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000米的放牛班终于迎来春天

 

这一天,是藏语文课程期末考试的日子,这儿海拔4000多米,气温是零下7℃。...



看过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以后,好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得哼起“me me me do me,ri ri ri do ri”的调子,简直停不下来。这个治愈大片还导致:一想到那个搞siao的老师和那群捣蛋鬼,脸上总能漾起蜜汁微笑。



这个老师,和那群问题少年,其实真的存在。

“这门考试很重要,我会在这儿陪着你们,你们必须做完。”求松对坐在风雪里的孩子说。

82个藏族学生立刻正襟端坐。有人马上把手从兜里抽出来,掸了掸军大衣上面的雪,哈了两口气。



这一天,是藏语文课程期末考试的日子,这儿海拔4000多米,气温是零下7℃。

“利民学堂”,2010年,它迎来了第一个老师求松。

两个月以后,放牛班组起来了。




第一个学生是22岁的大龄青年义西多杰。他像头牦牛,因为又不会普通话,又不识字,坐在教室里一脸茫然。人生里,第一次他念出了“a、o、e”,用爱心人士捐来的新铅笔,写下了汉字的第一个笔画“一”,这头“牦牛”惊喜无比。

除了汉语、藏语,求松把思想品德课看得无比重要。但是这门课对大龄青年2号——21岁的才文扎巴,完全就是空前灾难。

顶着一头染黄的杀马特发型,刘海长到遮住了眼睛,欺负小同学,跟老师顶嘴,抽烟,偶尔打架。来学堂以前要么在家“闲逛”,要么泡吧。

求松被这个问题少年在课堂上曾经气到炸。



但是事情慢慢不同,在学堂,80多个学生都坐在一起,听求松讲闻所未闻的《弟子规》、“做人的道理”、“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地震后跟着老师去赈灾……

曾经的问题少年,是如今的副班长。他在路上看到玻璃渣都会捡起来,骑摩托还要捎上老人一程。




求松不厌其烦地教着这群超龄放牛学童学以致用的手艺,唐卡绘画、掐丝工艺和藏香制作,“孩子们”用学的手艺还能赚点小外快。82个学生里,好多都卖出了自己的掐丝作品。20多个学生都打算毕业以后合开唐卡作坊或是藏香作坊。



求松,这个康巴汉子,亲手种下了放牛班的花朵。而他自己,当着思想品德课和藏语文课老师,连续两年没拿一分钱工资。有人出5000元的月工资,想雇用他画画,但他拒绝了,留在了这个“穷学堂”。

求松的母亲去世,  按照藏族习俗,要为母亲守孝49天。这中间,求松没有请过一次假,耽误过一节课,有时,他改作业,还忙到凌晨两点多。




项目预算和执行计划:

求松的教育梦想,是让那些从贫困牧区来的超龄失学放牛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通过维生技能+文化课程+思想品德,采用独特的教育模式,让他们有文化、懂技能、有道德,建校后每年为300—600名超龄失学牧民子女提供免费学习的机会。

但现实是,全校200多名师生,正挤在600平米的出租房里,学习、活动都只能在露天进行。

本次募集的所有善款,将全部用于建设利民学堂新校舍,该项目在2016年2月开始筹备工作,现已完成建设手续,蓝图及设计和工程招标。崎岖遥远的山路、恶劣的气候条件和高昂的运输成本,无疑会增加建设的费用。详情如下:



点击“阅读原文”,给放牛班一个春天。


    关注 腾讯公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