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周报群】周国新:整合•积累•寻趣•品读 一八年级下册17一一20课教学综述

 

周国新:整合•积累•寻趣•品读一八年级下册17一一20课教学综述...



各位语文周报群的专家、老师,大家晚上好。鄙人今晚抖胆,班门弄斧了,不当之处,请各位语文同仁批评指正。
5月19日晚我在生成群汇报了我的一份教学设计,“平中见奇,淡中品趣一一《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俗世奇人》课堂整合教学浅谈”。因为没有操作,只能谈设计。这个设计我于5月25日操作完毕,今晚我将向大家汇报我的操作方式及其教学反思,希望各位同仁多批评。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学设计完成了,意味着我们可以坦然地走进课堂了,但距离课堂的精彩,还很远,甚至离我引导学生“平中见奇,淡中品趣”的目标也有很长一段路。也就是说预设并不意味着实现目标,也不意味着就有生成。在具体课堂上一切预设都有可能因学情而变。这个操作层面上的事,是很多一线老师最为关注的事,我的操作紧紧扣住八个字进行,这八个字就是“ 整合·积累·寻趣·品读”。第一部分:操作首先说整合。阅读教学的课堂整合,我的理解就是改变每次课堂教学只着眼于单篇文章的做法,每次课堂都以一组文章为阅读对象的教学。我想大概类似于一些专家提出,一些老师实践的群文阅读吧。且不管叫什么名词,我认为目前的一节课40分钟的实际在此,学生的阅读品质在此,整合的目的是追求更经济更实惠的课堂教学,绝不是为了忽悠学生。所以整合课堂依然要分课时设计,教学对象从单一转向一群,这就要求每次都要设计一个主题,作为一个课时教学的灵魂。严格说整合主要是教师设计的事,是教的操作,而不是学的操作。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四篇文章,我联系教材单元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设计了四个课时,其主题安排如下:读出内容之趣;读出内涵之趣;读出写法之趣;读出语言之趣。这四个主题,每个主题一个课时,主题设置既想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平平淡淡文本中不平淡的内容,也想打通学生阅读和生活和写作之间联系。整合课堂操作时,课堂的主要问题就是引导学生在不同文本中寻找、品析与本节课主题一致语段,进行朗读,进行理解。 主题定好,不同的文本就有了共同的魂,整合基本完成。我怎么回想起来整合呢?严格说,是被逼的。本学期时间很紧张,六月就是一个考试月,上课时间所剩无几。我的学生学力参差,按惯例这四篇课文至少需要8个课时,如何在课时缩减一半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呢?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寒假里,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领导要求贯彻课程整合的理念,但课程整合不易,所以先从教材的单元整合开始。这两个方面相遇,整合备课就在我的意识里形成了。其次说积累积累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动词之一。积累对于初中生来说,对于现代文的阅读教学来说,主要积累两点;第一是生字、新词、妙句,第二是文学、文体等方面的文化常识。我把积累词语作为积累的内容。文化常识,我认为课本注释、《基础训练》等资料上都有,学生了解没什么难度。而认字识词是语文学习的根。每节课,我只要求学生从一篇文章里寻找积累三个词,做到能读、能写、能说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先自我寻找积累,然后同组6人或7人、8人,在组长主持下组内一一读写说三个词。然后推选组内最优秀的在班内展示。老师再引导学生对各组的展示进行评价、质疑。这样三个词,数量不多,多数学生完全可以做到,组内交流、班内展示,又让学生实现了学习上的互补。积累的环节只占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一。再次说寻趣寻趣是每一个课时的主体内容。大家可以看出来,“读出内容之趣;读出内涵之趣;读出写法之趣;读出语言之趣”这四个课时的主题的焦点是“趣”,为什么把这个字作为焦点呢?想讲个段子:那天下午,我正在起草为《云南歌会》的备课稿,因为晚上要在正道2区汇报,所以我精力很集中。不知何时,同办公室的一位年轻女体育老师(我校办公室按年级分配),坐到我身边,非要看看我在写啥。我给她看了一会,她说写得不赖,又要看沈从文先生的原文,从我办公桌上拿起课本,她看了一遍。然后一连说了两遍:“周老师,你写得不赖,可是课文写得我咋没看懂,啥家什(方言,读十)”。我当时就一笑了之,这不是说,我写的水平超过了沈先生,而是说《云南的歌会》的内容对这位体育教师没有吸引力。事后我想学生是否也会和这位老师一样,对歌会、鸭蛋、春酒、吆喝等平凡的内容没什么兴趣呢?恰好两天后,安徽崔成志老师安排我在生成群做交流,所以联系我马上要进行的备课工作,“平中见奇,淡中品趣”的主题就在我脑海中形成了。

寻趣主要是学生的行为,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组文本《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俗世奇人》,从评论家的角度看,可圈可点处颇多。但我和我的的学生都不是评论家。我只是一名理科(化学生物教育专科)出身的与初中语文教学相伴十九年的草根教师。我的学生也只是一群语文素质参差不齐的十几岁的农村少年。基于此,我坦诚地说这些文章着实算不上精彩,对于学生而言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换句话说,这一组文本的“趣”是需要寻找需要发现的。学生发现不了怎么办!解决学生的难点是咱做老师的义务。我的做法是其一分解,比如“读出内容之趣”,内容我分解为:人、事、物。“读出内涵之趣”我分解为:情和理。“读出写法之趣”我分解为:首尾写法、顺序安排法、内容设置法。“读出语言之趣”我分解为:用词、修辞和句式。在学生开始寻趣之前,进行这样的分解指导,实际上是为学生的学习铺路架梯。当然仅有理论指导是不行的。所以我的第二个做法是示范。我臆断江苏特级教师张悅群先生的话说就是“立竿见影”里的“立竿”,就是这个意思。尤其是寻找文中的理趣、语言表达之趣时,我觉得我的示范,确实是有效果的。好像有了分解示范,学生就应该会了。实则不然,我们还要给学生的寻趣之旅提供些动力,给学力不济的学生提供些指导。而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我以为就是课堂评价和管理了。首先是评价。在课堂上,我评价的主体不再是学生个体,而是学习小组。学生个体的评价由学习小组的组长来做。这样课堂上班内八个小组之间就有了一种学习的竞争,也有了小组内的一种合作。竞争的结果虽然有成有败,但竞争的过程无疑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支撑。评价的内容也不局限于寻找结果的对与错,同时指向学生学习行为的付出过程、付出的方法。我想这就应该是对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一种注释吧。其次是管理。我的管理也只到组。组内的管理由组长来做,做不好时,我再给予帮助。尽管如此,也难以保障让所有得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的目标。但不能因为这,我就放弃努力。还有一招就是给同学提供交流的时空,提供学习成果展示的平台。我坦言,这一招并不新鲜,现在在一些地方进行的“高效课堂”改革就是这样的。“高效课堂”的交流、展示仅仅是在学生自学之后,而我的课堂上在学生自学之前有我的分解和示范。最后说品读
“品读”与“整合”“积累”“寻趣”之间,严格说不是并列的概念,我只是把他们并提。其实“整合”和“品读”属于手段,只是前者的主体偏于教师,后者的行为主体当指向学生。“积累”“寻趣”则属于目标。
“品读”是贯串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这也是我把品读放在操作层面的最后一个因素的原因。
“积累”中品读,我要求学生每节课自己仅仅积累三个词,积累的目标是三能(能读、能写、能说出该词在句中的意思或作用),还有一个升级版的目标是能用三个词缀成一句通顺合理的话。很显然,这一目标的实现,学生必须把词语放在句中品读。
“寻趣”中的品读。有两方面。其一是在“寻”的过程中。对学生而言,每一篇文章都是文字的河流,学生的思维在其间游弋,要采撷与学习目标一致的浪花。哪一朵才与目标一致呢?非读无以获得,非品无从判断。其二是在展的过程中。我给学生提供的展示路子是这样的:先告诉大家自己寻找的对象在哪页哪段,再带领大家齐读一遍,最后说出自己的理解。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是想防止学生进行脱离文本的瞎说,也想改变有些学生不品读、不思考照搬参考资料的做法。当然我把主要的学习目标定位在寻趣上,学生也很难找到现成的参考书。第二部分:反思在进行了教学设计,又进行了课堂操作之后,我把这几节课放在脑海里进行反思。在这个我自以为很科学的很自得的,按照安徽丁学松老师的话说很大胆的教学设计和操作系统中,到底有哪些合理的该继续坚守的地方?有哪些不合理甚至按有些老师的话说不该教的教了该教的反而没教的地方?有哪些如果更进一步改进效果更好?我反思如下:第一、整合利弊

整合的理论与操作由来已久,我的理解比如我国古代的教育其实就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整合课程:仅仅是让学生读读经典文章,我国古代就涌现了那么多的各行各业的人才!我们现在的高考文综、理综的试卷也是一种整合。课程改革论者提出的课程整合,我听到过,但知之甚少,不敢妄议。我的教材整合其实就是十几年前就有的单元教学法的一种变异,并不新鲜。我理解的教材整合应该有两种形式,其一就是一堂课学至少两篇文章的横式整合。我这次设计的整合就是这种方式。这种横式整合优点显而易见,就是节省课时,满足于当前追求高效的需要,因此我臆测“高效课堂”改革者提倡的整合应该就是这一类。但它的缺点更大、更多。或者说它操作的难度大。这种整合的前提是忽视文本的个性语境,找到一个共性的线索串起一组文本,因此主题整合法最普遍,也最容易。除主题外在不同文本之间找到合适的整合焦点(共同的线索)很难。还有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关注至少两篇文章,还要完成学习任务,着实不易。这里要整合的文本不能过难,对初中生来说,文言文不宜进行这样的整合。学习任务的设置要精要接学情,否则整合就成了瞎整乱合。其二就是不同的文本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教学设计,比如我设计的《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的教学都以“舒心入课——舒心朗读——舒心解读——舒心结读”为课堂环节,入课、朗读、解读、结读操作程序相似。这种整合我管它叫纵式整合。这种整合局限性不大,不会淹没文本的个性,适合于各类文本和学生。所以我设计的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文单元就采用这种方式。但这种整合方式最容易滑向原来自己的教学惯性。第二、以“趣”为整合的焦点是否合适?选择这个整合的焦点,应该有两个前提:一是文本里真有这些趣,其二是学生真的需要学习才能发现。学生很轻易地发现或学习之后还是发现不了,都没有学习的必要。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这个寻趣是否合乎语文课程的学习目标,是否与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吻合。确实《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俗世奇人》这四课书五篇文章真的有许多趣点可寻,内容上的人、事、物之趣不难发现,只要认真读文极易发现,把这作为一课时有点太容易了。而写法和语言学生能感受,但发现趣不容易。而且语言上透出点幽默味可以称为趣,但写法上的趣味如何谈起?再比如文中可以表现情和理,但汪曾祺和琦君的乡情可以用趣形容吗?什么样的道理是有趣的,什么样的道理是无趣的?问到这儿我打了一个寒战,我这种创新也真是忒大胆了哈!
“单元提示”明确了本单元的阅读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美好的民风民俗,感受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艺术效果。”这里有个趣字,但仅仅限于“感受”,限于“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我很武断地把“感受”拔高成“品读”,把“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扩大到文本阅读。很显然这个“趣”字的选择失当。至少不应该扩大到每一节课上。因此可以说我真的献丑了,在阅读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就偏离了航向!汗颜!当然,我也用我的实践证明在一组不同的文本之间,在几节不同的课堂之间找到一个串接点何其不易。第二、我的分解、示范是不是最有效的?从课堂的实效上看,我分解、示范之后,确实有不少学生能够找到跟我设定的目标尽可能接近的语段。但这只是学习上的中等生和优等生能做到,差生茫然者有,寻找但离谱者有。尽管下面的交流、展示给这些学生提供了从学伴身上学习的机会,但他们也仅仅是听众和看客而已。无论是积累还是品读,有效还停留在我的一厢情愿上。

也就是说教的设计里还缺少适合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的学的设计。而且在我讲解、示范时,我的教学语言还缺少抓住所有课堂上学生的力量。第三、这几节课结束后,学生是否达成了单元学习的目标?截止到本月25号,我这几节课操作完毕,和《云南的歌会》的教学加在一起就是整个的单元阅读教学,那么本单元的阅读教学的中心任务“引导学生感受美好的民风民俗,感受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艺术效果。”应该完成了。但是《云南的歌会》我引导学生体会到描写在文中的妙用,可是在17——20课的整合课堂里好像也只是体会到文本里描写的作用,其它表达方式几乎没有涉及。当然意识到这一点,我在本单元写作《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的辅导中做了点弥补。但没有很好的达成单元要求的学习目标,显然不是整合的目的。第四、我下次再上这几节课,还这样上吗?再次上这几节课,我会坚守整合、积累、品读的基本策略和内容,一些设计和操作的失误当然要加以更正。比如教学的主题要把“趣”换成更合适的词,在学法指导上更贴合学情。这些教训我会在新的教学设计中汲取。好了,时间不早了,感谢郭主提供的这个交流的平台,感谢策划人和主持人的辛苦付出,感谢各位语文同仁在辛苦工作一天后,还能耐着性子看我的聒噪。祝大家今晚好梦,再见。


    关注 创意语文教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