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東土 並蒂蓮华(七)-東土 北朝造像 (一)

 

北朝

北魏佛造像

半披式袈裟...

梵天東土 並蒂蓮花

公元400-700年印度與中國雕塑藝術大展
進入《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展的重頭了——北朝造像。我國北朝造像遺存極為豐富,不僅有莫高窟、炳靈寺石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等大型石窟,還發現有青州龍興寺、鄴城遺址佛造像埋藏坑、曲陽白石造像等窖藏造像。

北朝(386-581)

公元386年鮮卑人拓拔珪建立北魏,是為道武帝。公元439年,太武帝拓拔燾統一黃河流域開啓了北朝。公元581年楊堅篡位建隋,標誌著北朝的結束。

北朝造像遺存非常的豐富,有石窟、石雕造像以及金銅造像,無論是在數量、時代分期、還是時代特徵上都遠遠強於南朝造像。

所以北朝造像不僅分期比南朝複雜,而且同時代不同地區的造像也是有差異的。因此,在討論北朝造像的時候,時代和地域都要兼顧,我介紹北朝造像是先時代再地域。


南北朝時期區域圖
北魏早、中期(386-494)

北朝造像我們首先就要說到北魏時期的造像。北魏時期佛造像分為早(公元386-446)、中(公元452-494)、晚(公元494-534)三個時期。

這次展覽中北魏造像並不多,尤其是北魏晚期,明顯帶有這一時代特徵——“秀骨清像  褒衣博帶”的造像嚴格上說一件都沒有。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西二魏,其後北齊(公元550-577)代東魏、北周(公元557-581)代西魏。北朝造像在這個時代出現了明顯的地域差異,因此這個時期在時代上分為東魏-北齊、西魏-北周兩部分介紹。

我們還是先來看北魏早、中期的佛造像!


佛坐像

北魏   殘高 18.1釐米

現藏河北博物院
這件銅鎏金佛坐像,肉髻渾圓碩大、髮髻呈髮絲狀;面龐圓潤、雙目微閉下垂;身著通肩袈裟,衣紋在胸前呈U字紋;手施禪定印、腿結跏趺坐。

這應是一件北魏早期的造像。北魏早期造像延續了十六國的風氣,以貴霜時期犍陀羅藝術為粉本,同時吸收了秣菟羅藝術和中國本土藝術元素。


佛立像

北魏 延興五年   通高 35.2釐米

現藏河北博物院
这是一件銅鎏金佛立像,渾圓的肉髻、漩渦紋髮髻,圓臉、面帶微笑;身穿袒右肩袈裟、袈裟右下角搭於左肩之後,袈裟薄衣貼體、勾勒出軀體的輪廓,用陰刻和凸起楞條表現衣紋,下襬向兩側外展;右手施無謂印,赤足,站立在一覆蓮蓮臺之上,蓮臺下承托一四足坐床。

造像頭後有蓮瓣形的頭光、繩紋的身光及橢圓形的背光,背光外延是一周的火焰紋。坐床背面刻有銘文“延興五年四月五日,張次戴為佛造釋迦門佛一軀”。“延興”為孝文帝拓拔宏的第一個年號,延興五年即公元475年。
從銘文中的年號可以確認這是一件北魏中期的造像,同樣可以看出與十六國時期造像風格一脈相承,即受印度貴霜時期佛造像藝術影響較深。
比如渾圓碩大的肉髻、波浪形的髮髻明顯受到犍陀羅風格影響;袒右肩袈裟、薄衣貼體、凸顯軀體的表現手法又是受到秣菟羅風格的影響。
同時,相對於十六國時期及北魏早期而言,北魏中期造像也出現了新的變化。

從這件造像上就可以體現出中期的特點:火焰紋背光、四足坐床矮粗,袈裟穿著方式為“右袒式”,這一樣式的袈裟在十六國時期僅出現在北涼時期的小型石塔上,而不見於十六國時期和北魏早期的漢地金銅造像。


劉伯陽造釋迦像

北魏  太和十九年   通高 31釐米

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2012年1月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鄴城遺址發現一處佛造像埋葬坑,這件釋迦牟尼佛坐像就是出自於這個埋葬坑的。

造像肉髻呈球形、髮髻為漩渦紋;面部豐滿圓潤;袈裟呈半披式、內著僧祇支,袈裟邊緣及僧祇支邊緣有細線陰刻和波浪形紋飾,腿部紋飾為U字紋;

手施禪定印、腿結跏趺坐,坐於一矩形臺座上,臺座正面中間刻有一香爐、兩側則為造像主的父母。佛像頭後為蓮花形頭光、橢圓形身光,整身後是一蓮瓣形背屏。
背屏上刻有五佛,均為球形肉髻、身著通肩袈裟、袈裟衣紋呈U字形、手施禪定印。

造像底面刻有題記“太和十九年岁在乙亥……,魏郡邺县民刘伯阳,为居眷男女大小敬造释迦牟尼像一区……”,臺座四周及造像背面刻有造像主家人名字。
這件造像的袈裟穿著方式需要引起注意,是在十六國時期的石窟寺造像中,出現了一種不見於印度造像的袈裟穿著方式——“半披式”。

這也是我國佛像服飾本土化進程中,發生時間最早、延續時間最長的佛像衣著樣式。它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右袒式的局限性。

其特點為:右領襟半披右肩,順右手臂外側經右手腕下側穿出,搭於左肩之上。

這尊造像雖做於太和十九年,但是明顯屬於北魏中期佛造像風格。








公眾號

BJSW-YJ

分享所知、所見、所學



往期閱讀

十六國時期造像|南朝造像(上)|南朝造像(下)



    关注 筆架山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