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想真的可以减肥吗?

 

提到减肥,大家可能第一个反应就是节食加上大量运动,比如说控制每天卡路里摄入,有氧无氧运动配合,高强度间歇训练...







运动的假象

你认为做了多少运动比你真的做多少运动更重要:

实验过程:她把酒店女佣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是实验组,一组是对照组。当这两组女佣接受问卷调查时,她们都声称自己平时没有运动的习惯。Crum帮她们都测量了体重和体脂比。 实验组被告知不一定是在健身房跑步跑得汗如雨下才叫运动,只要活动了肌肉,你们就已经运动了,并且也会相应地消耗卡路里。Crum还解释说,你们平时的工作其实已经包含了大量运动——你们每天换床单15分钟就消耗了40卡路里,用吸尘机吸尘15分钟就消耗了50卡路里,清洁浴室15分钟就消耗了60卡路里。所以说,你们每天其实做了大量的运动。Crum还告诉她们,每天消耗了这么多的卡路里,她们的体重会减轻,体脂也会减少。而对照组,Crum则完全没有向他们解释这日常工作也是运动。

30天后,Crum再一次问两组女佣们的运动习惯时,实验组的女佣觉得自己每天都做了大量运动,而对照组的女佣仍然不觉得自己平时有运动,此时,他们的认知已被改变。Crum还调查了两组女佣的饮食习惯和工作量,确保跟30天前相比没有变化。然后,Crum再次测量两组女佣的各项身体指标。不出意料,对照组女佣的体重和体脂比没有明显变化,而实验组女佣的体重却减轻了,体脂比也下降了。

这是个有趣的现象。当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运动的时候,我们做的运动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应有的好处。实验组女佣并没有改变她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习惯,仅仅是改变她们对自己工作性质的看法,把工作看成是一种运动,她们就获得了运动带来的好处(体重减轻,体脂减少)。所以,只有当我们认为自己做运动了,并且认为自己的体重应该减轻的时候,我们做的运动才会有相应的效果。那么,再往前推一步,假设我们并没有真的运动,仅仅是误以为自己做运动了,我们同样可以获得运动带来的好处吗?

哈佛心理学教授Ellen Langer相信,这是完全有可能的。Langer在做一个实验,让实验者玩运动类电脑游戏(比如说打网球),然后人物形象设置成实验者本人。在实验者不断打游戏的过程中,人物形象会慢慢变瘦。Langer想知道如果实验者看到游戏中的自己在打网球的时候慢慢地变瘦,是否能让实验者产生一个错觉,以为现实中的自己也在打网球和慢慢变瘦。想想打打游戏就能变瘦就很美好啊~

饮食的假象

科学现在还没定论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减肥。一般来讲,大家都倾向于觉得肥胖的人就是吃得多,动得少,摄入的热量大于消耗的热量。

因此,节食是常听到减肥方法。但是,节食过的人都知道,压抑的食欲会让我们的身体更会囤积脂肪,反弹更可怕。

大家可能会说,压抑食欲不行,那我都吃低卡路里的食物总可以了吧?科学研究表明,吃了高热量的食物,我们更容易有饱的感觉,从而摄入食物的量变少,而吃了低热量的食物,我们则更难有饱的感觉,需要吃更多的食物才能感觉到饱。所以,只要你饮食习惯正常,那让你感觉到饱的可能不过是1000卡的批萨吃一个和500卡的汉堡包吃两个的区别。

实验过程:她准备了两种奶昔的包装,第一种是“放纵享受型奶昔”,图片精美,上面标明这个奶昔高糖高热量;另一种是“健康奶昔”,上面标明这个奶昔这个奶昔低卡路里,无添加糖分,不含脂肪。但实际上,两种奶昔是一样的,只不过包装不同。Crum让两组实验者分别食用两种奶昔,然后测试他们身体饥饿素的减少程度。结果发现,以为自己食用了“高糖高热量”的“放纵享受型奶昔”的实验者饥饿素减少程度明显比以为自己食用的是“低卡路里”的“健康奶昔”实验者要多。

这个实验说明了我们身体饥饿素的减少不仅仅跟我们摄入的热量有关,还跟我们的认知有关系。

饥饿素减少随之而来的是饥饿感的减小(或饱腹感的增加),从而让我们减少或停止进食,并提高我们身体的能耗。不过,能不能仅仅通过改变人对自己摄入热量的认知,从而让人少摄入,多消耗,进而达到无痛苦减肥的目的,科学暂时还没有定论。这是因为,有关人的认知对其身体激素水平及其它方面的影响的研究还处于比较初步的阶段,还需要长期性的研究来发现这几者之间的联系。

运动和饮食假象的心理学根源

为什么以为不知道自己做了运动,就享受不到运动的好处,而以为自己做了运动,却可以享受到运动的好处呢?为什么明明是同一杯奶昔,以为自己喝的是高卡路里奶昔和以为自己喝的是低卡路里奶昔,身体激素的分泌竟然会不一样呢?

这涉及到一个心理学的概念placebo effect(安慰剂效应)—— 一个本身不含有任何有效成分的“药物”(比如说蒸馏水)能够治好病人的病,因为病人相信这个“药物”是有效的。换句话来说,并不是药物本身治好了病人的病,而是因为病人相信药物的效用,它就能治好病,不管它实际上有没有效。

大家看到这里可能会大吃一惊,如果我们相信蒸馏水,糖丸能治好我们的病,它们就能发挥相应的作用,那医药公司都不需要做研究了,只要骗骗大家说它们家的新产品是特效药不就完事了?其实,现在的新药,要说它有效,是要经过安慰剂测试的。就是让两组人分别使用新药和安慰剂,如果新药能证明自己比安慰剂有更好的效果,它才能被认为是有效的新药。

心理学上有关安慰剂效应的研究很多,比如说心理学家发现,如果在病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他们注射止痛剂,病人并不会感觉疼痛减少。而如果跟病人宣称给他们注射了止痛剂,即使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做,病人也会觉得疼痛减轻了。关于人的心灵的研究,现在还只是在初步阶段。我们期待更多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心理是如何影响他的身体健康的。也希望科学研究有一天能攻破减肥的难题。

参考资料:

Crum, A. & Langer, E. (2007).  Mind-Set Matters: Exercise and the Placebo Effect.  Psychological Science, 18(2), 165-171.

Crum, A., Corbin, W., Brownell, K. & Salovey,P. (2011).  Mind Over Milkshakes: Mindsets, Not Actual Nutrients, Determine Ghrelin Response, Health Psychology, 30 (4), 424-429.

(深度恍惚|微信号:deep_trance)


    关注 nju心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