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春晚更味同嚼蜡的,是如今的连锁餐厅

 

每逢佳节,为美食重三斤,尚不冤枉。吃了一堆调料和半成品菜,还重三斤,就让人绝望了。...



每个不甘寂寞的电商人
都在深夜偷偷置顶了“调戏电商”
戏言戏语:

每逢佳节,为美食重三斤,尚不冤枉。吃了一堆调料和半成品菜,还重三斤,就让人绝望了。

过年期间,吃总是不变的主题。除了在家聚餐,如今人们更热衷于在各色餐厅中寻觅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做美食和做餐饮生意是相悖的两件事”。对此,陈晓卿还说了一个故事:



有一次他从杭州去钱塘江,遇到半山腰上一家叫“途中”的饭店,每道菜都好吃得让这个老饕赞叹不已。于是陈晓卿找到老板,不懂他有此手艺为何还藏在这深山老林里,如果去杭州,那生意得多火爆!

谁知老板微微一笑,去了杭州,这味道就没了。

这是知难而退的。也有人不信邪,“我不为赚大钱,做好这一亩三分地的吃食,怎么会没活路?”

比如北京有一家叫红炉磨坊的面包店,店主是名门之后,事业成功,为了个人的兴趣爱好开了这么一家纯正的欧式面包房。虽然靠品质攒下了一批死忠粉(疯狂到有异地用户要来给他当义工),但因为成本太高,这店开了14年,就亏了14年。



上个月,它终于因为不符合有关部门“食品加工厂面积在475平米以上”的规定,办不下生产许可证,关门大吉了。
餐厅正在变成工厂
对一家面包店,居然参照“食品加工厂”的监督管理思路,这事乍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监管其实是顺应了如今餐饮业的发展趋势。似乎是从黄太吉开始,餐厅慢慢走向“工厂化”,强调的是产能和供应链,跟食物的味道反倒没有多大关系了。

投资人不会问你能不能做得好吃,只会问你什么定位定价,能做到多大规模。而规模的前提,是标准化。

标准化的头一个挑战就是食材。

比如烤鱼刚兴起那阵,就没有跨城市连锁经营的。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用的都是活鱼,供应链没法弄。

这几年开始有全国性的连锁品牌了,奥秘就在活鱼被换成预处理的冻鱼,全都不按斤卖,改按条卖了。不仅缩短了处理时间,还简化了烹饪流程。至于活鱼变冻鱼,烤鱼变炸鱼的味道差别,一时半会大部分人还尝不出来。



中餐的发展还受制于厨师,换个主厨,味道大不一样,品牌还怎么做?

一个被业内公认的趋势是搞中央厨房,尽量把关键环节统一制作统一调配,店内甚至都无需再配厨师,只要二次加热就可以了。之前黄太吉就想建一个中央厨房平台,不仅处理自己的食物,还能承接其他品牌的业务。

结果就是,你走进这些连锁餐厅,吃的不过是一顿高级半成品菜。

别说,现在还真有不少餐厅也在店内售卖自己的同款半成品菜的,其实他们探索出的这些标准化食品开餐厅都有点可惜,进商超开拓半成品菜市场才是更大的生意吧?
平均等位2小时的餐厅
有人说,在北京最好做的生意就是餐饮,基本上开一家火一家。因为市场在这摆着呢,光是尝鲜的食客就够店里热闹十天半个月的。

但做着做着就会发现,最难的也属餐饮,因为竞争太激烈了。同质化的标准餐厅(就连营销都是同一个套路),流水线水平的食物,最终能比的也只剩价格了。作为吃货,这是一个让人无望的局面。

不过,不管踩了多少坑,我始终也没有放弃在北京淘摸真正有美食的餐厅。前两天,本想趁着过年期间人少,去牛街某著名涮肉馆拔草(避免广告嫌疑,就不说名字了),特意挑在下午三点的冷门时间到店,结果被门里门外排大队的人群搞傻眼了。

问了一下才知道,门外的两队,一队排熟食,一队排生肉,门里排涮肉的,仅小桌就到快300号,等位的人沿着楼道站两排一直站到三楼,拥挤情形堪比春运的绿皮车,等位时长平均2小时!

其实离这家涮肉馆不到500米,就有一家东来顺,也有评价颇高的肉品,价位相当且无需排队。为什么大家非要在冷风中站两个小时,也得吃这家?

除了对这家常年排大队餐厅的朝圣心理,背后还有一个强有力的细节。牛街是北京传统的回民聚居区,这家由回民经营的牛羊肉铺历史悠久,被认为是北京最地道的牛羊肉——除了肉品正宗,回民的信仰也担保了他们在经营中不会有任何掺水售假行为。

口碑靠时间可以慢慢积累,如今信任是比口碑更稀缺的东西。

菜品的味道可以吃出来,明厨亮灶能看得见,但在更多看不见的环节上,只有逐利之外的原则才值得信任(马克思早都说了,任何被资本控制的生意,有50%的利润,就敢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无论是对美食精神的坚守,还是对信仰的虔诚。

责编丨木芯
戏哥推荐:(点击文字或图片均可阅读)




春节不需要自救,需要自救的是我们自己
每天一个小段子


    关注 调戏电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