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各种劲路发放,拍摄年代久远的名家演示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并置顶,随时拥有太极世界世界最具影响力太极微信公众号【免责声明】:图文来自互联网,旨在推广...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并置顶,随时拥有太极世界
世界最具影响力太极微信公众号
      太极拳的劲是练习的重点和难点,太极拳有哪些劲?这些劲如何练?如何用?需要练拳者认真琢磨。本视频由已故太极名家林墨根先生与弟子完整演示杨式太极拳各种太极劲路发放,细致展现太极真功夫。由于拍摄年代已经较久,视频显得尤其珍贵。供广大太极拳研习者研究收藏。



林墨根

1920年出生于资中,林老师于2010年2月2日12时在成都逝世,享年九十岁(1920——2010)

国家武术最高专家段位八段,曾任四川太极拳推手研究会会长、四川武术协会顾问、四川鼎缘东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鼎缘太极会馆名誉馆长、四川省国光文化科技研究院名誉院长。四川乐山市武协太极拳委员会总顾问、深圳市太极研究会顾问。 被成都市武协授予“蓉城武术之家”的光荣称号。

“中国太极推手第一人”林墨根老人是资中人,上世纪50年代末拜在杨氏太极拳第三代宗师杨澄甫的高足李雅轩先生门下。林老致力于推广太极,近千名弟子遍及世界五大洲。


(成都杨式太极拳李柱成老师,师从林墨根大师四十年)
劲与力的区别
劲与力,在未学拳术之前,常无法区别其不同,但已学拳术后,就不可不分析清楚了。曾见学习武术数年之久的人,对于劲与力仍莫明所以,殊属憾事。

应当知道,力由于骨陷于肩背而不能发,劲由于筋能发,并达于四肢。力爲有形,劲则无形,力方而劲圆,力涩而劲畅,力迟而劲速,力散而劲聚,力浮而劲沉,力钝而劲锐,这是力与劲的不同。

少林拳中的力,有直力、横力、虚力、实力之分。直力显而横力隐,虚力刚而实力柔。未学者力直而虚,是真力,已学者力横而实,这是劲。劲之中,又分创劲、功劲、崩劲、粘劲等。

初学者多创劲、功劲、崩劲。创劲太直,难以起落;功劲(艺劲)太死,难以变化;崩劲太促,难以斩接,都是强劲露形而不灵。

一、劲道

艺高者多爲粘巧劲,又灵又捷,不见其形,手到劲发,未中之先无劲,既中之后无劲,唯中肯之顷,疾如闪电,一发便收,敛气凝神,毫不费力。阳劲以刚胜,阴劲以柔胜,如大风过处,百草俱偃,这是少林拳中的上乘功夫。杨式太极拳亦然,全尚巧劲而不尚拙力。

一般而言,其人呆力愈大愈厚,则巧劲愈小愈促,所以,劲的门类繁多。

例如,沾粘劲、听劲、懂劲、走劲、化劲、借劲、发劲、引劲、提劲、沉劲、拿劲、闭劲、开劲、合劲、拨劲、掤劲、捋劲、挤劲、按劲、采劲、挒劲、肘劲、靠劲、搓劲、噘劲、卷劲、鑽劲、截劲、冷劲、断劲、寸劲、分劲、抖跳劲、抖擞劲、折叠劲、擦皮虚临劲等,其中尤以沾粘劲、听劲、懂劲、化劲等数劲爲杨式太极拳中所擅长的特点。如果能将这几种劲瞭解清楚,用之于身,就可以明瞭杨式太极拳的奥妙。

虽然说杨式太极拳至大成时,仅尚意而不尚劲,但初学者升阶由级,入室由门,必须从劲着手。因爲不知用劲,即不明运气之功,也就不知杨式太极拳的真意。所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可见用劲实爲学习杨式太极拳的初步纲要。

二、沾粘劲

粘劲即不丢之劲,主前进,是杨式太极拳中最需要的基本内劲,由推手而来。

初练沾粘劲时,两手不知所觉,犹如木棍,一段时间后,才由手到臂、到胸、到背,以至全身皮肤,逐渐生有感觉。有感觉才可沾粘,才可将敌吸住,爲我所制。

这种沾粘,须由高明教师引领,就如蓄电池的过电,教师系有电的发电机,学习者爲无电的蓄电池,引领犹如过电,功成则如发电机已将电输入蓄电池中,之后蓄电池亦能单独发电。欲称这一过程爲喂劲。就如慈母喂食小孩,日久以后,小孩亦知自食的方法。

所以,练习这种劲到相当程度后,皮肤上有似云似雾的气,如漆似胶,一遇敌手即不丢离。非但两手如此,周身亦如此。

其艺愈高者,气愈厚,面积也愈大。但此气看不见,仅能自我感受,或使具有同样功夫者互相感觉。因此,艺高者与人推手时,一搭手即知对手程度,其道理即在彼此沾粘圆圈面积大小。

此劲是练习杨式太极拳推手中最重要的内容,必须练习。否则,就不能研究其他诸劲,初学者不可不注意。

三、听劲

听劲中的听,是指周身皮肤感觉的听。所以,在未练习听劲之前,必须练习沾粘劲,如果不明沾粘劲,就不能听。

有的人认爲推手的纲领全在懂劲,而不知道不听就不能懂(懂其劲作变化)。犹如言语,如不用耳静听,就不会解人意,所以欲懂非听不可。

杨式太极拳的听劲亦然,非先将己身呆力俗气抛弃,放鬆腰腿,静心思索,而敛气凝神以听不可。因爲不听,就不能懂;不懂,就不能走;不走,就不能化;不化就不能发。由此可知,杨式太极拳中的听劲,甚爲重要,望学习者注意。

四、懂劲

能听,然后能懂,这虽然是一定之理,但是如果听不准确,也不能全懂。所以懂劲一门也很困难,非由名师口授与自己切实研究不可,而且经相当时期后,才能全明其理。

在杨式太极拳推手中,未懂劲之前,虽然易犯顶、偏、丢、抗等病,但是懂劲之后,往往也有断、结、俯、仰各病,这是因爲后者正处在似懂非懂之间。断结无一定的标准,都因视听不能准确,尚未达到真正懂劲的境界。

如能闪、还、撩、了、转、换、进、退行动自然,随心所欲,才可谓真正懂劲。真正懂劲之后,即能得屈、伸、动、静之妙,开、合、升、降之效。

见入则开,遇出则合,看来则让,就去即升,果然能达到此地步,可入神明之域。即杨式太极拳论中所云:懂劲后愈练愈精。

在未懂劲前,如果先求尺、寸、分、毫,这是小功,不过是末技而已。所谓能尺寸于人,实非懂劲。必须懂劲后,神而明之,自能量尺、量寸、量分、量毫,能量,然后能节、拿、抓、闭。

到此境界又分自己懂劲,于人懂劲两种。自己懂劲,接及神明,能反探战己身中之阴,时时皆然,欲谓阳得其阴。水火既济,乾坤交汞,性命葆真,这是修道的要诀。

若于人懂劲,视听之际,随遇变化,不着思虑形相而无往不宜,自得太极之妙,此即技击中之要纲。上述两种是杨式太极拳大成的标致。所以,习练杨式太极拳者,非懂劲不可,如莫明此道,则难与之论说杨式太极拳。

五、走劲

走劲即不顶之劲,主后退,由懂劲而来,不懂如何能走?譬如人来势,或高或低,或横或直,或左或右,或  长或短,原本没有一定标准,如果不懂其势,如何能走?

走者,走避人的重力,而不与之相抵。因此,推手时,手部一觉人有重意,即变爲虚。如遇偏重则偏鬆,遇双重则偏沉之,泻去其力,随彼方而去,不稍抵抗,使人处处落空,毫不得力。正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然而,初学者不遇大劲不走,是尚有抵抗之意,并不是懂劲后真走。走劲的枢纽全在腰腿,腰腿无功,亦属徒然。学练者对此不可不知。

【免责声明】:

图文来自互联网,旨在推广太极文化和分享太极知识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联系邮箱:taijiworld@vip.sina.com
【春节大礼】太极送福,这些人一起贺年,功夫能量超强,人拳两旺!

【春节特别祝词】拥抱拥有,感受存在

【元旦太极贺辞】 自由与自在,寻找真正的太极拳

【特别出品】爆款太极大片,最值得看的100个《太极表情》,一文全面了解“太极2017”!



点赞、评论、转发三部曲。随手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到您的朋友圈,助力太极,享受太极!










做有智慧的太极平台



世界太极拳网

微信号 :sjtjqw


崔毅士太极经典传真

当代太极拳爱好者研修珍藏版读本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太极商城购买


    关注 世界太极拳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