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趣 乡关是处

 

日暮时分,闻到家中炊火的气息,便知道自己已经踏在家乡的土地上。...



日暮时分,闻到家中炊火的气息,便知道自己已经踏在家乡的土地上,饭桌上简单的菜肴从来不会使人忧愁;柴火、大锅煮就的,好像才是家的味道。老家的人似乎也不怕小孩子摔烂碗碟,从不以不锈钢的餐具代替瓷盆瓷碗,菜是土的,心思却是细致。





在心里,最难割舍的似乎是最简单的乡里乡情。说农村的人很质朴,其实细想不过是生产关系简单所致,耕作、收获、贩卖、换取别的作物、吃喝,不过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吃到嘴里的食物并没有经过多少轮的加工,也许鸡是自己养的,橘子就是隔壁老王种的,天天看着附近的人们工作于这些农作物上,都谈不上放不放心,因为人人都知道不仅天在看,邻居可能也在看,而村头到村尾,哪有不认识的人家,这样简单的关系造就着简单的性情。

简单和质朴却也不代表没有礼节。农村看天吃饭,所有节气要做什么事,拜什么神,家中老人自有一笔账。逢着各种红白事,也知道需要走动联络,相互送礼也是必不可少。就像人类学家阎云翔在《礼物的流动》中对乡村的描述,某家人有个事儿,邻居送去一篮子鸡蛋和一瓶酒,这个篮子是要还回去的,但是不能空着还,里面必还要放进去半篮子馒头才能出得了手。这种相互的关照维持了农村的人际关系,圈子虽小,礼数却一点也不少。







这单纯的关系又慢慢走出乡村的生活范围,来到临近的市场里。在这里,农家相互交换自己的作物,扩充自己的家庭生活。不会人人都知道怎么做腊肉,也不是家家都会自己做烧饼,但在市场里可以通过交换进行相互丰富。刚炸的豆腐、晒干的小银鱼、扎成捆的粉丝、腌好的榨菜……现在的市场,已经可以天天都像在过年。

不像在城里,很多作物买不到,很多作物要等,很多作物要找,这里应有尽有。而其实所谓的应有尽有是因为生活在这个农村的环境,市场里的东西几乎就是孩童时代所有的认知,即使长大来到城市生活,也还是无法不去寻寻觅觅记忆中的一些味道。











偶尔感觉有些可惜,乡村的生活因为人口的流动、乡绅的缺失和一些历史的原因慢慢失去了那种恬静的、有礼有节的、温润自足的状态,变得也急功近利、敷衍了事、邋里邋遢。记忆中的农村接近土地,什么都比城市里慢一拍,但什么都有,人也有好,各家人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却也富饶平静。有些境况不可逆,但心里却是让人怀念的。

陪着家人从市场买回一些喜欢的食物,从自己田地摘一些新鲜蔬果冲洗干净,生火做一桌简单却香气四溢的饭菜。家乡在这里,跟我回家的姑娘,应该愿意知道这样一个我长大的地方。







注:图片来源于拾璞及津摄影原创,如需使用请联系后台并注明出处。更多津摄影图片请见阅读原文。


    关注 拾璞ChicSimple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