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大学生成为抑郁症高危群体,这个时候最容易病发!

 

四分之一的中国大学生承认有过抑郁症状...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3月28日,华南理工大学校内发生一起坠亡事件。男子今年24岁,已毕业的大学生,家属称其生前患有抑郁。”

短短的一句新闻报道,成为一个年轻人与这个世界最后的联系。

在许多人看来,大学生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一个群体,但实际上,他们更容易受到抑郁症的困扰。

持续的情绪低落、对于和朋友同学聚餐或参加社团活动的兴趣明显降低、不想跟别人交流、默默流泪、体重突然增加或减少、时常感觉很困但是晚上睡不着觉……

这些从表面上看起来司空见惯的“丧”情绪,叠加起来可能说明已经有了抑郁情绪,甚至是抑郁症。

大学生:抑郁症高危人群
“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逐年攀升。7月18日,在贵州大学举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心理辅导与咨询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王艺明在专题报告中说,大学生抑郁症的表现形式在非专业人士眼里,与思想品德、个性、人格问题相混淆,对专科医生来说,这些症状恰恰是青少年抑郁症的特异性表现,“在高校内建立大学生抑郁症筛查机制十分必要。

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系所教授游金潾在演讲中提到,四分之一的中国大学生承认有过抑郁症状,但不会随便给学生诊断为抑郁症患者。专业人士要经过一个10至12天的周期观察,再加上专业测试量表,确定发病情况。

通过长期研究游金潾发现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三年级是抑郁症的高发期。大一要从依赖阶段走向独立阶段,探索自己要走向何方的时候,会迷茫、会困惑;大三要面对人生的重新选择,有可能埋怨专业选的不对,或者担心以后的读研和工作,焦虑更多。

王艺明积累的病例和游金潾的发现有着高度相似,“刚入学的和快毕业的学生患病多。”王艺明说,环境的压力是一个诱因,而首次发病的抑郁症病人半数以上还有心理和社会因素,如人际交往压力、感情问题等等。

与会专家学者同时分析,发病率逐年攀升的背后,也许跟现在的发病学生求助数量的提升有关。以前可能是隐藏的病例多,不敢去求助,现在很多大学开始宣传正确看待抑郁症这种疾病,减少学生害怕的心理。
面对抑郁症,我们要怎么做?
游金潾说,对抑郁症正确的认识应该是一场“心理的感冒”,感冒就要看医生,可能要吃药,这很正常,“这种感冒一定要去看,如果不看可能会产生并发症”。

游金潾认为,要通过更多宣传让大学生群体对自己的疾病有一种认识,拿掉传统认知中的标签,让学生在更宽松的环境中多一些主动求助,不要等要引发更深的创伤时才暴露出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好学生”的帽子加上思想问题和品德问题的偏见,这使得学生群体的抑郁症日益严重,而且,有抑郁症的学生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这需要引起教育部门、学校和家庭的高度重视,要向所有学生和社会公众普及最基本的心理常识,正确对待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病耻感”,不是患者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杨朝清:面对“大学生抑郁症”,一些父母难以接受;他们非但没有给予子女提供应有的陪伴、慰藉与帮助,反而指责批评子女“想不开”、“意志力不够坚强”,甚至采取打骂孩子的“暴力育人”方式;这样的“落井下石”,让大学生在抑郁症的泥沼里越陷越深。就此而言,摘掉“有色眼镜”,正视抑郁症,是治疗抑郁症关键的第一步。

@广州日报 谭敏:在传统观念中,我们对精神健康的重视和关注一直远远滞后于身体健康。许多学生在心理和精神健康上已经出现问题了,却没有引起重视。不少大学生自我要求高,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都成为这些学生的患病原因。

网友1:我也有中度抑郁症,确诊后自己很努力的往出走,周围的人也帮了我很多现在好多了,早发现早治疗就没事,多跟心理医生沟通。我们国家现在很多这种情况希望得到重视,对个人和家庭伤害挺大的,记得哦,找医生说出你的不快乐,想办法解决。

网友2:只希望社会多关注一下这些群体,躯体疾病人还可以承担,可是心灵深处的疾病谁能承担感受的到那?它仿佛在你的心门上了把锁,永远打不开。

打败抑郁最关键的一点是不要执拗于心结,无需钻牛角尖。在行动上,一定要真实的对待自己,想哭就放声的哭,想笑就大声笑,去宣泄,去释放,别把自己封闭起来。我们都还年轻,要好好活着。

如果你身边有抑郁的朋友, 就算你不能理解他抑郁的情绪,也不要给予负面评价,不要觉得对方就是“太闲了”、“想多了”,试着静下心来聆听他们的心声。有时候他们想要的,或许只是简单的陪伴。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 好课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