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翻开《诗经》,看看3000年前古人吃的啥?

 

《诗经》里的很多句子,都自带香气。...







《诗经》里的很多句子,都自带香气。

初春时节,周朝采诗官摇着木铃铛,风尘仆仆地奔赴全国各地,采集歌谣。于是,便有了充盈着乡村田野气息的《诗经》。

劳动、婚恋、服饰、美食……先民们的日常生活,在字里行间一一呈现。翻开《诗经》,一部四时美食食谱便在我们眼前铺开。3000年前,先民们都吃些什么?

    主食
想要吃饱一顿饭,主食十分重要。黍(也就是小米)和麦是先民餐桌上常见的主食。控诉剥削者的名篇《硕鼠》里就写道: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王风·黍离》中,不仅提到了黍,还提到了稷,也就是现在说的高粱。“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翻译过来就是说,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刚发苗。
齐白石 《高粱》


在3000多年前,先民们的“食域”还比较杂。《大雅·生民》有“蓺(yì)之荏菽,荏菽旆( pèi)旆”“维秬(jù)维秠(pī ),维糜维芑(qǐ)”“恒之秬秠,是获是亩”的描述。这里的“菽”指大豆,“秬”指为黑黍,“糜”是谷子的一种,“芑”指一种白苗高粱。


先民们也吃面食。《大雅·公刘》里有“乃裹餱(hóu)粮,于橐(tuó)于囊”的说法。“餱粮”指干粮,包括蒸饼、馒头之类。
    蔬菜
《诗经》时代,蔬菜既靠采集,又靠种植。

《关雎》中有“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鲁颂·泮水》中有“思乐泮水,薄采其茆(mao)”。也就是说,荇菜和茆(也就是莼菜),都是先人们的盘中美餐。


除了采摘野菜,先民们也会自己种菜。《豳风·七月》里记载“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筑场圃”就是先民们圈地种植的真实写照。



在没有炒菜的年代,人们多用煮的手段处理蔬菜。《豳风·七月》中说“七月亨葵及菽”,“亨”同“烹”,即“煮”意思,可见我们的先民们会煮葵菜和豆子吃。

《大雅·泂酌》里记载“挹(yi)彼注兹,可以餴(fēn)饎(xī)”。“餴饎”指蒸饭、蒸菜。也就是说,受到不少人欢迎的“乡土菜式”——蒸菜,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大鱼大肉
“曰杀羔羊,跻彼公堂”(《豳风·七月》)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周颂·我将》)
“谁能亨鱼?溉之釜鬵"(《桧风·匪风》)
牛羊鱼肉全齐,
那究竟该怎么做才好吃呢?


我们的古人,也都很喜欢BBQ呢。《小雅·瓠叶》有“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的描述。

“炮”是指用烂泥将连毛的兔、鸡、鸭等放在火上煨熟,咦?是不是有洪七公“叫花鸡”的感觉呢?“燔”指把肉放在火上烤熟,大块烤肉。“炙”指烧烤,指将肉串起来架在火上烤,原来就是烤肉串啊!
肉烤好了,调料也很关键,否则岂不是食之无味?早在那个时候,花椒酒成为了“烤肉届”的一剂调料。《唐风·椒聊》中记载“椒聊之实,蕃衍盈生”,“椒”便指花椒。

肉不仅烤着吃,也可以煮成“肉片汤”,在《鲁颂·閟宫》中记载有“毛炰胔羹”,“胔羹”即指一种“肉片汤”。
先民们也喜欢享用各式各样的鱼。

据粗略统计,《诗经》中出现鱼字和鱼名的地方约有30余处,直接提到鱼的名称就有20多种,有鲂、鳟、鲔(也就是金枪鱼)、鲤等等,虽然能吃上鱼的并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但是这也反映了先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食肉焉能不饮酒?

《豳风·七月》中写“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可见枣和稻都是酿酒原料,冬季开始酿制,春季而成,故有“春酒”之称。从“以介眉寿”这一描述我们可以知道这种酒还可以保健身心。在《周颂·载芟》中,也说“有实其积,万亿及秭,为酒为醴”。在这里“醴”指的是甜酒。
有米有面有菜,有鱼有肉也有酒。躬耕劳作一日,做上简单的一餐,喝上些“春酒”,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成为了都市人群的一种奢侈。

我们都已经被“绑”在了现代科技的列车上,再也离不开了手机的“叮咚叮咚”,打开“订餐APP”,甚至我们都可以过上足不出户的生活,这也是一种现代的“庄园生活”吧。只不过,这样的“庄园”更像是我们自己的画地为牢。
溯源君送福利啦!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华文化溯源”

在评论区留言

获得最多点赞数的

(以文章发出后48小时点赞数计)

将获得溯源君送出的精美书籍三本。

上期中奖的读者是  “文”  请将您的邮寄地址留言发送给我们

《清王朝的最后十年:拉里贝的实景记录》360余张高清珍稀老照片,一个法国军官眼中的晚清帝国。简单的文字记录让这些照片像电影画面一样从我们眼前演过,通过这些照片之间时间与空间的组合,我们或许可以还原百年前的一些生活片段。

《晚清中国的光与影:杜德维的影像记忆,1876-1895》百年之后,我们再看这些老照片,从面对镜头面色忐忑不安的清末到充满期待与欣喜的民国,从萧条泥泞的街道到布满西洋招牌的马路,从金钱鼠尾到剪发易服……我们还能看到百年前京城的宫阙市井、江南的商船漕运、山间的僧道寺观、田间的农人劳工……

许寿裳《鲁迅传》在现存的鲁迅回忆录中,鲁迅挚友许寿裳的回忆最为真实,因而最具权威性。为了呈现历史原貌,此书收录许寿裳的鲁迅回忆录,一律据原刊或初版本付排。
上海外滩




撰文 | 夏静 武文杰 编辑 | 张伟 王佳

主编 | 周立文  副主编 | 殷燕召

每个关键词都是一场文化之旅

二十四节气 | 剪纸 | 查干湖冬捕 | 冰灯 | 酸菜 | 二十四番花信风 | 灶王爷 | 蒙古族祭火 | 爆竹 | 鸡鸣枕头 |《小河淌水》| 食印 | 《百鸟朝凤》 | 孙悟空 | 惠山泥人 | 灯笼张 | 刺客 |梁祝 | 八宝印泥 | 黄梅戏 | 年画 | 武夷茶 | 外滩 | 唐三彩 | 血亲复仇 | 寒食节 | 马镫 | 李商隐 |《人民的名义》| 太极拳 | 姐弟恋 | “黑石号” | 长沙窑 | 皮影戏 | 缂丝 | 火药 | 离婚 | 钟馗 | 儿童 | 清代科举 | 科举题目 | 秘色瓷 | 父亲节 | 女德 | 花毛一体 | 周敦颐  | 鸦片 | 北大聘书| 司马懿 | 洛神赋| 相亲  |《我的前半生》 | 黄宗羲 | 绣春刀 | 开封| 西瓜 | 王羲之 | 地域歧视 | 地震 | 九尾狐 | 奶奶庙 | 旗袍 | 撒币 | 枸杞 | 台风 | 七夕 | 牛郎织女 | 书札 | 人参灵芝 | 中元节 | 公益 | 拜师礼 | 喝热水 | 告白 | 《兰亭序》 | 苏东坡



光明日报 · 中华文化溯源融媒体工作室




    关注 光明日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