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周报群】丁学松:以高考阅读题偶来反思阅读教学

 

丁学松:以高考阅读题偶来反思阅读教学...



安徽韩大胜(543352968) 2016-5-30 19:57:51
丁老师早早来到群中,我们大家也怀着激动的心情期待这场精彩讲座!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19:58:28
首先探讨一下语文课应该做什么。

丽君(253782185) 2016-5-30 19:58:40
丁老师非常谦虚,大家鼓励下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19:58:50
我认为语文课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训练(或阶段性目标达成)是理性形式承载下非理性内容的自由表达。
这里说的非理性是哲学范畴的和理性对立统一的概念,而非日常生活中的非理性、不理智,它包括感性、想象、情感等,非理性的内容以理性的形式和谐地呈现,是语文独特的美,语文课也会因此而更富语文味,同时也有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00:29
非理性内容旨在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积淀人文素养,而且在表达非理性内容时,学生自主性较强,这有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01:17
理性是对感受性内容进行非感受性处理与表达的思维方式,理性的形式即课文(或师生表达)的内容的结构、逻辑思维、表达技巧(通过表达技巧所表达的内容可以是非理性的)等,理性形式让语文具有工具性功能。
@江苏  杨占平 @丽君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02:30
理性在作品中永远存在,即使现代后现代作品极端非理性的思想内容,最终也要理性形式来承载。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03:03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课程性质是这样说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素养和能力应该具有普遍适用性,具有抽象的概括性,即理性形式。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04:06
理性形式和非理性的内容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和训练可适当侧重,但不可偏废,且纵向来看,要以理性形式为教学重点,否则就会偏离语文课的本质,就属于“低空飞行”。非理性和理性内容最终都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应用来巩固和掌握。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05:03
@江苏  杨占平
如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的《蜀道难》,是非理性内容较为突出的文本,该单元前的导读:“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要注意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的创作风格解读,注意在朗读背诵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05:40
@重庆小林
本单元的教材导读要求学生能感受古代社会生活和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可见编者是侧重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内容展现的“情境”,欣赏其飘逸奇谲之美,揣摩诗人的情感。这当然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但是,本文的理性形式同样不能忽略,完全可以看成是一篇论证逻辑严密的议论文,本文的表达技巧也较多,如虚实结合、衬托、夸张、细节描写等,是理性和非理性完美结合的典范。编者也注意到这一点,导读中的“解读”‘“感悟”已经上升到理性层次了,课后练习题也没有忽略语文的理性形式。如第一题:“朗读并背诵这首诗,说说全诗为什么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对诗意的转折和抒情的变化有什么作用。”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07:04
语文课一定范围内的教学内容不确定性给了我们更具独创性的表达空间。
阅读课上做到了理性形式和非理性内容的融合,作文课几乎也被涵盖。
丽君(253782185) 2016-5-30 20:07:46
欣赏其飘逸奇谲之美,揣摩诗人的情感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08:41
再看看 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的的韩愈的《劝学》,是理性形式较为突出的文本,可以视为议论文理性形式的范本。可能鉴于此,编者在单元前导读中提到:“阅读这些充满智慧的篇章,还可以借鉴古人议论的艺术,学会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和见解。阅读时要多琢磨文章立论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说服力量。同时还应当有点质疑问难的精神,大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从而提高思考能力和议论能力。”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09:40
@皖太和周国新 周老师好
皖太和周国新(1418138109) 2016-5-30 20:09:54
学习中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10:05
@丽君
@皖太和周国新 多批评指正
本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明确本文的论点和论证方法,体会出其内在严密的逻辑性”,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但不是教学的全部,本文的非理性内容同样不能忽视:热爱学习、持之以恒、用心专一等。理性形式和非理性内容结合可通过课堂交流落实:利用本节课所学论证方法,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荀子的观点的看法。
四川·吴滎林(513067851) 2016-5-30 20:10:46
韩愈《劝学》?
福建绛雪(306180234) 2016-5-30 20:11:10
荀子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11:43
@四川·吴滎林 @福建绛雪 不好意思是荀子
《劝学》作者是荀子、
理性形式和非理性内容的融合是语文课应该落实的,针对不同的课文,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可偏废,只有形式,没有内容,语文能力的提升就成了“无米之炊”,有内容,无形式,就偏离的语文的本质,“田耕了别人的,荒了自己的地”,如果仅仅是让学生通过内容的学习去感知形式,那么语文课就是低效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没有多大作用。内容是有多源性、不确定性、可替代性,而形式则是相对有限,相对确定的,具有规律性,在作品中频繁出现,可以抽象的。能力的快速提高主要靠对文章形式的把握。
四川刘疌(313677167) 2016-5-30 20:14:41
大家好,我是小溪。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15:00
“理性形式”和“非理性内容”两手抓,就抓住语文教学的本质,涵盖了高考所要考察的全部内容。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15:34
再来看看高考阅读题考察的类型。高考阅读题的题型大致分为侧重文章内容题和文章形式题。本次主要以高考阅读题中的小说题为例加以分析。
先看真题,2015年高考新课标1卷《马兰花》
(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耍分析。(6分)
(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
(2015年高考新课标2卷)《塾师老汪》
(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4)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8分)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17:15
大阅读的选择题,从选项直接可以看出,每年都是文章内容和形式考察并重,这无需赘言。2015年之前的全国卷小说的问答题从题干上看,便知其主要注重文章形式的考察,2015年全国卷两套卷小说题的后三道大题,有了点变化,表面似乎都是内容题,实际并非如此,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几乎每题都有“分析”二字(“谈谈你的看法”其实也等于“分析”),是将文章形式的考察更多地融于内容之中,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18:46
从这点来看,高考文学类阅读题的出题在防套答方面和任务驱动型作文一样又向前迈出了一步。这次考线索不是考简单的某个物,而是情节,这就关涉文章的结构的组织,这无疑是文章形式方面的考察,答人物形象题,必须对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了然于心。马兰花的三次流泪,层层递进,都是为了表现“人间自有真情在”这一主旨,这其实类似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有朋自远方来”的理解亦然。“好处”、“效果”也要对结合文章形式和内容来答题。《老汪》最后一题实质考察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而“角度”和“层面”发觉是形式方面的考察。
考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说明如下: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20:22
考纲规定也是侧重考察文章形式。总之,阅读本质上是考文章形式,否则就失去了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的意义,内容由形式承载,把握了形式,结合内容就比较容易做对了。
总体看,高考考察文章形式方面的题型占比很重,形式是基础。高考侧重知识运用能力考察,所以对文章理性形式的抽象非常关键。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21:47
从高考试题考查的方向来看,笔者联系自己的阅读教学和中学学科网等网络上的教学设计,发现阅读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高考考点,在初中的课文中就反复出现,高中继续出现,高三还系统复习,为什么很多学生还是掌握不了。
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学没有深入,讲到比喻就是生动形象,讲到写景就是借景抒情,学生只记住套话,没有真正理解,而高三复习时也是结合题型讲解,稍纵即逝,没有充分内化。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23:19
经过笔者初步思考,阅读教学有如下普遍问题: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23:47
一、重内容轻形式。
侧重文本内容的阅读教学是不是没有触及阅读教学的本质(不是阅读的本质)。不是说内容不重要,没有内容,就没有语文。但是有了内容也不一定是语文,一个阅历丰富的老人,不一定言之有物。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25:10
文本细读当然值得提倡,但是作为阅读教学,比细读更重要的是细读的方法,也就是文本是如何展现深刻内涵的,或者说,我们是如何读出一些内容的。如果不教给学生文章展现内容的技巧(也就是文章的理性形式),那么细读就只属于老师或少数学生的精彩。
小学到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渐渐偏离语文本位。因为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学的侧重点也会渐渐由文本内容偏向文本的理性形式。仅仅从内容上提升语文成绩,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非理性内容的熏陶对于达到高的语文水平不可或缺,但对于学习语文的多数学生来说,没有理性层次,就是忽视工具性。目前“某某语文”几十种,但是笔者以为不论何种语文,当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重在“语文”二字,而不是前面的定语。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27:43
二、 教学内容迁移不够。
安徽韩大胜(543352968) 2016-5-30 20:28:11
各位群友好:本群提倡实名交流,实名者方可参与最佳参与者评选,请各位修改自己的群名片,格式为山东高中(初中小学)李少春。本晚精彩讲座和研讨已经正式开启,我们期待大家的积极参与,来名师大堂,听名师讲座,与名师对话,您就是未来的名师。。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28:57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下的定义:“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实践性”必须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就是从课堂上总结,在用到其它语文活动中去,这其中必有可以普遍用于语文活动的东西,语文的实践性的含义之一应该有能在阅读和日常生活中得到运用。
语文课堂学到的语文技能应该要得到实践。其它科目课后都有迁移,有相应的题目来巩固,因为教学内容确定,可以有统一的教辅资料,而语文教学内容不确定,也就是不同的老师教的内容不一样,这就意味着语文课后的练习也应该是独特的。但是目前语文也有统一的资料,即教学内容不一样,但课后作业一样的,那么肯定会出现教学内容和课后迁移两张皮的现象出现,缺乏实践对应的教学内容会让学生觉得课堂上老师讲的没用,对做课后作业用处不大,课堂教学内容也难以巩固、内化。学生考试成绩也难以提高,久之,学生会认为语文课没有多大作用,学的时间长与短,甚至学与不学差距不大。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30:12
所以,教师有了自己的教学内容,还应该设计相关习题来巩固。如果不能,那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不妨参考教材课后习题来辅助教学内容的设计,至少这样不至于教学和迁移分离。此外,还应该注意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应该以迁移为主要目的,不可仅仅是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
三、阅读教学缺乏系统性。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31:48
如今有一种现象是:教材中出现小说文本我们就教人物形象、主旨、情节、环境。议论文就教论点、论据等,说明文就教语言准确、形象。从初中到高中教学内容不断重复,似乎学生应该充分掌握,实际没有深入。甚至我们有时反复教的是小学和初中的内容,且没有把学生教明白。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老师教的是一篇篇独立的文本,是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用教材教”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成系统,名师敢重组、增删教材,多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教学系统。每个文本可以承载系统知识中的哪些知识,系统性知识如何分配到教材文本教学之中,教师都应该清楚。只有成系统,才能全面、高效地传授知识,不至于重复一些内容,忽略一些内容。 系统性的知识我们应该利用教材将之教透彻。(不能忽略教材对学生的影响,教材选文经过精挑细选,教材是学生三年都放在身边的,教材知识学得好,多年之后学生仍然记得。)
四、重“主导”,轻“主体”。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33:56
有的老师,因为课多,嗓子经常哑了,也有不少老师上课带着扩音器。老师为什么会嗓子哑,肯定是课堂上说多了,其敬业精神令人佩服,但是,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多说,学生就会少说,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说得嗓子冒烟,无疑是“出力不讨好”的事。带着扩音器,这本身就是老师课堂霸权的一种表现,老师的声音盖过学生的声音,等于告诉学生,老师的声音最重要,其实,不少学生的发言甚至更精彩。
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学生不仅课下,课堂也应该思考,课堂上也要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老师不可越俎代庖,不可以自己的分析讲解剥夺学生的思考的权利(留给学生思考时间短暂也是对学生思考权利的剥夺)或者只宣布结论、传授简单的识记性的知识。应注重解析学生或老师思考的过程,知道思考过程,学生理解才深入,才能掌握,才可能内化为能力,否则,精彩永远是老师的,高考最终还是要学生自己去考试,高考每个阅读的问答题都要学生展现论证过程,考场上要自己去分析。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36:52
语文教学围着高考转,可能会遭受不少有识之士的诟病,但是高考检测高中生语文水平的可操作性、信度、效度都无可替代,以高考阅读题来反思、指导语文教学无疑是阅读教学的一条捷径,不过语文教学也不能光走捷径走好路,能到达目的地的前提下也别忘了欣赏路边的美景。
今晚的交流就到这里,耽误各位前辈时间,谢谢
安徽韩大胜(543352968) 2016-5-30 20:40:01
今晚《语文周报》“名师大讲堂”隆重推陈出的大型网络教研活动已经结束,感谢丁学松老师带来的精彩讲座,并感谢各位主持人的主持和转播,感谢各位热情的群友的诚心相伴。下面是自由讨论时间。
安徽韩大胜(543352968) 2016-5-30 20:41:33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43:05
@安徽韩大胜
安徽韩大胜(543352968) 2016-5-30 20:44:29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 太精彩了,希望能多听听您的讲座,受益匪浅啊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 辛苦
吉林管理员钟玉波(704224393) 2016-5-30 20:46:51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 唉呀妈呀,爬了完了之后我简直受益匪浅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47:39
@吉林管理员钟玉波 这对钟老师来说都是常识
吉林管理员钟玉波(704224393) 2016-5-30 20:49:18
不对,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你们那理论也有旧,就也有新,真的是受用无穷。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49:54
@吉林管理员钟玉波 多向钟老师学习
吉林管理员钟玉波(704224393) 2016-5-30 20:50:08
丁老师说到了教育现实的要害。真的值得警醒!
而且丁老师也开出了药方,很值得大家借鉴。我要不喜欢,我输给你一块钱。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51:11
钟老师幽默
@吉林管理员钟玉波 您是大师

吉林管理员钟玉波(704224393) 2016-5-30 20:52:22
拉倒吧,我只是坐哪哪湿。
我是湿人
主持人安徽丁学松(584764403) 2016-5-30 20:53:09
@吉林管理员钟玉波 您太谦虚啦,您的水平我们早就仰慕啦
安徽韩大胜(543352968) 2016-5-30 20:56:50
各位群友好:本群提倡实名交流,实名者方可参与最佳参与者评选,请各位修改自己的群名片,格式为山东高中(初中小学)李少春。
吉林管理员钟玉波(704224393) 2016-5-30 20:58:26
其实我也没弄明白,老师该讲多少不该讲多少。我把握三条。一是你怎么讲,他也不懂的你再讲他还是不懂;二是你不用讲,人家都懂的,你讲了,让人家烦死你;三是课纲里有的,考试要考的,你不讲,家长领导学生会骂死你。
安徽韩大胜(543352968) 2016-5-30 20:59:11
@吉林管理员钟玉波
安徽韩大胜(543352968) 2016-5-30 21:04:04
最后再次感谢主讲丁学松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感谢各位群友的积极参与和忠诚相伴,感谢名师大讲堂活动中心各位主持人的主持和转播,感谢为本次讲座一直默默奉献的各位朋友,本晚大型网络教研活动圆满结束。今夜星光璨灿,今夜我们共同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愉快的夜晚!明晚本群将继续举办精彩讲座,让我们一同期待明晚再相逢。


    关注 创意语文教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