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李仁甫:《渔父》课堂实录

 

【名师课堂】李仁甫:《渔父》课堂实录...



授课人:江苏省盐城中学   李仁甫

时  间:2015年10月23日下午

地  点:无锡市第三中学微格教室

听课人:无锡市三中全体语文教师以及其他学校受邀语文老师

整理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季通宙

字  数:9500字左右

渔  父
江苏省盐城中学  李仁甫(224005)


师:我们先来看投影。这是原文,有四个段落,我请四个同学来合作朗读。这样,我们就请这一竖排的前四位同学,一人一段,依次地读下去。开始!(众鼓掌)

男1:屈原既放……是以见放。

女1 :渔父曰……自令放为?

女2:屈原曰……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女3:渔父莞尔而笑……不复与言。

师:好,请坐。有没有字音错误?(某生小声说有)你来说说。

男2:应该是三闾大(dà)夫,他念的大(dài)夫。

师:那大(dài)夫应该是——

男2:医生。

师:这里应该是大(dà)夫。好的,请坐。其他的没有了吧?(众点头)我非常佩服三中的同学,读得很流畅,句子没有读破的,而音只是一个读错。(众笑)现在让我们一起朗读全文。(众齐读)很好,刚才大家读得很整齐。现在,我再来抽查大家课前预习情况,我抽查三位同学。(众略紧张)预习要求是这样的,课前已拜托你们语文老师给你们了。(PPT)1.关于屈原、楚辞的常识(简单回忆已学的知识即可);2.结合注释理解全文,着重弄懂注释里涉及的字词;3.想想自己有什么问题。

现在让我们把书合上,不要看书上内容。请学号为10号、20号、40号的同学准备答题。我们先从10号同学开始。(PPT)A组《渔父》出自哪部作品?

女4:《楚辞》。

师:很好。(PPT)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渔父

女4:通“甫”,古代对男子的敬称。

师:好。(PPT)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颜色憔悴

女4:脸色。

师:很好。(PPT)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鼓枻而去

女4:敲。

师:敲,敲打,敲击。好的,这是什么活用?

女4:名词活用为动词。

师:好的。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以前有没有学过这个词?(稍稍停顿)在《廉颇蔺相如列传》里面有“赵王鼓瑟”,有没有啊?

众:有。

师:哎,那个“鼓”和这里的差不多。(PPT)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是以见放

女4:表被动。

师:表被动,那就是“被”,对吧?好,请坐,满分!(众鼓掌)下面,20号!(PPT)A组  屈原的代表作是什么?

女5:嗯,《离骚》,《天问》,还有《楚辞》。

师:知道这么多呀,了不起!(众微笑)好,继续。(PPT)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屈原既放

女5:已经。

师:或者“……后”。翻译的时候,我们译成“……后”,比如“屈原流放之后”,如果译成“屈原已经流放”,可能不是很好。(PPT)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形容枯槁

女5:指体貌。

师:体貌,你这是高度浓缩概括了,应该把它扩展一下。“体”就是——

女5:形体。

师:那“貌”就是——

女5:容貌。

师:好的。(PPT)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子非三闾大夫与?

女5:同“欤”,语气词。

师:注意,这是一个通假字,课本没有指出来。(PPT)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莞尔而笑

女5:微笑的样子。

师:微笑,就是莞尔一笑。嗯,我看到有同学微笑了。(众轻声笑)好,请坐,也是满分!有请40号!(PPT)C组   《楚辞》属于什么主义创造风格?

男1:浪漫主义。

师:哦,浪漫主义。不是现实主义吗?

众:浪漫主义。

师:(面向男1)你确定吗?(男1点头)好,正确。那你能告诉我,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是哪一部?

众:《诗经》。

师:太有才了!(众轻声笑)(PPT)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何故至于斯?

男1:到。

师:好的,到。那这个“至于”和现代汉语里的意思一样吗?

众:不一样。

师: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众:古今异义。

师:好的,继续。(PPT)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举世皆浊

男1:整个。

师:整个,或者是——

众:全。

师:这两个都可以。那么,“举世”就是全社会。好,继续。(PPT)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深思高举

男1:受人高举的样子。

师:shòu 人?什么意思?(众议论)就是,你长得比较瘦(众笑),所以就能“高举”,就能站得很高。是这个意思吗?(男3 沉默)什么叫深思?

男1:深深地思考。

师:喔,深深地思考。那什么叫“高举”?(男3 不语)是高高地举起来吗?(男3 摇头)哦,不是。那么,既然“思”是思考,那“举”(师指着屏幕)是什么意思?

男1:行为。

师:哎,行为,一个是人的思想,一个是人的行为。也就是说,思考很深刻,行为很“高”,“高”是什么意思?(稍稍停顿)高出——

众:世俗。

师:高出别人,高出世人。是吧?(男1 点头)好,最后一个!(PPT)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可以濯吾缨

男1:系帽子的带子。

师:非常好,请坐!(面向男1)你课后还要多多注意,尤其是“高举”的意思。(面向学生)按照我的评分,最开始读课文的四位同学,除了一位同学读错了一个字,也就是把“大(dà)夫”念成了“大(dà)夫”之外,其余同学都是100分。参与回答问题的三位同学,有两位全对,也是100分。(面向男1)你刚刚答对了四题,也就是80分,不过不要紧,你离我最近,还有机会,多多努力!(众笑)我现在发现我们同学现在一点都不紧张,(众笑)你们知道我站在这边紧张吗?

众:(微笑)紧张。

师:紧张吗?

众:(稀稀疏疏地回答)不紧张。

师:说一点不紧张,那是神话,是传说。刚开始的时候有一点点紧张,但是现在不紧张了。你们莞尔一笑,老师一点都不紧张了。(众笑)我今天到贵校有两个任务,一个是听课,一个是被听课。上午,我听了一节课,现在呢,我上一节课。那么,听课和被听课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要不要听我来谈谈?

众:(轻声)好。

师:好,那我来谈谈。首先,我觉得听课很有负担,因为听课就要评课,评课就会得罪别人。(众笑)现在我上自己的课怕不怕被得罪?不怕。第二,听课的时候,我是坐在边上听课,是课堂上的配角。现在,我上课,站在整个大厅的最前面,是不是?(众点头)我是主角!当主角和当配角,哪个好呀?

众:主角。

师:对啦!当主角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我非常喜欢当主角!同学们喜欢上课吗?

众:喜欢。

师:哦,也喜欢!那么,同学们想做主角吗?

众:(略迟疑)想。

师:想不想?声音大一点!想不想?

众:想!

师:想!很好!我为三中的同学们鼓掌三下!(师鼓掌)我不紧张,现在大家也都不紧张。我们一起“莞尔一笑”,好不好?

众:(微笑)好。

师:(微笑)大家轻松一点。现在,做主角的机会到了!前面的预习题,前两项已经顺利通过。(PPT)1.关于屈原、楚辞的常识。(简单回忆已学的知识即可)。2.结合注释理解全文,着重弄懂注释里涉及的字词。3.想想自己有什么问题。

最后一项是“想想自己有什么问题”。机会已经到了,(师举起手臂)愿意做主角的举手!(众羞涩,微笑)或者主动地站起来。(20秒后,仍然没有学生举手)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把自己课前的问题、困惑或者阅读课文时瞬间爆发的那种感觉再捋一捋。看一看哪只可爱的小手先举起来。(稍稍停顿)我用“莞尔一笑”来期待。(20秒后)我看到,有些同学的小手已经举起来了,跃跃欲试,好,谁来?(话音刚落 ,一男生举手)好!大家鼓掌!(师和众一同鼓掌)其实还有一位同学也想举手,刚刚要举,被这位同学抢先了,这叫什么?这就叫做想做主角!想做课堂的主人!好,请讲。

男3:我觉得渔父和屈原是不是一个矛盾的统一?就是,渔父这个角色可能是屈原内心矛盾的一种表达。因为屈原可能想知道自己被放逐是不是因为自己的行为高于世俗而受到小人谗言的诬蔑,所以,他借助渔父这个角色来表达当时自己被流放时的内心的一种矛盾。

师:好的,大家有没有听懂?

众:(少部分人小声地)听懂了。

师:这样,你把你的话再概括一下,这样大家才能记牢。待会儿,其他同学也可以接在这位同学后面提问题,也可以就前面已经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或者尝试性地去回答。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注意倾听,倾听别人的言说。你准备好没有?

男3:我就是想问一个问题:渔父和屈原的对话是不是屈原内心两种思想的斗争?

师:好,请坐,非常好的问题!好像你刚刚要举手,是不是?有请。

男4:其实我想问的问题和他(男3)差不多。我觉得渔父和屈原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就好比《赤壁赋》里客和苏轼的关系?

师:你实际上已经在尝试地回答刚刚这位同学的问题了,既是问题也是回答。《赤壁赋》里也有苏子与客的对话吧?(众点头)他想到这一点,说明他的联想很丰富啊!有没有其他同学举手?无论什么问题,大的小的,字词句的理解、翻译,只要是问题都可以提出来。(众沉默,10秒后有人举手)

女6:最后一段说,渔父最后唱着歌离开了,我想问最后到底是渔父的“圣人不凝滞于物”胜利了,还是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胜利了?或者说,哪个是作者真正想要传达的观点?

师:最后一段的歌是渔父唱的,你的意思是——

女6:屈原和渔父,最后到底是谁——

师:是谁战胜了?(女6 点头)嗯,哪一个战胜了?(示意女6 坐下)在这场辩论当中,谁是最佳辩手?好,还有没有?(有人举手)

女7:关于最后一段,我也有问题。如果说渔父的话其实也是屈原内心思想的一种表达的话,那么“沧浪之水”就好比是世俗世界……

师:哦!这位同学现在来解释最后一段了。“沧浪之水”就好比……好比什么?

女7:世俗世界。

师:嗯,世俗。

女7:我就想问,世俗清明的时候对渔父有影响,但“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是不是说明也对渔父有影响?

师:好。社会清明的时候对他有影响,那沧浪之水混浊、世俗世界黑暗的时候是不是对渔父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什么影响?你是不是想问这个问题?(女7点头)好,请坐。现在,我们可以继续提问,也可以就前面提出的问题大家来尝试进行解读,好不好?我们现在有几个问题?

众:三个。

师:三个问题,是不是?因为有两位同学(男3和男4)的问题是一个问题。你是不是想举手?有请!

男5:我想问,什么是清,什么是浊?好比渔父住在汉水上,他是依靠汉水而生活的。他不可能因为汉水的改变而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而我们可以看到,屈原是活在他的理想世界当中的,所以我们可不可以认为屈原才是真正醉的人?他沉醉于他的理想世界当中,而世人才是清醒的。(众小声议论)

师:也就是说,你认为屈原反而是沉醉的,没有醒过来,而世俗的人才是清醒的。

男5:对!

师:你颠倒过来理解了!好,请坐。有没有问题了?有问题随时都可以提出来,哪怕是下课了,我们就带着这些有意义的问题下课,好不好?现在我们可以尝试地去回答已经产生的问题,不论顺序,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先拿来解决。(有人举手)

男6:我想回答第二个女生的问题,也就是渔父和屈原谁战胜谁的问题。我觉得这主要看屈原对这两种思想的取向,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屈原最后的下场,他是自投汨罗江而死的,由此可见,他还是认为不应该听从渔父而是应该秉承本心,“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他还是觉得要遵守自己的本愿而不能与世俗同流合污。

师:嗯!那你认为哪个占上风?

男6:屈原。或者说,屈原和渔父的两种说法都没有错……

师:都没有错?你是骑在墙上,两个都承认。但是你更倾向于谁?

男6:屈原认为还是要恪守本心。

师:你的意思是,屈原想恪守本心,而渔父就不是了?

男6:也不是……

师:也不是?(众轻声笑)

男6:也就是屈原是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必须要做一个十分纯粹的人。而渔父是认为可以根据世俗合理地改变自己。

师:嗯嗯。好,请坐。我觉得你的发言很精彩,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你说了这么一句话,你说渔父和屈原表现了两种不同的思想。那么我们现在就借他的回答,把不同的思想来捋一捋,好不好?让我们看看究竟是什么不同的思想。我们先看哪一个思想?

众:屈原。

师:屈原的思想。屈原是什么思想?(众小声议论)好,现在大家写关键词。用几个词语来描绘屈原的思想,再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一下渔父的思想。(师课堂巡视走动)请你到黑板上写一写。请你也到黑板上写一写。(2分30秒后)好了,大家都写得差不多了吧,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同学写的内容。第一位同学,她写的是:屈原,弹冠,振衣,察察,汶汶,赴湘流,葬鱼腹,蒙世俗之尘埃,这些都是文中的词语。我们再看这一位同学,屈原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以及坚持自我与内心信仰,而渔父是因时而变。那么,两位同学,哪位答得最好?

众:(小声地)第二个。

师:哪个符合回答问题的规范?

众:第二个。

师:哎,第二个。我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力求用简洁的语言,要去概括,尽量不用文中的原始语言,尤其是不要用形象性的词语,比如“弹冠”,我们在看到这个词语的时候,好像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些词只有在语境当中才能凸显意思。好,我们不如以第二位同学的答案为原始答案,我们可以来修饰它、完善它。我们先看屈原,这位同学写的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以及坚持自我与内心信仰”,文中有没有根据?

众:有。

师:哪里?你来说一说。

男7:首先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师:哦!你能不能把这个句子朗读并欣赏一下?

男7:(有感情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师:“是以见放”,是什么句式?

男7:被动句。

师:被动句,用“见”表示被动。我们以前有没有学过这种句式?

众:学过。

师:哪一篇?哪一句?

男3:徒见欺。

师:哦,“徒见欺”!学过的吧!很好!还有,“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嗯,这是被动句。虽然这篇文章很短,但是还有被动句。这一句是以“见”为标志的被动句,(面向男7)你能不能再找一找其他表示被动的句子?

男7:(找了一会儿)“自令放为”。

师:哪一个字表示了被动?

男7:“放”。

师:“放”!那“是以见放”中的“放”是不是被动?

男7:也是。

师:也是吗?

众:不是。

师:“是以见放”是“见”表被动,而“自令放为”里面没有被动标志了,那么就由这个词本身来充当,这叫意念上的被动。其实本文当中还有一个被动的句式,其他同学能不能补充补充,把它找出来?(有学生小声念着)哪一句?我们一起把它念出来。(学生依然小声念着)哦,声音很小,但是很多同学已经念出来了,我们声音大一点。

众:“圣人不凝滞于物”。

师:哪一个字是关键?

众:“于”。

师:“于”!所以本文一共有三种形式的被动句。再接着我们刚刚的朗读,(面向男7)我刚刚要求你欣赏一下这句话,“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用了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啊?

男7:对偶。

师:对偶?当然,不是严格的对偶,只能说是比较对称。从语言形式来讲,我们可以不说它是对偶,而是称它为——

众:骈偶句。

师:骈句,当然我们现代汉语中不习惯这样说,我们通常说这是整句或者是偶句。(面向男7)另外,每个句子的内部又用了什么修辞?

男7:对比。

师:哎,一清一浊,个人和社会形成一种对比。还有一醒一醉,也形成了一种对比。前一句从品德方面来对比,那么,后一句是从什么角度进行对比的?是人的思想。品德,是很干净的,不像世人一样肮脏,它是很清的,很高洁的。思想,是很清醒的,不像大家那样“醉”。这个“醉”应该怎么说?“醉”,相对于清醒而言,是一种不清醒。而“不清醒”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说?

众:麻木。

师:是的,麻木!当然,这个句子本身又用了比喻,是不是?所以值得大家好好地去记一记!(面向男7)好,你再看看文章,有没有证据能表现屈原的不同流合污了?

男7:第三段(朗读)。

师:哦,原来屈原在后文回答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你有没有发现,你读的这个句子里面有一个特殊句式?其他同学有没有发现?(一会儿后,有同学小声说答案)哪一句?

众:“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师:这句话应该怎么说?

众:“安能以察察之身,受汶汶之物乎?”

师:哎!应该是这样的吧!这叫做定语后置!要记住,定语后置!(学生做笔记)好,请坐!你抓住了屈原的两处回答,渔父两次问,屈原两次回答,这两次回答都能证明这一点。当然,我们对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尽量要用更多的维度去描述。这(指着黑板)是一个维度,强调的是屈原的坚持,强调的是他不同流合污,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屈原啊?有没有补充的?和黑板上写的这个不完全相同,还可以再增加一些词语的?我们多维度地来定位屈原的性格特点,好不好?(有人举手)

女8:我觉得屈原有点固执己见。

师:她用了“固执己见”,那这个和黑板上写的“坚持”很像。但是,我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不能用这样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作为两点呀?(某生小声说不能)而且,“固执己见”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啊?

众:贬义。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同时说屈原既“坚持自己的信仰”又说他“固执己见”呢?

众:不能。

师:不能!好像我们习惯上不这样去评价人吧。当我们夸赞某个人的时候,就应该用褒义词。好,那你(面向女8)现在能不能换一个词?

女8:固守本心。

师:固守本心,呀,这就可以了!那么屈原固守的是什么本心呐?比如刚才那位同学集中回答的屈原的那一段,反映了屈原什么样的本心呐?他最可贵的本心是什么?

女8:我觉得……老师,我可不可以提个问题?

师:当然可以。

女8:我想说我比较赞同渔父的思想……

师:你比较赞同渔父的思想!

女8:就是,我觉得相较渔父而言,屈原比较……

师:怪不得你刚刚说屈原是“固执己见”!(众笑)你是立场坚定地回答了你的问题!

女8:我觉得屈原的思想可以用他在《离骚》中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来形容,虽然我们平常说一个人固守本心是对的,但他未免也太固执,以致最后投汨罗江自尽。但是我觉得渔父表面的因时而变,其实是一种外化而内不化的感觉。文章最后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说明渔父对社会也是洞察的……

师:洞察?怎么洞察?用证据来说明怎么来洞察?

女8:屈原用了一个“清”,还有一个“浊”。

师:哦,一个“清”,还有一个“浊”。他看到了社会“清”,那我渔父就怎么样?

女8:与之合作。

师:“沧浪之水浊兮”,社会黑暗的时候,渔父要怎么样?

女8:远离。

师:远离?

女8:就是尽管他内心是不赞同的,但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也积极地融入了进去。

师:也融入进去了,是不是?(众点头)但这也是一种远离。好,请坐!不妨我们就沿着这位同学的思路,把最后一小节的沧浪歌来欣赏一下好不好?这样,我不要大家一起来读,我们推选一位同学来读。严格来说,不应该是读,而应该是什么?

众:唱。

师:应该唱出来!因为前面有一个“歌曰”,我们请谁来歌一歌?而且歌的时候最好还要有什么动作啊?

众:鼓枻而去。

师:“鼓枻”,要敲打敲击!我们就用敲击桌子来代替敲击船桨,好不好?谁来表演一下?来唱歌?班上谁唱得最好?

众:XXX。

师:好,就请你。刚才“徒见欺”是你想出来的,脑袋瓜很聪明!好,开始!

男3:(用笔不疾不徐地、有节奏地敲打着桌面)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师:怎么样?

众:(鼓掌)好!

师:而且他的表情也很精彩!他唱的时候是什么表情啊?

众:悠闲。

师:莞尔——

众:莞尔一笑。

师:他就是微笑着,很投入,那么渔父的形象有没有出来?你刚刚扮演地很成功,你来谈谈,有请。

男3:我觉得有一种遗世独立的感觉。

师:遗世独立!还有没有?

男3:超凡脱俗。

师:超凡脱俗!

男3:然后,还有一种悠闲自得。

师:哎,悠闲自得。这些词都用上了,而且很准确。好,请坐。我们一起把这几句读一下。(众齐读)我们再具体欣赏一下这一段。我们来玩一个文字游戏。我们把有关词语颠倒一下,行不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足;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缨”,当然从押韵来讲,最好不这样。我们抛开语言的这个形式,纯粹地从内容的角度来看,这样行不行?能不能颠倒?

众:不能。

师:为什么?这里的“缨”和“足”是什么意思?比如社会政治很清明的时候,要“濯吾缨”,为什么要把帽子的带子洗一洗啊?(众小声议论)为什么社会政治很黑暗的时候,我们要来洗一洗脚啊?(稍等片刻)我来补充解释一下。因为在过去,做官的和平头百姓之间是很不一样的。老百姓往往是不带帽子的,是光头,古代称之为“黎民”;做官的,是要戴帽子的。所以,这个“濯吾缨”就暗指出来做官。那“濯吾足”就说明他是赤脚的,是平民,是不是这样?

众:嗯。

师:我再搞一个文字游戏,文中前面也有一个句子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相对,那就是“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我们把这两句结合一下,可不可以说“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淈其泥”或者“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扬其波”?能不能这样?

众:不能。

师:也不能。为什么?你说。

男8:“淈其泥”和“扬其波”是指把水搅浑。

师:哦,搅浑。

男8:如果这个句子这么写的话,也就是说在社会黑暗的时候,要去把它弄得更黑暗更混浊,是加剧了黑暗。这与渔父的本性大相径庭。

师:哦!加重了社会的黑暗,与渔父的内心本性相违背。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渔父的本性坏不坏啊?

众:不坏。

师:那他为什么说“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呢?他为什么要这样讲呢?这句话表明渔父他自己愿不愿意这样做啊?

众:不愿意。

师:他也不愿意。但他为什么这样问屈原呢?实际上是在告诉屈原,有人这么做,你屈原为什么不这么做?这是渔父在试探性地考验屈原,看看他究竟是什么样的立场。结果,屈原很坚定地、义正辞严地讲“安能……安能……”,我屈原宁可怎么样也绝不怎么样。好,请坐!所以,这个词是不能替换的。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渔父的本性也是高洁的。这样,我们现在把这两个人的特点来总结一下,两个人的本性有共同之处,对不对?尽管思想上有交锋,但是品德差不多。(板书“洁”)大家同不同意用这个词来概括这两个人?两个人的本性都是好的,是“洁”的,都洁身自好,这一点大家同不同意?(众点头)很好!但是,两人洁身自好的方式不一样,屈原怎么洁身自好?我们知道,屈原最后是投江了,这其实是一种舍身取义(板书“舍”)。而渔父虽然洁身却不舍身,他把自己藏起来,躲到江湖上去,他隐身(板书“隐”)。那么两个人最后的结局是不一样的,一个舍身,以死明志(板书“以死明志”),一个以隐守志。屈原的“志”偏重“义”(板书“义”),他是舍身而取义,偏重于社会性。而渔父则强调自身的一种完善,要守“真”(板书“真”),要保持一颗真心,是不是?所以,这两个人的本性归纳是这样的。刚才我们的同学在回答、提问的时候表态了,有的同学说他喜欢屈原,有的同学说他喜欢渔父,而最开始的最两位同学的“主客一体”论则可以化解这种矛盾,这种“主客一体”的依据就是《赤壁赋》。一个月前,我到台湾去了一个星期。临走的时候我带了一本教材回来。在这本教材上也有《渔父》这篇课文,它上面标注的作者与我们大陆的标注方法不同。我们大陆的教材上写的是《楚辞》,而台湾的教材上写的就是屈原。回来之后,我好好地研究了这个问题,我就想为什么台湾的写屈原,而我们大陆的写《楚辞》呢?今天,我们这两位同学终于解决了我的疑问,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我突然产生了一个灵感,同学们请看文章的最后一句,“遂去,不复与言”。你们知道这句的主语应该是谁比较好?如果我们顺着渔父的思路,可能就会认为这是渔父。但是,我刚刚产生灵感,我觉得应该是屈原,为什么?这里是一个“去”,前面有没有“去”啊?前面有没有?

众:有。

师:哪一句?

众:鼓枻而去。

师:“鼓枻而去”,这个“去”是离开的意思。渔父一边离去的时候一边唱着歌,说明渔父已经走了。那既然已经离开了,为什么又要说渔父“去”呢?好像渔父不肯走似的,赖在这边似的。那么,既然渔父已经走了,留在这边的是谁?

众:屈原。

师:屈原觉得渔父没有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题,但是也听明白了,所以,他“遂去,不复与言”,不复与渔父言,不再与渔父争辩了,进一步显出了屈原的坚定。假如作者就是屈原的话,从一开始“屈原既放”,相当于我写文章的时候,说“我李某人怎么样怎么样”,是可以的。到最后,屈原省去了人称,再加上这个段落是后人划分的,所以,我们其实可以把最后这一句单独分出来作为一段,那么这样矛盾就能解决了,也就是说,我屈原最终离开了,不再和你渔父讲了。所以,最后这种思想的交锋,哪一个占了上风?

众:屈原。

师:屈原内心的灵魂深处在较量,在交锋,他忽而这样想,忽而那样想,两个屈原在进行辩论,那么,其中的一个在文中化身成了渔父。最后,屈原战胜了假托的渔父,他不再与渔父讲话。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关注 创意语文教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