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与现代心理咨询的整合之路

 

感谢关注人本心理论坛!人本心理论坛致力于传播心理学知识,汇集心理学资讯,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与服务!咨询热线13613715321...



点击上方"人本心理论坛"关注我们或转发至朋友圈虽然心理咨询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但传统文化与心理咨询或是社会文化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层厚厚的壁垒。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方法并没有办法融入真正的心理咨询技术。两者往往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融合,而这种理论上的融合也只是一种粘贴式的机械捆绑。有没有一种心理咨询技术或是自我成长方法,可以将信仰,道德,心理健康或是存在性问题同时兼容在其框架之下,既满足咨询师自我成长,也能够为信仰迷茫的人找到价值和归宿,既让人追求心灵健康,也让人追求有道德的生活,能够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同时以一种本土化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和精神?



“儒家学要有前途的话,就要把它恢复成王阳明的心学,而它恰恰可以跟现代心理治疗加以整合。”

——心理学家韩岩《这个世界会好吗?也谈理想主义者的死亡》

“西方精神进入汉语思想世界,既未能补救中国传统思想信仰缺失的状况,也未能作为有效的参照使汉语思想中的传统精神重新焕发活力。在历史文化语境的不断变换中,人之现世生存问题仍一次次以诗人自杀的形式提示着它们的存在。”

——林春田张海涛《文人自杀与近代中国的文化困境》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谈到一件事情,“在我的经验中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是,如果在治疗中尊重个体,让他有更多的自由去感受和发展,那么就会出现某些价值导向,这些价值导向不是杂乱无章的,相反却具有令人惊讶的共同性”,由于这些价值,不仅仅可以促进个体发展,也对他人有所裨益。好的心理成长或是正确的心理咨询应该让来访者具有良知。



 

一、心理健康是不是和道德截然两分?

引用一位非心理领域人士的见解:“心理咨询行业是现代性的发明,是将道德、价值和信仰的危机完全化约为技术性的心理问题,这是逃避和扭曲,而不是在真正面对深刻的人性问题。”这样的说法固然令人不太舒服,但却尖锐地反映着心理咨询界存在的一个实质性问题,停滞于技术层面,而匮乏对价值观的讨论。价值中立、无条件积极关注这些基本层面的人本主义价值观和态度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并呈现有泛滥而趋于肤浅的趋势。但罗杰斯提出的共同价值导向始终没有得到深入的讨论和足够的重视。而这一问题更是人本主义思想的核心。

如果不存在唯一确定的真理,心理治疗就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确定的建构隐藏着巨大的道德危机,真正的人本主义者绝对不同意建构没有方向性。人本主义所说的“自我实现”和心理健康本身就具有一种道德内涵,这种道德和健康为同义词。心理健康是一个和道德密切相关的现象,或是两者本身就是一体,这是《非病人》试图想去阐释清楚的问题。

心理咨询的价值观长期处于一种未成型的状态,如何在多元价值观中寻找一种普适性的价值,一以贯之?当缺乏对这种价值观的共识,就很容易出现一种有害的“价值中立”,无益的“积极关注”,实际就是伪人本主义的盛行。只有知道什么是健康,才可以讨论哪些痛苦是有益的,哪些痛苦是病态的,哪些看似舒适的体验只不过是假象,哪些适应是以失去人的健康为代价的。

存在主义思考人的问题,探索生命的意义,追问人的存在。人突然间有所觉醒,开始审视自我生命的意义,或是开始审视集体的命运,这种困惑如果是正当的,那么心理学该如何回应?还是在这种存在性问题面前愧不敢当,将此责任推赋或让位于宗教、哲学或是其他?早期客体关系建立的失败和童年创伤很容易演化成追求一种形而上思考的解脱,病态内省这一性格特点不仅仅在一些神经症患者身上有所体现,也在一些哲学家身上体现,如果他们能够接受恰当的心理治疗,就不会对这些问题有所迷惑。但既不能用心理理论去解决所有信仰问题,也不能用信仰去补偿人格的病态发展。不加区分地将所有信仰、意义和存在的追寻都简化成为某种关系的产物,就和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当初将所有问题都归结为性的需求和防御机制一样必然面临诟病。固然不能认为因存在而生发的抑郁心境障碍是健康,但同样不认为一个竭力思考意义而感受到虚无的人比浑浑噩噩的人更加病态。而实际上人的心理问题异常复杂,既有存在性的问题,也与自我创伤掺杂在一起,往往两者彼此纠缠,其中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好,容易造成另一个问题。



二、王阳明的“心学”和人本主义

“心学”和人本主义个人成长都强调认识自己,只有认识自己,“致良知”才成为可能;心理学强调认识,是为了解决自身心理问题,达到自性化或是自我的实现。心学和人本主义的个人成长之路都极为注重内求。

“心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极为强调“诚意”,罗杰斯将其称之为真诚一致,体现在对自我经验的如实体验和无条件接纳,人所意识到的情感和其当下觉知保持一致;心学的诚意在对于生命真相的真诚探求。真诚是一种极为关键的品质,这种不自欺的态度使得古人的内省其身成为可能。

“心学”注重本体的智慧,人本主义心理学讲求“机体判断过程”,“致良知”就是挖掘本体智慧,让本体显现的过程。而人本主义者罗杰斯提出去除价值条件化,回到真我,运用机体评价。

人本主义的观点,当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生活,他必然是道德的。“在那些对自身经验正在形成更开放态度的个体身上,存在一种价值导向的有机共同性,这些共同的价值导向是为了促进个体自身的发展,促进其所在团体中他人的发展,并且有利于其种类的生存和进化”(罗杰斯著作精粹,p160)。



三、“吾性自足”与“自我实现的潜能”

在人性观上,王阳明认为“吾性自足”,罗杰斯将其称为“自我实现的潜能”。它们不可以被简单当做一种乐观的人性论调,而是王阳明和罗杰斯在自我修为过程中的切身体验。他们的境遇也极其相似,大多人本主义的批判者认为“自我实现的潜能”仅仅是关于人性的乐观假设,而“心即理”则被当成唯心主义的思想。

或曰:”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先生曰:”恶人之心失其本体(王阳明《传习录》)”人本主义中“实现自己的潜能”和心学中本具的“良知”虽然人人生而有之,但都需要有一个“内求的过程”,罗杰斯和王阳明本人都是亲身践行者,罗杰斯强调个人成长,不断地对自我经验开放,王阳明强调致良知的功夫,不去主动地“致”,“良知”和“自我实现”就不可能实现。两者都是以自觉的觉知觉察和真诚的内省为基础,“心学”认为只有革除了私欲障碍,去其心不正,才可以全其本体之正,罗杰斯认为只有去掉价值条件化带来的情感的异化,才可以回归到本心。同时,觉知是心学和人本的前提,没有对自我充分的觉察,心学和人本主义都容易走向人性的压抑和防御。对传统文化中糟粕的反思也是从自我觉知开始。因此,自我本体被掩蔽而“失其本体”,就会不自知地成为恶人,即便他一丝不苟遵照外界的社会规范行事。王阳明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唯有“致”良知。



四、 机体评价过程与“良知”

“世间的道德,并不是本体,而是随时间与风俗不断在更替其标准的价值观…人要按着本体来行事,按着本体行事就不是拘泥于某时某刻的价值观,而是关注在对个体与全体生命的成全…”

——学者陈复教授《阳明心学涵养实记》罗杰斯用婴儿的价值评价过程来说明机体评价所具有的特点,它是一种灵活的、不断改变的价值评判过程,评价过程的根源或地点明确地在于它自身内部。心学中所谈及的“良知”亦是如此,它取决于人内界,而不是遵循一个外界的什么标准。僵硬的外显的道德教条绝对不是真正的良知,反而容易被利用而滋生邪恶的用途,成为心灵的荼毒剂。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王阳明《传习录》)”孝道常常被推入众矢之的,心学的出发点是“自然的孝”,这种孝的前提是发自于心之本体的知,这样的孝是健康的。批判孝道是反对假的摧残人性的孝道,这样的孝道即便表面的说辞多么冠冕堂皇,但有良知的人依旧感到难过。

良知是唯一的判断标准,而发现良知必须从内化的他人的价值判断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真实的体验着的人,即便这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生活在不健康文化中的人非常困难。



五、由“心学”引发的道德心理学研究领域

目前的道德研究常常存有一个误区,如学者彭凯平的观点,将美德或道德看做一个规范性的问题,用描述性的结果是试图了解规范性问题,用“是”去揣度“应该”,而道德教育采用的方法是以义务论为原则,告诉人应该怎么做。而知道应该如何做到真实的做之间呈现了知与行的断裂。因此,从心学知行合一的角度,传统道德教育所获得的“知”是一种社会规范,社会规范并不是真正的良知。

不管是诉诸理性式的道德推理,还是重视情境的道德心理物理学,大都把获得道德的渠道放置于外界,但“心学”和人本主义指向一条不同的道路,以一种自我实践的内求方式证明人可以不必依赖外物找到信仰价值和善恶的判断,人可以通过回归内心找到自我的立足点。

“当个体接近自身机体的价值评判过程,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观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并被经验。我的观点是,尽管现代人已经不再相信宗教、科学、哲学或任何信仰系统能给予他价值观,但是他在自己内部可以发现一种机体价值评判基础,如果他能够重新学会与这种基础进行接触,那么事实会证明这种基础是解决我们所有人都面临着的复杂的价值观问题的一种有组织的、可采纳的社会性方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迈向现代价值观之路:成熟个体的价值判断过程》

“心学”是需要亲身实践的哲学,对本体的认识,对善恶的理解并不诞生在理性的思辨和逻辑推导之中,个体的“良知”也非是通过遵照某种外在的标准获得,人不可能通过那些“应该”的道德而得到良知,只有切身“格物致知”,用诚意来“致良知”,才可以让内在本具的良知显现出来。

“心学接纳人类全部的宗教与思想,人类修养心性有各种不同的路径,心学相信每个人都需要依照自己的频率选择合适的法门,心学只对人是否带着觉知做抉择抱持着关注的态度,却不对任何法门持有特殊的价值偏见”

——学者陈复教授 《心学的容量》

“心学”不仅符合中国人善于自我探索和内省的精神品质,也包含着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既有一套自己完整的价值体系,又有可以同现有心理咨询中自我觉察技术的结合之处。西方存在主义学派、超个人主义学派、也包括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学派实际都包含或是潜在包含对人存在的审视,对普适价值观的界定,所以它们同心学并非悖行。


    关注 人本心理论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