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最后,我居然在b站看央视纪录片直播

 

真当CCTV不上b站?...



古时候的天地现在还有



古时候的日月现在还有



古时候的山河现在还有



古时候的人现在不见了



告别2016的方式,最终选择了央视纪录片新作《自然的力量》。

为什么喜欢关于自然的纪录片?

或许是因为看惯了城市作为人类生活庇护所的千篇一律,基因里对原始而粗粝,神秘又多变的大自然的向往不断复苏。

或许是因为从山川到岛屿,从走兽到飞鸟,在关于自然的纪录片中,我们既能感受那些身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神奇景观,也能了解动物世界的——与人类世界隐隐相应的生存法则,以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又或许,是因为赵忠祥老师在我们最懵懂的童年就将那句磁性的“又到了动物们OO的季节”深深根植在我们的记忆里……



虽然这是一部刚刚推出的新片,相信很多喜欢纪录片的朋友已经注意到它了。不仅因为这是央视纪录频道核心团队打造的年度良心大片儿,更因为——从这部记录片起,央视纪录频道入驻b站了。

没错,就是那个不走寻常路,连恐怖片都有“弹幕护体”的b站。



宣布成为b站up主的那一刻,@CCTV9纪录官博画风陡变:



1.5W+网友转发欢迎,并点名“催更”:



央视纪录在b站上传的预告片也被弹幕大军夹道欢迎:





成为偶像拢共分几步?

第一步,成为b站up主(视频制作、投稿作者)。

第二步,开直播。

自带高大上官方光环的CCTV纪录频道也深谙此道,在跨年夜玩起了网络直播。《自然的力量》主创团队代表在直播中分享了拍摄纪录片的幕后故事。

亲手锻造了现象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陈晓卿作为《自然的力量》总制片人在直播中介绍了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经验。

然而,观众们却歪了楼,不忘发弹幕催更《舌尖3》。



在弹幕互动面前,即使是大佬也无处可逃,必须直面粉丝们的催更。

介绍到藏羚羊的生活习性时,果然又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动物的交配。年轻的b站观众纷纷调侃播主是“色情主播”,“给摄影师加鸡腿!”。



而摄影指导王路谦虚地表示,能够拍到藏羚羊的交配视频,完全是出于“运气”。事实上,无论是藏羚羊的交配视频,还是珍贵的母羊分娩画面,都离不开摄像组的坚韧与耐心。

直播中连线了尚在无人区工作的摄影师郑毅。他以轻松平淡的口吻介绍了无人区里的生活。暴雨、陷车都是家常便饭;白天拍摄,晚上看回放,然后讨论明天拍什么,日复一日,一晃好几年。



尽管拍摄工作十分辛苦,摄影师郑毅仍表示能进到摄制组很光荣。“肉眼看到狼群袭击野牦牛,用长焦镜头发现三只狼在攻击牦牛,看到母牛奋力保护自己的孩子,当时感到了自然的残酷,也更深刻知道这才是自然。”

在此前的采访中,导演原媛分享到说,有一次准备拍摄藏棕熊,结果一无所获。正沮丧之际,突然发现远处的野牦牛群,于是记录下了狼群攻击野牦牛的一幕。“我们给牧民回放这些镜头,他们也是第一次看到。后来我翻书发现,100多年前国外摄影师曾在此遭遇相同一幕。物是人非,但自然的伟力没有变,能把这珍贵的影像呈现给观众,这就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

话说节目的最后,央视的主持人老师管弹幕叫屏幕上的“飞字”,多么朴实可爱的老干部啊!



纪录片作为相对小众的一个文化圈,一直在b站有着属于自己的生长方式。此前或许只存在于深度纪录片爱好者圈层,而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实现拐点式走红后,严肃的纪录片与b站的碰撞,给纪录片从业者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发展想象。

在这个言必提及大IP、流量担当、小鲜肉的时代,《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一部不那么大众的纪录片能够有机会从电视、网络走向大荧幕,这对于纪录片行业整体而言,都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信号。



在b站,边看边通过弹幕交流的观影形式让观众获得的知识增值和情感互通是成倍放大的。纪录片因此与b站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也得到了官方认可——在今年的“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纪录片推动者大会上”,b站获得了“中国十大纪录片推动者”称号。

官方指路,接下来就看纪录片行业的巨巨们怎么做了。率先迈出拥抱画风清奇的b站这一步,央视纪录频道不愧为国内纪录片领域的龙头大哥。

点击阅读原文,围观CCTV在b站的新画风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