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长·说】科学应对心理压力

 

心理是大脑的活动。“心,官之思也”。中国古人认为是心在思想,许多与心理活动相关的汉字,都写作心字旁或心字...



心理是大脑的活动。“心,官之思也”。中国古人认为是心在思想,许多与心理活动相关的汉字,都写作心字旁或心字底,就是明证。心理,其实应该称为“脑理”更科学。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大脑才是思维的器官,一切心理活动都是由大脑产生的。“病由心生”、“良心太坏”之类的说法,其实是“脑残”,是大脑出了问题。

压力是心理问题,是大脑的思维结果。“压力山大”、“压得喘不过气来”等等,无一不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心理反应。压力源可分为生长发育性与情境性,是自身与外部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与周围环境、社会交往、个人性格等有关,也与自身的生活态度、抗压能力、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等相关。同样的压力,在不同人身上的反应强度是不同的,表现出的形态也不同,产生的结果与处理方式也会不同。人有压力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而如何对待压力、化解压力,则是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的问题。



作为社会性的群居动物,人从出生起就会有心理压力。甚至有人认为,从胎儿时期开始产生的心理压力,会伴随一生,影响着成长过程。加拿大生理学家Hans·Selye说,压力是一个人的平衡状态受到破坏或者威胁时进行调节的过程,这种过程将持续贯穿一生;如果应激完全解脱,就意味着死亡。可以这么说,原始人类就是不断的抵抗生存或环境压力,才获得发展的机遇。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工作节奏紧张,加上环境的急遽变化,给人带来了新的压力。从学习到工作,从家庭到职场,人们无一不在压力的伴随之下。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排着长龙的应聘队伍,常听到的“抢单”、“抢票”、“抢座”等词汇,社会似乎进入了“疯狂模式”,人人都处在重重的压力包围之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无形压力,平添了许多痛苦的体验,一些人会因此心情纠结,百思不得其解;一些人会不堪纠结,紧张焦虑、寝食难安,每每引发心理疾病。

心理学家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还需心药治。真正能够消除压力痛苦的,不是消极抵抗或依靠神灵祈求,而要分析压力根源,找到产生原因,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原理,溯心源,治心病,达到科学应对压力,逐步适应压力,合理管理压力的目的。浙江省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十三五”实施方案中,在全国率先将“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列入其中,成为浙江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一个创新特色。



当然,压力作用不只是负面的,它也有积极的,如维持正常人体活动、提高人体适应能力等。压力对人而言犹如弹簧,压力太小,不会反弹;压力太大,就弹不起来;只有压力适中,才能起到弹簧的作用。如果没有压力或者屈服于压力,人们就会缺乏不断向前的动力,被压力压垮而失去自我;而压力过大,超过承受能力,就会匍匐在压力脚下,成了压力的牺牲品,失去前进的目标;只有压力适中,才能成为助推的动力。“压力就是动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专家认为,突然的、或持续而慢性的心理压力,对于个体健康或社会功能会产生负面影响,有的甚至会使人走向极端。因此,科学应对压力,管理好个人情绪,不仅是一种自我成长的真实体验,更是一种能力培养的必由之路。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直面压力,不断战胜压力,昂扬前行。应对压力的办法当然很多,大而言之,需要生活阅历、知识积累,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小而言之,可以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培养兴趣、转移目标等等。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伴随着成长、学习、应考等各种压力。有压力并不怕,可怕的是缺乏应对压力的态度、方法和心理准备。时代发展与个人成长,迫切需要我们能坦然面对压力,合理管理压力,在压力中前行,在压力中成长!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科学24小时》2017年第5期


    关注 科学24小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