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读文 生与死,都可以很美

 

在俄罗斯,很多墓碑都是由著名雕塑家或建筑师设计的。新圣母公墓里没有沉重的哀伤,艺术家们通过雕塑这种无声的语言,和凭吊者们一起重新解读着墓主人的一生。...





在俄罗斯,很多墓碑都是由著名雕塑家或建筑师设计的。新圣母公墓里没有沉重的哀伤,艺术家们通过雕塑这种无声的语言,和凭吊者们一起重新解读着墓主人的一生。



莫斯科无名烈士墓

作者:高帆

“这些墓的主人生前都各自精彩,身后,也通过独具特色的墓碑延续着生命的故事。”我在莫斯科任常驻记者时,一位俄罗斯朋友告诉我,很多名人安葬在位于莫斯科河畔的新圣母公墓,每逢相关纪念日,人们都会去公墓缅怀一番。

踏进这座公墓,就像走入一座“露天雕塑博物馆”。在俄罗斯,很多墓碑都是由著名雕塑家或建筑师设计的。新圣母公墓里没有沉重的哀伤,艺术家们通过雕塑这种无声的语言,和凭吊者们一起重新解读着墓主人的一生。



赫鲁晓夫墓

赫鲁晓夫墓碑整体由黑白两色构成。赫鲁晓夫头像置于黑白组合的花岗岩方洞中。黑白两种不同的色彩,似乎是雕塑家对赫鲁晓夫一生功过参半的暗示。



乌兰诺娃墓

芭蕾舞艺术家乌兰诺娃的墓碑则是由一块通体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正面有一个跳芭蕾舞的人形浮雕。只见舞者足尖轻轻点地,四肢柔韧灵动,恍惚间,这只美丽的“白天鹅”似乎从未离去,她只不过是去了一个更美的舞台,在那里继续向人们展示真正的美。



卓娅墓

苏联卫国战争中著名英雄姐弟卓娅和舒拉的墓碑位于墓园深处。卓娅的墓碑雕塑表现的是她被德军施以绞刑前一瞬间的神情与姿态,睹之心碎,同时也令人肃然起敬。



奥斯特洛夫斯基墓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墓碑,则是由他的浮雕半身像和保尔式军帽、战刀组成的。也许是由于作家后来因健康原因双目失明,雕塑家特意没有雕刻眼球……

“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穿行于这一个个墓碑间,拜谒和欣赏的同时,内心也与一段段历史和一个个人物展开静静的对话。墓碑上的鲜花,更有动人之美。

而有时没有墓碑,却更令人心动。



托尔斯泰墓

在位于莫斯科南部的小城图拉,有一个名叫“亚斯纳亚波良纳”的庄园,这个名字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明亮的林间草地”。这里是俄罗斯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家,《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传世著作都是在这里写成的。如果在金秋时节来到这里,美如一幅幅油画的景色便会映入眼帘,红色、黄色的叶子就像画家随手甩出去的油彩那般厚重。

通往庄园深处的大道悠远、静谧,路两旁挺拔的白桦仿佛是在替托翁欢迎来访的客人。庄园里没有任何人工修葺的柏油路或石子路,百余年来,“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穿行在这条古老的土路上,周围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每隔数十米便有一块简朴的木牌立在路边,上边书写着从托尔斯泰作品里摘录的片断。读着这些优美的句子,人们仿佛听到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正在很近的地方,娓娓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走到树林最茂密处,那座绿藤缠绕的白色二层小楼便是托尔斯泰的故居了。故居里的陈设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虽然托翁出身贵族,但故居里无论是书房、客厅还是卧室,都非常简朴,除了普通的桌椅、床,再找不出更多的家具。托翁一生都在尝试进行解放农奴的实验,在庄园里,他和农民们一道栽树、劳作,在身体力行的劳动中获得大自然的宁静和对生命的思考。他还把自己的别墅改成农民子弟学校,免费让贫苦农民的孩子来上学,并亲自讲课。

托翁去世后,家人按照他的遗愿,将他安葬在庄园内的一片树林里。

如果没有人特别提醒,人们很可能会错过托尔斯泰的坟墓。与其他搭配精美雕像的名人墓相比,托尔斯泰的墓只有两米长、半米宽,高出地面仅四五十公分,并被绿草密密覆盖着,外观似一个普通的土丘。这位一代文豪的墓,没有墓碑,没有文字,甚至没有任何标志,但人们却绝不会因此减少对这位伟大心灵导师的敬意。住在附近的俄罗斯青年举行婚礼当天都要来这里,向托尔斯泰的墓地献花致敬。

在婚礼当天,新娘和新郎向当地的重要纪念墓碑敬献鲜花是一种传统,以表达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和对革命先烈业绩的缅怀。笔者在莫斯科工作时,就常看到新人们来到红场旁的无名烈士墓前敬献鲜花。

在俄罗斯人看来,美,不仅在于视觉的愉悦,更在于心灵的震撼。正如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对托尔斯泰墓做出的评价:“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的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冬天墓碑前的玫瑰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文 | 茨威格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中获到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编辑:吴凯翔


    关注 我报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