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的孩子数学好?教两岁的孩子学数学,合适吗?

 

幼儿数学启蒙的概念,方法与步骤。...

欢迎加入成为豆豆魔方BFC会员
从2013年春开始筹备至今,豆豆魔方粉丝从100到现在的18万,其中数理逻辑积木家长课程会员达到3000多人次,豆豆魔方科学探索主题盒累计销售达到8.6万套。我们体验成长的快乐和压力,快乐因为有你们的分享而加倍,压力因为有你们的支持而减半。给微信公众号回复 002 了解俱乐部VIP会员福利
粉丝福利大清仓

出清 让利 爆款

款产品

让利给一直支持我们的您!

福利加成,收藏领优惠




  • 一次性购买3000元以上,加送769元华德福单元积木一套,送终身VIP俱乐部会员
  • 一次性购买1000元以上,加送200元礼品福袋一个,送VIP俱乐部会员一年
  • 一次性购买  600元以上,加送100元礼品福袋一个,送VIP俱乐部会员一年
  • 一次性购买  400元以上,加送  50元礼品福袋一个
  • VIP俱乐部会员年费为198元
  • 给微信公众号回复 002 了解俱乐部会员福利



会员妈妈咨询问题一

Q:最近,有一篇文章特别火,叫《不恰当的双语启蒙,可能毁掉孩子一生的思维和表达》。文章的主旨内容是“没有形成强势母语的孩子,往往会丢失深度思考和表达的能力”,看了文章以后,我对孩子的双语教学有所动摇,请问S爸怎么看这个问题。

S爸回复:

其实中国的大环境下,中文无疑是孩子的强势母语;除非主要抚养人是外国人,否则外语能占到日常生活语言的20%就很不错了,根本不存在影响“强势母语”的问题。

典型的是我家小S,从小开始读的是全英语的幼儿园,英语的占比很高,但在幼儿园之外接触的人、电视节目、书籍、标识等都是中文的,强势母语必然是中文。

所以,大家尽管放心大胆地进行幼儿英语(或其他外语)启蒙,实在不必担心影响深度思考和表达能力的问题。

实际上,从小学习一门外语,不仅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大有禆益,从智商、专注力、创造力、性格塑造等方方面面,都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

双语儿童会具有更好的“元语言意识”。相对于只会一种语言的孩子来说,这种元语言意识,可以使孩子的思维更开放、更客观;再加上日常生活中,双语儿童不断进行两套语言系统自由切换的训练,因此他们更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认知灵活性(cognitive flexbility)更强。



这种认知灵活性和思维多样性,被认为是形成个人创造力的核心因素,有助于孩子处理和解决复杂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创造力还体现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以色列语言学家Mark Leikin做过一个实验,他给平均年龄4岁左右的儿童两项任务,一是将在特定要求下将瓶盖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二是解决图片中复杂多头的家务问题。前者是测试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后者测试一般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

结果显示,双语儿童在两项任务的问题解决中,都表现的更有创造力。



此外,还有一项针对外语学习对数学能力的影响的研究,参加实验的小学生每周多上90分钟的外语课,少上90分钟的数学课。然而一学期下来,这些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比对照组学生的成绩还要高。

会员妈妈咨询问题二S爸,我的孩子刚刚2岁,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吗?我自己不喜欢数学、上学时数学成绩不好,真的不知道证明引导孩子学数学。
S爸,教半天,孩子都搞不清楚,如果是你,下面的这个怎么教?(发图片)





S爸回复:

数学启蒙对孩子来说,不是求解X,也不是九九乘法表,更不是像学龄儿童一样端坐在书桌前学加减法。对于刚开始学说话的孩子来说,数学是他们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数字、认识形状、区别大小和多少、了解方向、探索空间……都是数学。

学数学的意义,和父母带着孩子感知音乐、美术、大自然等,是一样重要的。并且数学对孩子的感知、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和创造力等都有益处。

作为父母,因为自己不喜欢数学、上学时数学成绩不好,就因此推论出让孩子小小年纪学数学根本没有用,是不负责的作法。父母有责任在学龄前让孩子产生广泛的兴趣,像导游一样引领孩子去观察去认识,这样在进入学校以后,孩子进行系统性学习时才会更有意义和动力。

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引入数学常识,把数学变成孩子生活中的一项乐趣,而不是贪图让他/她提前学会学校以后会教授的知识,就是很好的数学启蒙。

之前S爸分享过一篇文章,有兴趣的妈妈们可以点击下面的标题看看:

孩子一生中的“数字敏感期”!数学游戏:孩子这样买东西的

同样,我们今天就重点就2-3岁孩子要不要学习数学,怎么样开展数学学习讨论讨论,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part

1
2~3岁的孩子能掌握怎样的数学技能?


由于家庭教育环境的不同,以及孩子的个体差异,相同年龄的健康孩子在认知方面的差异是正常的。以下这部分的内容并不是孩子认知情况的自查表,做不到很正常,超过了也很正常。列出来,是希望帮助大家具体了解2~3岁孩子数学认知所涵盖的范围。
关于数字
  •  一般说来,在孩子不到两岁的时候,会知道一些数字,但不理解数量。(比如说,模仿计数的韵律,会数数,但是不知道意义。)


  • 理解“一个”和“两个”。比如能把一个人和许多人区别开来,或者能将目标项目识别为“两个”。


  • 能将三个或更多的东西识别为“多个”,而不是“一个”或者“两个”。知道自己的年龄。能听懂“拿一个”或者“给我两个”之类的简单指令。也有很少的孩子能明白“三个”或“四个”。
  • 两岁出头的时候,口头计数能到“三”,有的会超过,比如数到十,但是顺序不一定正确。


  • 两岁半以后,有一部分孩子已经能将计数与具体的物品对应起来,比如在由五个物品组成的集合中,指出每个物品一一对应的序数。


  • 两岁多时,有一些孩子已经可以在比较物品时正确地使用术语“许多”或“相同”,再进阶一步的孩子开始使用“更多”、“更少”来区分容量明显不同的集合。
运算能力
  • 平均到两岁半的时候,对应具体的物品,孩子能理解“一个”和“另一个”放在一起,是“两个”。以及“两个”被拿走了“一个”,还剩“一个”。
  • 也有一些孩子,能通过日常经验(而不是语言学习),推算出5以内的加减关系。
  • 还有一些两岁左右的孩子,能理解如果你改变了集合中某个部分的大小,同时也改变了整个集合的大小。
几何与空间感
  • 两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正确的匹配形状和尺寸,比玩某些“形状匹配插板”的玩具或者“形状分拣箱”的玩具。


  • 两岁出头的孩子,有一部分和大人玩藏东西这个游戏的时候,已经能在把盖住的东西找出来以后,换一个地方再把这个东西盖住藏起来;也有一部分孩子仍在反复练习在同一个位置藏东西。


  • 在24~30个月之间,孩子通常能够在玩具堆里(比如三种不同性质的玩具中),把他/她认识的同一种玩具找出来,比如在玩具箱里翻出所有堆叠塔的圆圈,然后在没有中间那根立柱的情况下,仍然知道要把堆叠塔累起来。


  • 在24-36个月之间,孩子们通常能完成局部拼图,即在一整个较复杂的拼图里,找出其中相连的三个碎片拼起来。此外,把简单的完整平面形状分解开后,能拼回去,比如,披萨饼。开始利用相同的模块(比如乐高),构建三维结构。


  • 少数孩子能理解表示身体关系或位置的词语。比如上和下、前和后、旁边、底下、里面、外面、近、远、左、右等。


  • 少数孩子能够构建出对称性的二维形状或三维的建筑物(比如利用积木、乐高等)。
对量化的认识
  • 在24-30个月之间,一些孩子仍然相信被分解成许多块的饼干变成了更多的食物。


  • 两到三岁之间,孩子会用水、沙子、冰块等灌装到容器,来探索空间。懂得大的容器装更多的东西,小的容器装更少的东西,容器的体积是固定的。
  • 有些孩子已经能描述属性。比如“大”或“小”、“长”或“高”、“重”或“轻”。


  • 还有一些孩子能描述并指出“相同”与“不相同”的概念。
  • 在两岁到三岁这一整年中,孩子们通过日常活动(例如,知道什么时候吃什么,回家的时间,睡觉时间等)来形成初步的时间和次序概念,进一步的发展要等三岁到四岁。
规律、推理与代数
  • 两岁半之前,有部分孩子对一些日常指令的感知仍然是“独立事件”,到两岁半以后,有些孩子已经对日常活动的顺序有较好的理解,比如吃饭-出去玩-洗澡-睡觉。
  • 两岁半以前,有些孩子已经能理解环境中的一些固定规律/因素,比如知道白天与黑夜的交替,在衣服或墙纸的图案中找出他/她认识的形状,等等。还有一些孩子已经会使用“今天”和“明天”。
  • 30~36个月之间,有些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推理能力。比如说,在集体之中,通过观察哪些孩子在场,来推理出谁已经离开了或者没有来。
  • 30~36个月之间,有些孩子已经能用自己知道的度量衡概念,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东西分类,比如“硬”、 “软”、 “大”、 “小”、 “重”、 “轻”等。
  • 两岁开始,有的孩子已经可以玩逻辑匹配的游戏。比如借助玩具或者绘本,通过与大人互动,玩“这是谁的食物?”“这是谁的房子?”“这是谁的尾巴?”“这是谁的小宝宝”等猜谜游戏。
part

2
从零开始,循序渐进教孩子学数学


以下是对幼儿数学启蒙之初的一些建议,总得来说,准确率不重要,听到、看到、了解到更重要。

关键点是:死记硬背、功利性学习不适合这个年龄的孩子。

Step1   贴一些色彩鲜艳的几何形状在婴儿房。

Step2   把几何形状作为玩具,比如把塑料或泡沫的几何形状当浴室玩具。
Step3   用玩具或游戏的方式教会孩子几何形状的名字。

Step4   数数要比认识数字更重要,因为数数是一项有乐趣的活动,而一遍一遍重复的强迫记忆并不是。

Step5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数数,把简单计数变成一个习惯。比如“这是一个苹果,哇,这里还有一个,我们有两个苹果”;或者“1,2,3,出发!

Step6  和孩子对话时,引入简单的运算,并鼓励他们去尝试,但对结果不要批判或反应过激。耐心等待孩子的词汇量和认知进一步的发展。

Step7  能够计数以后,引入“加”的概念,同时介绍是分组和分类。
Step8   为孩子鼓掌,给孩子鼓励。计算的准确率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意义不大。家长可以在和孩子对话的时候,有意识地去说“等于”、“总和”、“大于”、“小于”等数学概念,所谓“磨耳朵”,在潜移默化中,当孩子理解了一个新的数学词汇,在引入另一个。不要在短时间内反复说迫使孩子去理解。

Step9  孩子能理解加法以后,再介绍减法。例如“哇,三瓶牛奶已经喝完了两瓶,还有一瓶啦。”
Step10  能够计数、了解加和减的概念以后,鼓励孩子去体验一次花钱,感受把钱给收银员以后,交换回东西,而钱被做了减法的这一事实。
part

3
 如何在生活中教孩子数学(一些实例)


其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都可以引入数学的概念,以下的这些例子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最重要的是,家长对数学的态度先行。

1.找一些关于数字的童谣,韵律和节奏能帮助孩子更好的接受数字的概念。比如我们从小熟知的“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2.把计数和分类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比如每天回家上楼梯时数台阶等。
3.收集贝壳、纽扣、鹅卵石等小东西作为分类玩具。

4.在玩捉迷藏时描述位置。“你在桌子底下吗?我看见你在桌子底下啦!”“我在窗帘后面哦,快来找我呀!”

5.带孩子散步时,聊一聊距离的概念。“我们离公园很近了!”“大概还有50米到家。”“试试走5步到前面的井盖。”
6.教孩子认识沙漏、秒表、计时器等。通过游戏来逐渐了解时间概念。

7在外面玩时,随时指认不同的形状,比如三角形的交通指示路牌,长方形的街道路牌等。

8.谈论时间,比如今天和明天;用旧式的日历教孩子理解星期和日期的概念。

9.谈论事情的的因果关系。“今天好冷,要多穿一件衣服。”

10.吃饭时让孩子帮助分发物品。“宝宝一个,爸爸一个,妈妈一个,外婆一个,外公一个。”

11.让孩子去洗衣房帮忙——分拣袜子、裤子和上衣等,帮忙递送衣服,鼓励孩子计数。

12.让孩子自己选择衣服、鞋子,并用颜色来强调和命名他们。“今天穿这双红色的鞋子吗?哇,你最喜欢这双红鞋子了。这个房间里还有什么是红色的?”

13.让日常生活有规律,建立较为稳定的作息时间表。带孩子做简单的烘焙,分给他揉面团等简单的步骤。帮助孩子理解“次序”。

14.教孩子打电话,认门牌号,认车牌号。

15.带孩子逛超市,并请他/她帮忙。“拿两个苹果可以吗?”
结语:

父母在了解孩子对数学认知的普遍规律以后,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为孩子引入数学概念,通过游戏、绘本、玩具、家务活等让数学变得生动和日常,这就是数学的启蒙。

数学其实是幼儿早期认知发展的一个部分,和语言认知、社交认知、运动协调等相辅相成。总得说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的互动更多、说得话更多更有意思,陪伴孩子提供的活动更丰富,孩子的各项认知能力发展得也就更快。

参考资料:

1. PBS. ORG. Child develop tracker. http://www.pbs.org/parents/childdevelopmenttracker/two/mathematics.html

2. WIKI HOW. How to Teach a Young Child Beginning Math Skills. http://www.wikihow.com/Teach-a-Young-Child-Beginning-Math-Skills

3. Zero to Three. Help Your Child Develop Early Math Skills. https://www.zerotothree.org/resources/299-help-your-child-develop-early-math-skills

点击图片了解双十一福利
“豆豆魔方童书馆”双十一优惠大满减
点击阅读原文至微店“豆豆魔方童书馆”
免费领取满减优惠券
团购价上
满300减20,满200减10,
满500减50,
共500张券,抢完为止
大家注意券的使用截止时间,不要错过了哦~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进入微店


    关注 豆豆魔方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