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中伏也不怕,有妙招!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意思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属“三伏”,“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热。...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意思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属“三伏”,“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热。当中伏到来,就意味着酷暑真正地无处不在了。中伏也叫做二伏,指的是夏至过后的第四个庚日,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而2017年的“中伏”即将在7月22到来。中伏最突出的特点是“热”,而且是“湿热”,“桑拿”天气让人难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蒸笼。
正值夏季,面对中伏天,我们又有何妙招呢?
中伏需补阳

 早晨三片姜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这句话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万病皆损于阳气,要想健康长寿,先要把的阳气补足。要补足阳气,方法也很简单,每天早上吃三片醋泡生姜。 姜最擅宣发阳明经的阳气,“中伏”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补充阳气是最佳时节。人体也要与自然界阳气相应,顺其升发之性“动而向外”。
日常保健吃姜,一定要在早饭时吃,所谓“早吃姜,补药汤”。醋泡姜是收敛的,于是原本辛散的姜性由此变得平和起来,也没有姜的一大股辣味儿了。

醋泡姜是酸的,酸味走肝经,这时姜的升发功能容易入到肝里,收中有发,能提升肝阳之气。吃一点醋泡姜片,既升阳气,又疏发肝气。而且还不会把阳气过多地耗散在脾胃上,一点不浪费。

早晨7-9点正是人体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正好生发胃气,促进消化。同时,姜性辛温,能加快血液流动、提神,如果早晨起来脑子不清醒,昏昏沉沉的,一两片姜立刻就能神清气爽。
中伏贴灸

 强身健体


三伏天贴灸可千万别错过,每年三伏天坚持连续贴敷,效果更好!

三伏天贴天灸当年就会有作用,但是如果能坚持按照医嘱进行贴灸,常年多犯的哮喘、气管炎、肠胃消化、慢病鼻炎等疾病都能得到长远的改善,这就是中医预防理论,像是给身体打预防针一样,只是选择的是传统中医外治疗法,通过在三伏天进行选穴贴灸,将体内的寒气、顽疾驱除出来,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艾”

自己  

“艾”健康
艾灸以外治法为基础,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的作用。艾灸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从而达到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功效。

每年最热的“三伏天”施灸就会事半功倍,从而解决久治不愈的因寒凝而引起的各种淤症,达到秋冬养阴、冬病夏治的目的。
灸 法

1.关元穴

标准定位: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艾灸方法:用艾条悬灸每穴施灸15-20分钟。

2.中脘穴

标准定位: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艾灸方法:用艾条悬灸每穴施灸15-20分钟。

3.足三里穴

标准定位: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缘1横指处。

功能主治:长灸足三里,可以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免疫能力,中老年人长灸足三里,还可以预防中风。

艾灸方法:用艾条悬灸每穴施灸15-20分钟。

4.涌泉穴

标准定位: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艾灸方法:用艾条悬灸每穴施灸15-20分钟。


    关注 御康养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