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杰“环保”与“地球变暖”无关

 

“低碳生活”,人人有责。...

作者 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 陈  斌

导读

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话,那么科技至少在此有巨大的功劳。只是由于唯科学主义成为了我们的缺省配置,通常我们意识不到这一点。不过,今天科技界自身开始意识到全球变暖、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并试图从科学的角度阐明问题的实质,并在行动上按照科技标准,利用科技手段着手解决问题。“低碳生活”是此一揽子计划中的一小部分。
◆  ◆  ◆  ◆  ◆  
人是最聪明、最好斗、最自恋的物种。

人这个物种的自信以至于狂妄自大,在地球上数一数二。有时我在想,是什么令人类或其子集如此这般?

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话,那么科技至少在此有巨大的功劳。只是由于唯科学主义成为了我们的缺省配置,通常我们意识不到这一点。不过,今天科技界自身开始意识到全球变暖、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并试图从科学的角度阐明问题的实质,并在行动上按照科技标准,利用科技手段着手解决问题。

“低碳生活”是此一揽子计划中的一小部分。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侈谈“低碳生活”合适吗?因为毕竟主要的排放与工业化、现代化有关,中国依然在大张旗鼓地搞现代化。可是,如果还原论还有一点道理的话,“低碳生活”就可以最终还原到个体上。墙上的标语喜欢在任何事情上说“人人有责”。我考察过,大部分情况属于推卸责任,拉百姓“垫背”。但在排放问题上,讲人人有责、从我做起,倒不过分。

我从来不认为个体的排放本身就是个错误,任何生物都要新陈代谢,这是自然现象。问题只出在超量排放,过度排放是罪恶的行径,最终导致地球各级生态系统在短时间内不适应。而这种不适应反过来危及人和其他物种的持久生存。超量排放的事情,在进化的长河中也许有别人物种曾经表演过,但似乎不大可能如人类做得凶猛。“低碳生活”对每个人来说可能都是可操作的,只要我们向进化史、向大自然学习,适当克制一下自己的欲望。

用田松博士的话讲,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物种”,进而,“我”可以做一个不太坏的个体。暴殄天物、多吃多占、贪得无厌,说到底不是科学不科学的问题,而是个伦理问题,一个公民,是可以通过向大自然学习而提升自己的伦理修养的。比较道德状况的变化,最好只跟自己比,比如我今天、今年比我昨天、上一年少排放了,那么我就应当感到自豪、高兴。至于这种排放量变化的后果在科学家精心计算后看来,对全球生态系统起多大作用,起正作用还是负作用,地球变暖还是变冷了,通常可以不操心。地球在变暖,是不是事实?我本科是学地质的,我知道历史上的气温变化极为复杂,在我看来,这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科学,从来也不是想象中纯粹客观的彼岸世界,如今更少不了经济和政治的介入,普通百姓不可能迅速搞清楚气候变化的究竟。但可以掌握一条原则,对个体来说,节俭、谦卑、感恩、敬畏总是与美德相伴。本着这样的原则生活,就可以做到“低碳”,而且不仅仅如此,更重要的是,我们同时也可以享受人生,感受到幸福、自由。如果看不到这些美德,不注重德性的修炼,而热衷于小聪明、处处算计,或许最终也做到了“低碳生活”,但在别的方面却可能做更大的恶。人类近代的历史不就是这样吗?拆东墙补西墙,是容易想到的小聪明,其问题在于,我们过分相信智力而缺乏智慧,智慧是包含美德的。

具体而言,对于食,我坚持少吃肉,多吃菜和饭,时间长了也习惯了。我很佩服因各种理由而素食的朋友,他们真正是道德高尚的人。对于行,尽可能开小排量的汽车,能步行则步行。开车到学校,我会主动避开高峰,一是省时,二是省油、减少排放。我通常早上6:20前开车出发,路上轻松愉快。宁可在目的地等,也不在路上等。为改善交通拥堵,北京公务员改为9点上班,是个好主意,但比较起来远如下决心普及校车更有实效。据我观察和粗略计算,道路拥堵与家长开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有紧密关联,而实际上没有哪个家庭真的愿意天天开车费时费力冒着被警察罚款的风险接送孩子。对于穿,我从来不讲究,通常穿牛仔服,只因为自在,不用经常洗。家居生活各个环节尽可能少用洗涤液,节约一滴、一瓶洗涤液,钱是小事,但对于环境保护,却是一份功德。此外,我每年坚持以我自己的方式植树。我也自己种点菜,自然从不施化肥。我在美国和英国都注意到,许多城市周边都有专供都市家庭种菜的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地。

顺便一提,我觉得盲目城市化是误区,建设一批超大城市更是灾难。政府、人大应当修订政策、法律,允许城市与农村双向流动,鼓励都市人到农村安家落户。长远看这样做会促进文化和人才交流,缩小城乡差别,从根本上自然而然地解决三农问题、就学问题等等。“大学生村官”制度是一项了不起、意义深远的创举。

(本文节选自刘华杰所著《博物致知》,第141-143页,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延伸阅读

[/b]

刘华杰:凭什么相信引力波检测的结果?

刘华杰:企盼负责任的文明

刘华杰:科学与艺术的共济进化

达尔文选择了博物学

刘华杰:可以像卢梭一样喜欢植物:《植物学通信》中文版序

刘华杰:纳博科夫的双L人生

刘华杰:多头衔的利奥波德和他的悖论——序利奥波德《环河》中译本

刘华杰:重建共生范式

刘华杰 | 什么能让我们一直爽?

刘华杰 |“我还从未见过一个知道葶苈的经济学家”——如何理解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


    关注 科学的历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