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啸非:雕龙的文心

 

李啸非的绘画主要是以版画为媒介,尤其是木版,尺寸一般都不大。这样的画,所在乎的自然不是瞬间气势撼人的视觉冲击力,而是浅吟低唱的回味。这让我想起的是中国绘画传统中的文人画。...

点击“澍雨画馆”,一键关注,欢迎订阅


《丘》 纸本色粉

13×30cm

1999年
雕龙的文心

文 / 黄小峰一、文人之心

我不知道,旁人看李啸非的画,是不是会有我这样的感触。从中央美院本科开始,我们就是同级生,一直到现在,认识的时间已经很长。期间,我一直在美术史系,啸非一直在版画系,见面虽不频,彼此的尊重却越来越多,所以,当如今有机会系统地梳理李啸非十年之间的画作时,也算得上是符合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了。


《镇》 纸本色粉

30×30cm

2000年
李啸非的绘画主要是以版画为媒介,尤其是木版,尺寸一般都不大。这样的画,所在乎的自然不是瞬间气势撼人的视觉冲击力,而是浅吟低唱的回味。这让我想起的是中国绘画传统中的“文人画”。尽管越来越多的美术史学者,包括我本人,益趋倾向于认为所谓的“文人画”更可能是一种历史化的“话语”,而不是中国绘画与生俱来的“本质”与“基因”,但作为一种“理想”,“文人画”,或者说“文人文化的视觉表达”,确实可以说已经深入中国文化的骨髓。在我看来,李啸非便是浸淫其中的一位。


《故国之二》 纸本色粉

38×50cm

2002年
文人的视觉文化,自然讲究的是把文人的身份、形象、理想给予视觉化的呈现,这便不只是眼睛在起作用,而要运用到心。明初的医生兼画家王履著名的“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言论,承续的便是中国绘画理论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造力传统。在这里,心、目、外物,形成一种三位一体的关系。对于王履而言,和画家本人(也即“吾”)直接相关的是画家的“心”,“心”借助于“目”的中介来体察外在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一颗“文人之心”,才是文人的视觉文化的核心。作用于眼睛的视觉图像,根本上而言,要作用于那颗虽包裹在血肉之躯里但却独立存在的“心”。


《不思量》 纸本色粉

11×30cm

2002年
李啸非画有一套“文人”系列,他笔下的《生》与《儒》古板、傲视而又有那么点傻气,令人捧腹。“文人之心”并不意味着克隆这位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那只不过是多了一位不知道网上还能灌水、以为苹果只能吃的现代生活异类,或者是一位喝着茶、谈着老庄禅、穿着对襟衣的“新文人”。“文人之心”意味着的是一种观看世界的视角,也是一种对待视觉图像的方式。观看世界的眼睛,要有思想和态度;描绘出的视觉图像,并不是新奇险怪就好,而是通过视觉图像发人深思、予人启迪。


《安定城楼》 纸本色粉

44×60cm

2002年
二、抒情的痕迹

在李啸非的绘画图像中,一颗“文人之心”若隐若现。他的绘画有几个特征,正是在追寻文人视觉文化的传统。第一个特征,也是最显著的特征,是绘画图像中体现出的抒情传统。在中国古代的文人文化中,诗意常常是抒情的重要途径。诗画交融,有声诗与无声画共同创造出独特的、指向内心的图像。啸非2006年的“唐诗宋词”系列,是他在版画系插图专业的毕业创作。画面综合各种材料和手法营造出一幕水墨晕章的效果。作为插图,画面的尺寸只有书页般大小,一张一张的看过去,与其说是古代诗歌的插画,不如说是一套“前贤诗意图册”。画面有意识地模仿画册的感觉,每一幅画面都讲求“诗书画印”结合,追求最典型的文人绘画传统。


《前缘误》 丝网版画

18×30cm

2006年
文人绘画的抒情传统讲求瞬间的“观看”,更讲求慢慢的“阅读”。“观看”更多发生在瞬间,强调的是对视觉形象的瞬间想象,而“阅读”是有时间先后的,强调的是对不同视觉形象之间的联系的体察。在每一幅画面中,诗句的文字被缩到很小,组合成一个灰色的团块,若不仔细,不容易被发现,这是只能在掌中几上的阅读。当我们把画面捧在眼前二十厘米处,看清诗句文字的时候,文字便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飘到我们眼中,飘进我们心里。飘浮在图像中的文字,按理说会破坏图像的空间与幻觉,但恰是因为文字的介入,视觉图像才获得了新的空间与生命。只有在不断地游走在“阅读”与“观看”之间,画面的诗意才能愈加明确地呈现出来。


《旅夜》 丝网版画

18×30cm

2006年
对于诗意的表现是画面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云是画面中出现得最频繁的图像,譬如《酬张少府》。诗是王维的经典之一:“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文字组成的形状像是一片云,与画面中心灰白的那条云彩形的图形形成呼应。仿佛是把诗句的文字拿到边上,便出现了一抹白云,云中现出人物,这一定是王维的形象,他策杖而行,腰间还跨着宝剑,出世与入世统一在一起。云中的王维,像是海市蜃楼的幻影。而左边的那一条黑色,可以解读为一块绝壁,白云在山间飘浮,让人想起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或者是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在云中,云在画中,画在心中。与其说是李啸非对唐诗的解读和再现,不如说是用唐诗的诗意来为自己下个注解。


《酬张少府》 丝网版画

18×30cm

2006年
通过描绘古人的精神世界而寻找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回到古人的精神世界而定位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重构古人的精神世界而再现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便是抒情传统在啸非所营造的图像中的显现。流动的云的意向在李啸非的《云山图》系列中表现得更显著。“云山图”这个概念来自米芾父子的“米氏云山”,是文人墨戏的典范。啸非的“云山图”,同样可以看到抒情的传统。精密控制的偶然肌理,讲述着一个诗意的故事。他运用一些“现成品”,通过丝网印刷而呈现出特殊的肌理。这是在通过一个“自然”营造另一个“自然”。在第二幅《云山图》中,透明的肌理的叠加,形成一个抽象的画面。哪里是云,哪里是山?画面仿佛唤起了苏轼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东坡居士充满佛教含义的诗句讲述的是世界的观看方式,体现出佛教的认识论,也反映出道家的自然观。啸非的“云山”,以文人之心,运现代的眼与手,体察内心世界。


《天涯道路》 丝网版画

18×30cm

2006年
三、仿古

李啸非追寻文人视觉文化的第二个方式是“仿古”。“云山图”自然是在仿古。“仿古”同样体现在他的《安定城楼》、《汉风》、《唐风》中。《安定城楼》仿的是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山水背景。《汉风》、《唐风》也是对汉唐壁画的摹仿。而他更典型的“仿古”是山水、石系列。只要熟悉中国绘画史,便会很快发现他所画的山水、树石,完全来自于明清卷轴绘画和版画图像,其中有董其昌的“云山图”册页,也有《十竹斋书画谱》的木刻版画。这不仅是“仿古”,甚至可以说是在“摹古”。不过,他却是在用一种视错觉的方式,通过类似像素点的形式因素,把古代绘画“数字化”了。远远看来仿佛是古代绘画的一件复制品,近看便会发现尽是黑白的网格点。这仿佛是在摹仿北宋文人沈括对于董源绘画的描述:“近视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灿然”。画家在这里通过“仿古”,对“古”开了一个玩笑。古代文人的视觉文化是什么?是留给我们的那些图像。那些图像又是什么?它们是二维码般的几何图形。用现代的方式,来把握古代。这便是李啸非的“仿古”。


《云山图之一》 丝网版

42×40cm

2009年
四、观风俗

“汉风”、“唐风”这样的名称,令人想起《诗经》的“国风”。李啸非的绘画,恰恰有着和《诗经》的观风俗一样的浮生主题。2010年创作的大幅木刻《从》,用模式化的人脸的堆积表达出一种讽喻,带有讽刺漫画的特征。我们很容易就会在画中找到幽默,但其实并不只有幽默。画面中无数一般面目的人,猛眼看去仿佛高峰期的北京地铁的通道,与其说是在讽刺中国人的从众,毋宁说更像是一种自嘲,表现出一种无奈的状态。


《从》 木刻

120×240cm

2010年
《境界》系列木刻是李啸非2011年的博士毕业创作。在这套木刻中,画家从早前的“唐诗宋词”系列、“文人”系列、《云山图》系列中抽出身来,从不食人间烟火的出世白云转向入世的浮生百态。《境界》系列描绘了2011年十二个月的大事,说是大事,主要是经由电视媒体所选择的新闻节目。版画的特殊经验使得李啸非对于媒介非常敏感,他选择了一台闪着雪花点的老式电视放映出的新闻影像作为画面的中心,用版画这种最初的大众传播媒介来复制电视这种现代生活的大众传播媒介。形成了一种饶有趣味的关系。这也是画面幽默感得以形成的前提。电视画面用逸笔草草画出,富有幽默感,让人忍俊不禁。而画面中的新闻文字以及不同电台的标识则一丝不苟地描摹出来,提示人们这是电视,是新闻镜头。如此一来,便在图像与现实、媒介与再现之间形成了有趣的张力。李啸非的电视既唤起我们脑海中对于电视新闻的记忆,同时又与之保持距离。从而让我们想一想,什么是现实?什么东西形成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东篱图》 套色木刻

80×120cm

2010年
被现代媒介电视所过滤和选择的国之大事、市井生活,给予了李啸非充分的表现空间。细看起来,《境界》系列的画面中,对于电视中的新闻图像作了很大的修改。他的画面与其说是在再现电视屏幕,不如说是在用图像为2010年加上自己的注解。这到底是月历?是实录?或者是如《左传》般的纪事?这究竟是宫廷的正史,还是文人笔记的野史?这些问号都在揭示出李啸非这套作品有意思的地方,它让我们在莞尔一笑过后反思再现,反思视觉,反思媒介,反思现实与图像的关系,甚至于,让我们反思“历史”。
《高士图》 套色木刻

80×60cm

2010年
《生》

套色木刻

80×60cm

2010年
《境界之四》 套色木刻

40×50cm

2011年
《境界之八》 套色木刻

40×50cm

2011年
《境界之十二》 套色木刻

40×50cm

2011年
《境界之十七》 套色木刻

40×50cm

2011年
《屏之一》 木刻

41×53cm

2012年
《屏之二》 木刻

45×60cm

2012年
《虚像之二》 套色木刻

2013年
《虚像之七》 套色木刻

2013年
《虚像之九》 套色木刻

2013年
《坡石图》 套色木刻

40×40cm

2013年
《ILLUSION》Artist's Book

2015
李啸非,1977年生于河南,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3年于中央美术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教于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展览:

2005年

第三届“学院之光”优秀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9年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馆)

2009年

“印迹——青年版画家作品邀请展”(武汉美莲社)

2012年

“五味——艺术仓库开幕展”(北京艺术仓库)

2012年

“艺术·经典——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作品展”(北京上上美术馆)

2013年

“写意中国——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书法、版画邀请展”(上海中华艺术宫)

2014年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馆)

2015年

“版画”十三人展(北京德滋画廊)

2015年

7th International Artist’s Book Triennial in Vercelli,Museo Leone,Italy.

2015年

无界——2015国际三学院版画作品展(深圳中国版画博物馆)

2015年

“钻石之叶”第二届全球艺术家手制书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5年

7th International Artist’s Book Triennial,Titanikas,Vilnius,Lithuania.
澍雨画馆公众微信号: Shuyuhuagua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本公号均为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
微信QQ号:523070506


    关注 澍雨画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