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教育江湖,景弘论道丨当小编进课堂,化身景弘学子,我看到了什么?

 

我们的《教育江湖,景弘论道》系列一经推出,受到了很多学生家长的追捧。小编之前也带大家领略的景弘中学自课改之后...



我们的《教育江湖,景弘论道》系列一经推出,受到了很多学生家长的追捧。小编之前也带大家领略的景弘中学自课改之后带来的变化以及学校的概况。

今日,小编就来化身一名13岁的初中生,走进课堂,做一名景弘中学的学生。课堂结束后,我对于这样课堂的体会大约只能用“震撼”二字来形容!

时间:15:20——16:00

地点:景弘中学初一年级某班级

课堂:《生物》


之前讲到,景弘中学以“一三六课堂”闻名天下。而恰好这一周,景弘中学在“一三六课堂”的基础上做了一小部分的调整,新推进了“二元课堂”。到底这个“二元课堂”是什么?且听“初中生小编”为您慢慢解答!

Time   15:15
距离上课还有5分钟,我站在班级的门外等待任课老师的到来。除了需要上洗手间和擦黑板的同学,其他学生们早已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静地准备着下节课上需要使用的书籍和资料。

我迟疑地看了一下手表,确认这的确是课间休息的时段。
Time   15:20
上课铃响了,田凯老师夹着生物课本,手里捏着几颗芸豆、玉米粒和小蜜橘走进了教室。

和传统课堂一样,“上课!”“起立!”“老师好!”上课的前奏依旧是熟悉的味道。

随后,田老师说:“今天我们的课堂主要解决 ’为什么菜豆种子是双子叶植物,玉米是单子叶植物’ 这一课题。……好!现在同学们可以分组板书了!”简单交代了今日课堂的主题后发出了这样的话题。

景弘课堂实况


话音刚落,班里面几十个同学“唰”地一下,全都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分散在教室各个角落,开始了这节课的学习。

(小编内心在想:印象中难道不是上课时“静若处子”,下课时“动如脱兔”吗?为何这里恰恰相反?同学们拿起课本就能立即板书内容吗?他们会在黑板上写什么?)



班上的同学分为6个学习小组,每组6-8人,进行分组学习。有些学生两三个站在一起,进行着激烈的讨论。

“多肉植物属于裸子植物还是被子植物?”

“蒲公英的种子是什么类型的?”

“果皮和种皮有什么区别?”

诸如此类的问题,同学们一个接一个的抛出来。讨论得不亦乐乎!


【课外话】


之前的提到过的景弘“一三六课堂”中,有一个“独学”环节,是学生们在课堂前20分钟需要进行的流程,和同组的同学们独学,然后进入“对学”环节,对当日课堂中的内容进行基本的梳理。

而现在景弘中学新引进“二元课堂”后,“一三六课堂”的“黄金一小时”也演变成了“20分钟自主课堂+40分钟合学课堂”
TIME 15:30
上课第十分钟,学生们大部分都还处于“对学”环节,进度快的小组已经进入到“组内小展”的环节。老师也在各个小组间来回指导,时刻提醒和叮嘱同学们不要因为讨论热烈而将课程重点抛到脑后。“这节课我们主要讨论的重点是……”、“关于这个话题,是我们下节课要讨论的。”



短短20分钟,原本空空如也的黑板也瞬间变成了“思想碰撞集中营”。思维导图、种子模型图、笔记等在黑板上详细地展示。6个小组,截然不同的板书风格,也体现了学生们不同的想法。

景弘课堂实况之——可以随意走动的课堂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

那么在这样的课堂上,我收获了至少6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这是传统课堂中办不到的。而这6种不同的思维模式,给我内心的震撼却是巨大的。

我不止一次会思考:“为何他们这么厉害?思维会如此活跃?”

或许,我就在这样的课堂上找到了答案——学生的思维模式在改变。

TIME  15:40——16:00
课堂后半段,开启了一节课的重点环节——“班内大展”。有些小组的内容很丰富,思维相当活跃,提出的疑问甚至超出了课文的范围。田老师选取了其中2组作为示范在课堂进行讲解。对课前发放的导学案内容进行讲解,同时也对同学们发出的疑问进行解答。详细解释了“胚是新生物的幼体”这一概念。建立在课本和导学案的基础上,对本堂课内容进行思维发散,老师再进行答疑解惑和补充重难点,并且针对考试答题技巧做出了补充。

“课堂大讨论+生活再延伸”。这是小编对景弘课堂的深切体会。



TIME  16:05
下课铃已经响了5分钟了,学生们依旧没有下课的意思。围着田老师,盯着他手里的玉米粒和芸豆看得津津有味,依旧围绕着上课的话题在讨论。



看着学生们饶有兴趣的样子,我心想,老师手里捏着的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种子吧?这样的课堂,生动活泼,也难怪学生们会觉得40分钟的课堂不够用,无法满足他们源源不断的求知欲。



40分钟的课堂对于我和学生来说,都是不满足的。在这里,或许学生们每天都会期待,下一节课会有怎样的惊喜碰撞。这是“景弘课堂”最大的魅力!

课堂结束后,小编跟着田老师回到课程质评中心,对景弘新开辟的“二元课堂”进行了更深的了解。

所谓“二元课堂”,就是在“一三六高效课堂”的基础上,再把课堂分为两个阶段——“20分钟自学阶段”和“40分钟合学阶段”。



“自学阶段”也就是提前预习阶段。之前的“一三六课堂”中有一个“独学”环节,现在的“独学”环节不在课堂中进行了,上课之前,学生们自行合理安排预习时间,消化自己会的知识,提出不理解的地方,以及进行深层拓展等。

“合学阶段”则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共同讨论解决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对小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和分享。从而将课堂达到另一种“高效状态”。
田老
“我们的课堂主要在于‘先学后教,多学少教’。知识是学不完的,还是要以能力内化为主,课本内容是课堂基础,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和构建学科知识框架才是学习的深化。”
后记:
景弘的教室里,四处是平地,“三尺讲台”消失了,课堂不再只是老师说话和传授。人人都是老师,人人也都是学生。互相学习,彼此成就。

景弘的课堂上,学生说话的频率比老师要高,学生远比我们想象得活跃。思维跨度似乎可以“横跨太平洋”。

即使老师在这样的课堂中大部分占“引导成分”,但肚子里得需要多少墨水,才能回答得上学生们那些“满世界的疑问”呢?

下一期,小编将会带你走进景弘教师的生活,这看似将课堂“让贤于学生”的背后,老师们则需要付出什么呢?敬请期待。


    关注 株洲市景弘中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