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乒乓球运动员退赛事件反思一般人格权及其限制 2017体育法律热点评论

 

本文为“2017中国体育法律热点事件”活动来稿,作者朱文英。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本文为“2017中国体育法律热点事件”活动来稿,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事件回顾
1
2017年6月23日
在成都举行的国际乒联中国乒乓球公开赛男子单打16进8的比赛中,中国乒乓球队运动员马某、许某、樊某及主管教练在未经中国乒协批准的情况下擅自放弃参赛。
2
2017年6月29日


国际乒联更新了即将于7月2日国际乒联巡回赛澳大利亚公开赛的参赛名单。此前报名参赛的国乒男队队员全部退出本站比赛。
3
2017年7月7日


国际乒联公布了2017年最新一期世界排名。在男子单打方面,在中国公开赛上引起退赛风波的马某、许某、樊某三名运动员,都被扣掉了相应的积分。
事件评论
抛开运动员退赛行为的可能起因,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退赛,除涉及具体的比赛规则(退赛理由及相应的处罚)外,退赛是否是运动员的权利和自由?

笔者以为,就运动员退赛行为而言,可以从民法一般人格权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运动员和其他自然人同样享有一般人格权

根据《民法总则》第109条的规定,一般人格权的类型包括人身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

第一,运动员享有人身自由权。行动自由方面,运动员拥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意志进行身体行动的自由。一般行为自由方面,运动员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利益确定自己的职业流动和自由、商业事务安排自由、独立决定涉及己身的体育事务、意愿表达自由。

第二,运动员的人格尊严权,包括运动员的人身不可侵犯、运动员的人格尊严受到尊重、运动员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二、 运动员的一般人格权应当受到限制

1、运动员人身自由权的限制

(1)虽然运动的身体不受侵犯,但对在体育比赛中所造成的身体对抗甚至伤害,原则上不能要求对方运动员赔偿。

(2)运动员的行动自由受到限制。主要包括:运动员的行动需遵守比赛日程安排和其所属体育组织(如俱乐部)的活动日程安排;行踪报告限制。

(3)运动员的一般行为自由也应当受到限制。如运动员流动中受国籍和地域限制。

(4)运动员的行为方式必须服从于自己职业生涯的整体形象和要求。一是运动员日常行为要进行自我约束;二是运动员参赛自由,但一旦参赛,比赛中的自由就应当限制。

2、人格尊严权行使的限制

(1)运动员之间比赛期间行为的约束和情绪的控制。运动员的违规动作、过激言行应当受到规则处罚,另一方不应当同等对待。

(2)对观众不理智言行的容忍。

笔者认为,作为一个群体,为了维护比赛秩序,运动员的一般人格权应当受到上述的诸多限制。运动员应当根据比赛规则谨慎行使该项权利,以确保比赛的连贯性。

(END)
作者:朱文英

潍坊学院
2017体育法律热点评论回顾
首例“毒跑道”公益诉讼结案

危羿霖 北京金钲律师事务所
篮球广场舞场地之争

霍丁鹏 陕西中医药大学
首例马拉松替跑猝死索赔案

张立峰 盈科(西安)律师事务所
重金引援受限U23保送上场

陈蔚 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格斗孤儿,自媒体法制缩影

马超群 首都体育学院
林丹讨薪粤羽羽毛球俱乐部

吕伟 武汉大学法学博士

林丹讨薪粤羽羽毛球俱乐部
南松案—青训纠纷何解?

李勇 首都体育学院
格斗孤儿,未成年人选择权

戎朝、顾燕 上海百悦律师事务所
南松案—注册及转会纠纷

周明 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


    关注 体育与法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