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法律】大神级金融法律从业者是如何炼成的

 

金融法律从业者,优势在于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如果本人掌握了相关的金融知识和财务知识,能够对市场判断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这个弱项有一个很好的补充。这样一来,其实在金融领域,除了部分金融律师以外,很少见专门只做法律的金融法律从业者。...





导读职小问发现最近膝盖一直红肿。

法律人在金融行业里能承担哪些工作?看完这位智商与颜值齐飞的男神的分享,法律从业者一定醍醐灌顶,金融从业者必觉打开了一扇窗。


Ryan,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PE母基金投资助理,O型双鱼男,小宅,爱美食电影烹饪烘焙。

“金融法律从业者”——律师还是法务?
——金融小菜鸟Ryan的胡言乱语

谈不上什么经验,只谈谈一些个人的感想。

小本毕业,无明显优势,大四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一年并顺利留下,从事A股IPO及公司并购重组业务,后期开始接触私募股权投资。现在一家国有私募股权管理机构供职,半法务半投资工作。工作大概三年多,谈不上有什么个人经验,无非是在毕业后多了很多想法,有鉴于从乙方跳到甲方,因此不时会有友人问起相关的感受,也曾私下和一些朋友分享过体会,现趁着这次机会,跟大家再分享分享,叨咕叨咕。

话题是金融业的法律从业者,有幸自身接触过其中的三类角色,金融(资本市场)律师、公司法务及公司风控。关于律师和法务的界限,相信应该不言而明。但法务和风控的区别,却是进入公司以后,才渐渐意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当然也因公司而异,大部分公司,法务岗和风控岗几乎是重合的,后文会详细提到。

先说三者的共性。金融业是法律规定最繁琐复杂,设计最精密的领域之一,但却也是实务与法律应用相对比较“脱离”的一个领域,脱离的意思在于,一个金融现象或金融工具,你往往能够找到很类似的现有规则,但经常发现很多时候面对一个全新的金融产品,你无法完全用既有规则把它框死,有很多不确定的空间[当然这也可能是笔者的识见及功力有限,如误,也请各位读者批判]。个人认为引起这个现象的原因在于金融本身是需要很强的监管机制来规范它的发展不致失控,但自身内生的“自由”特点又促使从业者们不断在旧规则中发现新的空间,因此,金融领域历来就不缺少法律人的身影。金融小律师、投行小小兵、公司小法务,可以算是法律新人作为金融从业者可选的几个大的方向。投行暂时撇开不谈,不算很熟,但每年加入投行大军的法律人数不胜数,无论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还是功成名就的资深高Par,都在进入这个领域当中。投行的个中美妙与辛酸,个人感觉,怕也是座围城吧。回到正题,金融法律从业者,优势在于通常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如果本人掌握了相关的金融知识和财务知识,能够对市场判断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这个弱项有一个很好的补充,越来越多的金融法律从业者也选择了修习CPA、CFA或MBA的相关课程,这样一来,其实在金融领域,除了部分金融律师以外,很少见专门只做法律的金融法律从业者。另一个个人体会是,所遇到的大部分金融法律从业者的风险偏好都是属于偏保守型的,尤其是对金融律师而言,这样在一个大的团队当中,往往能起到一个缓冲和收缰的作用。

关于金融律师、金融公司法务和金融公司风控的不同,以下的金融会仅以私募股权投资或类似领域,而非泛指的全金融领域[如银行等]。

一、律师 VS. 法务

律师和法务最大的不同,可以用乙方思维和甲方思维来概括。

律师偏重的是协助实现需求及风险提示;法务则偏重正确理解真实需求,提示风险并注重解决方案。金融律师的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的熟悉程度上往往更盛一筹,对法律现象和法律规则的对应关系会更敏锐。而法务则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理解公司的真实需求,尤其是商务条款和法律条款相结合的处理上,知道为什么需要如此设计,综合判断哪些可以让步,而哪些必须坚持。

两类角色的共同点是需要在提供的可行性的方案中识别方案可能存在的风险。但金融律师的角色更多的在于尽可能的发现并提示风险,且尽可能的完成自己的尽职义务,以避免可能的失职责任。这就决定了金融律师的工作方式会更注重程序和材料完整性的要求,在不确定的事情上会尽可能采用承诺函、假设前提等方式来帮助自己避开责任,并尽可能在提示风险的同时,让客户自行决策如何行事。而法务的工作方式会更注重实体和信息的真实性,对于不确定的事情,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将不确定的信息变为确定,在发现风险的同时,要尽可能地考虑好解决方案,并对选择哪一个方案作出明确的倾向性意见并告知理由。举例而言:在对第三方进行访谈时,金融律师采用的方式大多是准备访谈提纲,做好访谈记录,在基于访谈记录真实准确的假设前提下,发表法律意见。而法务的访谈,大多数为了保证信息的一手,通常会选择用更轻松的方式,比如随机性发问,或平时日常交流等途径,获得最原始的信息,用来确保自己获知的信息更贴近真实情况。

从职业发展来讲,金融律师的发展道路更为明确简单,业务能力是初阶律师到高阶律师永恒的核心,专业强、能吃苦,出得了差、熬得了夜、应付得了夺命连环Call的甲方、服侍得好给小时痛快的好领导,然后等待有一天完成从授薪律师到合伙人,从打工到创业的转职,基本就是一个合格的工作小能手、熬夜好伙伴,为成为合伙人后走向人生巅峰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 =!]。当然律师转型成法务对于大多数认为律师工作过于辛苦不规律的人而言,也是一个相对很不错的选择。

公司法务则根据公司的状况差异较大。可以独立讨论。

二、公司法务VS.公司前台部门

法务岗和前台岗总是恩怨纠缠(啊,并不是和前台小姑娘恩怨纠缠,大误),金融法律从业者在这两个岗位之间的选择其实并不像想象中容易。前台岗在不同的公司的称呼不太一样,但一致的是都为公司的核心业务部门,如私募基金的投资部门。以私募基金的投资部门为例,部分性质类券商的投资银行部,除了专门的法律知识以外,对行业知识、商务模型和财务知识都需要比较深的功底,尤其是投资阶段在Pre-IPO以前的早期VC基金,基本上没有相关行业背景而只有法律背景的投资经理是相对很难进入这个领域的。因此,金融法律从业者,除部分个人能力较为突出,或岗位对行业背景要求不高外,是很难进入前台部门工作的。前台岗位一般收入水平会高于中后台部门[如法务部门],但相应的业绩压力和职业风险则高于后者。不过从职业发展角度来看,除非个人比较偏好于法务岗位较为规律的工作时间和较轻松的工作压力,个人建议还是在前台部门工作会更有前景和钱景,而且因为是核心业务,对于未来是否能够进入核心管理层至为关键。这里不得不提一个入职时别人告知的观点,如果不是陪同公司一起成长起来的公司律师或者前台人员,而是公司发展起来后外聘过来担任的法务总监的律师,相对来说会更难进入核心管理层。

三、公司法务VS.公司风控

公司法务岗和风控岗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并没有区分得那么严格的。但个人的工作体会,对这两种角色有不同的看法。法务岗偏重于业务,即,尽可能地协助业务人员将商务条件实现成为法律状态,称之为“把业务做成”。而风控岗偏重于风险控制,即,尽可能地排除业务人员提交上来的执行方案中的风险点。一般而言,如果不分法务岗和风控岗的话,金融法律从业者往往自身在这两个角色之间会有一个转换,即既要顾业务,也要顾风控,但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还是稍稍会有一些分裂或者说最后个人会有一个倾向性,尤其是在做成业务和控制风险并没有很好地统一起来的时候。

但两者均为公司的中后台部门(法务岗会更偏前一些),相对来说工作会规律很多,业绩压力也不会那么明显。但公司业务开展需要前中后台人员均扑上的时候,也会比较辛苦。视公司的实际业务而定。

综上,金融是一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词汇,尤其是在每年年终热议各行业年终奖的时候,金融业总是有非常强的优越感。越来越多的法律人加入到这个行业当中,无论是作为金融律师,还是金融公司法务,法律在金融当中发挥地作用一直是非常核心的,且个人觉得未来也会越来越重要。两种角色所需要的思维方式和法律技巧不尽一致,作为职业发展的路径和风险也不尽一致,看个人机遇,也看个人如何取舍。

关于我们职问(zhiwen_15)是一个专注泛职场领域的知识、经验及见解分享平台,每天都会推出一个与职业生涯有关的问题全面解答,欢迎您点击屏幕最上方“职问”关注!直接输入您想知道的与求职相关的问题,您的疑惑和需求是我们今后推送问答的主题!
查看历史消息,请输入【精选问答】,查阅文章目录;
输入日期如【20150305】,查看最近一日的推送文章。
本公号文章皆为职问特邀嘉宾和职问团队的原创成果,严禁擅自转载,相关合作事宜请联系zhiwen_15@163.com


    关注 职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