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颇丰的开州之行——说说《舌尖上的开州》

 

学校希望我上一节习作课,我又开始琢磨起美食来。...





非常有幸有一次到开州汉丰五小学习交流的机会。学校希望我上一节习作课,我又开始琢磨起美食来。

国培班的同学唐敏算得上是开州美食达人,她给我报了一大堆菜名:混蒸、烤鱼、凉面、冰薄月饼......引得我口水直流。她还推荐了中央七台12月2日上演的节目----“开州人的美食江湖”。我一看,喝,不得了,开州不但有自己的美食节,好多食物的做法还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比如临江混蒸,那么大的蒸笼,那么丰富的菜品,那么讲究的搭配,真是让人瞠目结舌。第一次,因为食物的做法,引起了我极大的食欲。

我开始思考,推荐给外地人的美食,除了自己品尝时的独特感受,是不是色香味形背后的做法、吃法、历史、故事更具有吸引力呢?采访了几个朋友,他们都说,在一切未知,都说好吃的情况下,文化的部分肯定会为饮食加分。

开州美食做法独特,可孩子们也不一定清楚是怎么做的。我便在原来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美食做法的介绍,整堂课也融入了更多开州的元素。

课堂的整体氛围是不错的,五小的孩子善于表达,生活的积累也不错,很多次的答案超乎了我的想象。不过还没有收到他们的文章,不知道最后的习作究竟怎样。

这节课得到了很多关注和点评。附文见下,以促使自己继续进步。

何岚老师的评语:

课堂有进步,但是在与学生对话时仍存在问题。在学生表达不畅,知识欠缺的时候,老师能起到引导的作用,但在学生精彩绝伦的时候,老师就显得有些苍白了。与学生对话推动课堂的能力还要打磨,好好加油。
开州五小一位老师的评语:

14年参加第八届重庆青年老师技能大赛习作赛场听课时,我看到了巴蜀的团结合作,当时他们学校的冯栎钧老师上的《舌尖上的重庆》惊艳全场,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听说巴蜀小学要送的课是作文课,当时我就在猜想,会不会是冯老师来上呢?现场见到上课老师,证实了我的猜想。果然是她,果然是上《舌尖上的开州》!马上在空间里翻出14年听课后的感受,当时我是这么写的:“《舌尖上的重庆》是巴蜀小学冯老师上的,人美课也美。一看题目就取得很有意思。她分时段让学生三读习作要求,让学生推荐自己最喜欢的美食关说出理由,并以自己学校一名学生的文章作为例子,引导孩子从色、香、味几个方面重庆美食的特点和自己的独特感受,在这堂课里,我们见识了城市孩子的见多识广和满腹经纶。孩子的美文在课堂上 起阵阵高潮,用为老师,无比自豪,也深感压力:那么好的文章,居然是我们的孩子写的,那么优秀的孩子,居然都是我们教出来的!”今天她的课与两年前在大致环节上是一样的,因为来前对开州美食作了深入研究,她的课堂上充满了浓浓的开州味道。与两年前相比,冯老师本人更成熟了,课堂掌控能力也更强了,在倾听学生发言之后,她说:“她的话里有很多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可以闻、可以尝,可以写食物在食道里的独特感受。”老师想要教给孩子的方法,通过点评别人的发言就顺势而出,可谓是水道渠成也。在第三节的说课中,她自己介绍:这堂课她试讲了不起29次,批改了500份习作。在后面的江主任的介绍中说她每年读书150本,很少参加应酬,潜心钻研教学,走遍了大江南北,还开设了自己的公众号。听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冰心老人的诗句: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通过这次上课,我更清楚的知道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开州的老师们教研能力很强,教学理念也很先进,现场点评的时候我如坐针毡。很感谢他们用宽容的心态,来对待我的成长。谢谢大家,我会继续努力的!

精彩回顾▽

人生总是比我们先一步准备好

别随时大声嚷嚷着:我很愤怒!

古文自有乐趣——听朱文君老师上古文课

图文编辑:姚付利△微信号:yao_fuli
♪☆  冯栎钧  ☆♪
有点可爱、有点逗比;
喜欢放声大笑、不愿放弃梦想的冯老师,
一直在努力!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坚持,
成就孩子,陪伴家长。
你愿意和她一起前行吗?
联系冯老师
E-mail: 3326132336@qq.com
欢迎大家以邮件的方式提出意见或是建议
☆♪ 谢谢 ☆♪



    关注 冯栎钧是老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