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中国两千年多的历史上,他的声望之高,无人能望其项背。他的思想,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是一股活的力量,影响我们民族的立身处世之道。他,是所有中国人的老师。公元前551年的今天,孔子诞生。今晚,再次品读他说过的话,跟着他,学做人。
如何为人处世?
他说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释:子贡问孔子:“有什么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注释:“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注释:“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别人。”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注释:“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注释:“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注释: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感激、恩德来回报恩德。”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注释:“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注释:“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他会利用他的聪明才智去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仁爱之心的人不会有忧愁,他会用宽容来对待世人;勇敢的人面对强敌不会畏惧,他会义无反顾地去迎接挑战。”

孔子 · 印象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生。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孔子塑像,来源:视觉中国

“三十而立”,授徒讲学,打破“学在官府”传统

孔子生在鲁国。他早年丧父,家境衰落。虽然生活贫苦,但他十五岁即“志于学”。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办学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仕途艰辛,周游列国十四年

公元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后他在齐不得志,又回到鲁。在鲁国他的仕途经过一番波折之后,最终仍难以施展政治抱负,于是他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当时,孔子已五十五岁。公元前484年,孔子回到鲁,当时他已六十八岁。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孔子塑像,来源:视觉中国

修“六经”,语录集纳成《论语》,为儒家经典

孔子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的智慧》
(节选自林语堂《孔子的智慧》导论 有删减)
若视之为人道主义文化、社会生活上基本的观点,我认为儒家思想,仍不失为颠仆不破的真理。


时至

今日,还能有人热衷儒家思想吗?若说是有,岂非怪事?其实这全系于人对善念是否还肯执著,而对善念一般人是不会有一股狂热的。更重要的,似乎是今日人是否对儒家思想还存有信心。这对现代的中国人特别重要。这个问题是直接指向现代的中国人,而挥之不去,也无从拒绝的。因为现代甚至有些中国人,曾经留学外国,思想已趋成熟,他们对儒家所持的态度与观点,都显得心悦诚服。由此我认为儒家思想是具有其中心性,也可以说有其普遍性的。儒家思想的中心性与其人道精神之基本的吸引力,其本身即有非凡的力量。



儒家思想,若看作是恢复封建社会的一种政治制度,在现代政治经济发展之前,被人目为陈旧无用、自以为是;若视之为人道主义文化,若视之为社会生活上基本的观点,我认为儒家思想,仍不失为颠仆不破的真理。儒家思想,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仍然是一股活的力量,还会影响我们民族的立身处世之道。

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孔子的哲学精义,我觉得是他在认定“人的标准是人”这一点上。


孔子

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底。



(一)政治与伦理的合一

孔子特别重视礼乐,他所致力的是将社会之治安置于道德基础之上,政治上之轨道自然也由此而来。孔子从不满足于由严刑峻法所获致的政治上的秩序。

(二)礼——理想化的社会

儒家思想,在中国也称之为“孔教”、“儒教”,或是“礼教”。“礼乐”一词在孔门著作里屡见不鲜,似乎包括孔子对社会的整套制度,正如“仁”字似乎包括了孔子对个人行为的教训精髓一样,礼教的整个系统包括一个社会组织计划,其结论是一门庞大的学问,其中有宗教祭祀的典礼规则,宴饮骑射的规则,男女儿童的行为标准,对老年人的照顾等等。



(三)仁

孔子的哲学精义,我觉得是他在认定“人的标准是人”这一点上。个人若打算“修身”,最好的办法就是顺乎其本性的善而固执力行。这就是孔子伦理哲学之精义。其结果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不仅以此作为“真人”、“仁人”的定义,并且说他的学说也是以恕道为中心的。

(四)修身为治国平天下之本

孔子相信由孝顺的子孙、仁爱的弟兄所构成的国家,一定是个井井有条安宁治安的社会。儒家把治国平天下追溯到齐家,由齐家追溯到个人的修身。把世界秩序作为最终目的,把个人修身作为基本的开始。

(五)士

模仿学说,或可称之为楷模的力量,产生了知识阶级与“贤人政治”。知识分子这个上层阶级,同时必须是道德的上层阶级,否则便失去其为上层阶级的资格了。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的含义,是人尽皆知的。由于有士大夫这种上层阶级,君子一词的两种含义便互相混合了,其所形成的意思,颇似希腊哲人柏拉图所说的“哲人帝王”。



在孔子去世后数百年,以及再往后的中国历史上,孔子本人的声望之高及其遗教地位之隆,要归之三个因素。


第一

,孔子思想对中国人特具吸引力;第二,中国古典学术与历史知识为孔门学人所专有,而当时其他学派对中国古典及历史不屑一顾,同时,中国此等古代学问本身即极为宝贵;第三,孔子本人的人品声望使人倾慕。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些伟大师表人物,他们影响之大多半由于其人品可爱,反倒不是由于他们的学问渊深。我们想到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意大利圣人圣芳济,他们本人并没有写过什么重要的著作,但是给当代留下那么深厚的印象,其影响乃不可磨灭,竟至历久而弥新。诚然,孔子删《诗经》,著《春秋》,但是孔子谆谆教人的传统,只是由弟子及日后的信徒纪录下来的。



孔子的品格的动人处,就在他的和蔼温逊,由他对弟子说话的语气腔调就可清清楚楚看出。《论语》里记载的孔子对弟子的谈话,只可以看做一个风趣的教师与弟子之间的漫谈,其中偶尔点缀着几处隽永的警语。以这样的态度去读《论语》,孔子在最为漫不经心时说出一言半语,那才是妙不可言呢。比如说,我就很喜欢下面这一段:一天,孔子和两三个知己的门人闲谈时,他说:“你们以为我有什么话不好意思告诉你们两三个人吗?说实在话,我真是没有什么瞒你们的。我孔丘生性就是这种人。”原文是: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但是孔子可不是永远温和高雅,因为他也是一个活生生的“真人”。他能歌唱,也能十分谦恭有礼,但是他也能像一个普通真人那样恨人,那样鄙视人。孔子恨之入骨的就是那些善恶不分的好好先生,那些伪善的“乡愿”,他说那是“德之贼”。有一次,一个乡愿式的人物叫孺悲的,要见孔子。《论语》上这样记载: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这明明是要孺悲听见孔子在家。这段文字使所有的孔学家茫然不解。因为他们以为孔子是圣人,不是肉体凡胎的人,一向是彬彬如也恭而有礼的。这种正统的见解自然全然剥夺了孔子的人性。

文/光明网、新华网等,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注 苦行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