什么辉煌的未来,而是在当下,努力去做好自己喜欢做的和有趣的事情,让自己的内心充盈着喜悦,让现在的每一天,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

借此,与每一位在烟火尘俗中始终怀着自由初心的你共勉。


江 徐,

80后老少女

十点读书签约作者

煮字疗饥, 借笔画心

原创公号:江徐的自留地

长按二维码  即可关注

苹果用户打赏入口


    关注 江徐的自留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