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红的复旦“似是而非”课,究竟学的啥?教你何为“跨界判断力” 社会科学报

 

大学通识教育还有很多可以探索的领域...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


最近,复旦大学“似是而非”课程火爆了网络。是什么原因让这门课程产生了这么大的吸引力,又在媒体上引发这么多的关注?该课程的成功,表明大学通识教育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可以探索的领域。为此,本报特别邀请了复旦大学“似是而非”课程的授课教师之一熊易寒,结合案例来阐释他在通识教育中的一些思考。

原文 :《培养超越专业主义的科学素养》

作者 |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熊易寒

图片 | 网络
今年4月份,复旦数学学院的楼红卫教授邀请我参与他发起的“似是而非”课程,这门课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对伪科学的辨识能力”。我知道楼老师并非心血来潮、突发奇想,早在去年某个时候,他就在微信群分享了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抵制狗屁》课程,并撺掇大家跟他在复旦一起开设类似课程。未曾想,就是这样一门由文理医工12位老师“临时拼凑”的大杂烩课程,不止在校内受到学生热捧,还在互联网意外走红,上了热搜,引来媒体广泛报道。

在我看来,“似是而非”课程之所以火爆,既有偶然因素,也有内在的合理性。最为关键的是,当下的国人极度缺乏跨界判断力,而我们面对的又是一个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社会。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工的社会。与精细化的社会分工相对应的是一个高度分化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个专才的时代,而不是一个通才的时代,以至于物理学家不再是一个准确的称呼,更确切的说法是凝聚态物理专家、粒子物理专家、理论物理专家。专业主义的训练让我们成为专家,同时也失去专业领域之外的判断力。一个称职的专家,完全有可能在其他领域被轻易地忽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们的专业知识不断纵深积累,另一方面则是专业之外的“判断力失灵”。

正是因为跨界判断力的匮乏,我们才会遭遇谣言满天飞的尴尬,微信朋友圈充斥着关于养生、特异功能、转基因食品致命、科学算命、成功学的奇谈怪论,然而许多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却趋之若鹜,深信不疑。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似是而非”这门课程才显得弥足珍贵,正当其时。


在我看来,“似是而非”这门课程并不是部分媒体所理解的“科普”课程,我们并不是以通俗的方式向非专业听众传授专业知识;我们更重要的目标是,通过清理、剖析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提升学生的跨界判断力——在不掌握具体专业知识的情况下,我们依然有能力去识别那些跨领域的低级谬误(判定高级谬误还是需要专业背景的)。

首先,伪科学之所以大行其道,并不是仅仅因为我们“无知”。我们很多人不是缺乏知识,而是缺乏判断力。在我看来,判断力比知识更重要。要识别永动机、水变油的骗局,只需要一丁点的物理学、化学常识;要识破伊丽莎白·福尔摩斯的一滴血检测疾病骗局,则需要一定的医学知识。而另外一些错误观念,则不能简单归因为知识的欠缺。譬如,有人笃信吃什么补什么,心脏不好就多吃猪心;有人坚信转基因食品会让人类丧失生育能力,因为转基因作物无法自我繁殖;有人相信量子波动速读和蒙眼识字。我认识不少持上述观念的人,其实都接受过高等教育。


其次,跨学科的知识训练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我们的判断力,但判断力绝不仅仅是一个“知识面”问题。判断力基于知识,又相对独立于知识。提升判断力不仅仅是一个跨学科问题,一个人的知识始终是有限的,不管多聪明多用功,都不可能成为百科全书式的通才。现代教育既要培养基于学科的专业知识,又要培养超越专业主义的科学素养。这种科学素养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而是一种基于知识但又超越具体知识的判断力。我虽然不是一个物理学家或生物学家,但基于这种科学判断力,却有可能识别涉及物理学或生物学领域的骗局或谣言。

最后,专业判断力基于专门知识和专业训练,跨界判断力基于常识通识和科学素养。我们当下的教育体系易于培养专业判断力,却很难培养跨界判断力。从理论上讲,通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培养学生的跨界判断力。然而,不少学校对通识教育本身有着“似是而非”的理解:所谓通识教育,就是让理科生懂一点文科,让文科生懂一点理科;通识教育就是给学生提供跨学科的“低配版”知识。这样的通识教育自然对跨界判断力的培养鲜有助益。跨界判断力的背后是:基本常识,逻辑推理,反事实分析,逆向思维,反思精神。譬如,隐形人就经不起跨界判断力的推敲:如果别人看不见你,你如何看得见你自己?人之所以看得到东西,是因为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在视网膜上投上影像,进而刺激视觉神经,在大脑中成像。如果一个人隐形了,就意味着包括视网膜在内的所有组织都可以让光线穿过,那光线就不能在视网膜上投影了。换言之,如果一个人隐形了,别人看不见他,他也看不见任何人和物。想清楚这件事情,不需要特别高深的科学知识,只需要懂一点光学常识,有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即可。最近这些年,我一直跟选修研究方法课程的学生强调,在学习研究方法之前,应该先选修或自学《形式逻辑》。其实,只要我们掌握形式逻辑,结合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形成跨界判断力,就能有效识别生活中的绝大多数谣言或谬论。

文章将刊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80期第4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观点 | 张道根:青年科研人员,要努力夯实理论研究基础

观点 | 杨媛媛:“核心素养”落地,课堂学习与价值观、态度的培养不能脱钩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www.shekebao.com.cn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关注 社会科学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