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锋:矫枉过正的亏,绝不能再吃了!

 

“往回走”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给肖锋老师打 call

学区房是用钱投票,废除学区房就是用关系投票,用权力投票,就是这个区别。

医改是大方向,既要公平也要效率,既要看得起病也要看得到病。

无论是教改还是医改,不是简单一句“往回走”就能解决的。

近来,网上最火的两个话题莫过于“取消学区房”和“全民免费医疗”。由于“战时体制”成功控制住了疫情,一些原本走向市场化的领域大有“往回走”的倾向。
1
房市上,北京西城区学区房最近成交量翻倍 ,深圳学区房更是卖疯。这是学区房最后的疯狂?北京市城六区均明确提出“多校划片”方式入学。新政实施后,一个小区对应多所小学、初中,由电脑派位。也就是说,就算你买了这个小区的房子,也不一定能上热点学校,很有可能被电脑派位到普通学校去。

说白了,“多校划片”就是在局部区域“取消学区房”。这真能为学区房降温吗?未必!有钱的会买下重点学校周边的两套房,有权势有关系的则根本不用买房入学。

学区房到底公平不公平?学区房是用钱投票,废除学区房就是用关系投票,用权力投票,就是这个区别。
学区房之所以持续火爆,一套39平米的小房子炒到千万元以上,最本质的问题在于学区房有利可图,孩子上完学还能以更高的价格卖掉,大赚上一笔,两全其美。

不少网民只能望房兴叹,“我又没钱又没关系,建议全部取消,干脆摇号。”所以,当“取消学区房”的呼声或变相取消的新政出来后,多数人还是点赞的。

但人们忘记了,教改的初心是教育公平,是教育资源均等化。资源还在向重点中学倾斜,各地都有所谓“1中”、“实验小学”、“实验中学”现象,都是集中力量树重点、保尖子的结果。结果呢,拼不起爹的学生的利益被牺牲掉了。如果教育资源均等化,如果每所学校师资力量相当,也就不会刻意去购买所谓的学区房了。

催生所谓“天价学区房”现象的,是重点学校资源过于集中。重点学校目前扮演着“抽水机”的角色,得到了财政大部分投入,将基层优秀教师源源不断地抽调上来,形成教育资源上的“马太效应”。

破解这个“马太效应”不是没有办法。在日本,公立学校的教师一律轮岗,无论城乡哪个地区,教师待遇一致,学校教育设施一致,保障边远乡村的教学条件不低于东京等大城市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育资源集中化的问题,也就很大程度上冲淡了学区的概念,真正做到给炒作学区房釜底抽薪。

看来,“切实建立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换制,让交流、轮换制度化、常态化”不是一句空话,是要动到很多人切身利益的。
2
另外,“往回走”现象在医改上,建议推行“全民免费医疗”的呼声最近也很高。

本次疫情中,中国核酸检测费用40元(政府支付),而美国动不动要上千美元(个人支付)。中国在疫情中的表现是举国体制办大事的成果。
近日,北大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提出,疫情是推动“全民免费医疗”改革的契机。理由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由于有免费医疗、财政兜底,医患关系空前和谐,医闹没有了(因为医药费个人只承担小部分),大家成为同一战壕的战友。疫情的实践经验证明,推行“全民免费医疗”是时候了。

此言一出,自然欢声雷动,博得一片喝彩。

但不应忘了,中国就是从“全民医保”过来的。中国过去效率低下的“全民免费医疗”相信上辈人还印象深刻,当时还是有城乡差别、体制内外差别的,体制内的“一人医保、全家看病”,体制外的求爷爷告奶奶也看不上病。

那么,发达福利国家“全民医保”的实施情况又如何呢?应该说各有利弊。比如,加拿大实施全民保健制度,无论穷人富人,住院都不用交一分钱,连吃饭都包了。可结果呢,有些患者预约手术可能都要等上1年时间。

加拿大看病难,等待时间长,已经成为大家抱怨的共识。2018年加拿大人从接受家庭医生问诊到完成全部治疗过程的平均等候时间为19.8周,即近5个月。试问,有多少病能熬上5个月时间?


▲癌症妈妈哭诉加拿大医疗体系
客观看,任何制度都有利有弊。如果加拿大是“看病难”,那么美国就是“看病贵”。美国医院基本上是私立医院,如若没有政府医保(至少二成美国人没参加政府医保)或商业保险,看一次病可能倾家荡产。疫情初期之所以失控就是因为许多美国人负不起检测费用(当然现在改善了,新冠病毒唾液检测法只需十几美元在家即能完成)。

美国2019年人均医疗费用是11,500美元。美国作为全球最发达的国家,直到现在都没有做出免费救治新冠的承诺。是否实施普惠式的“全民医保”历来就是美国大选的热门议题。

这次抗疫中国做得比美国好,就有充足条件推行“全民免费医疗”吗?中国有足够医疗资源了吗?医疗资源分配平均了吗?会不会从现在的“看病贵”又变成“看病难”呢?“全民免费医疗”,不能看上去挺美,还要看可行性。

这次治疗新冠的人均费用为1.7万元,其中医保支付比例约为65%,剩下部分不少还有财政补助。但我们不能用疫情时的“战时体制”取代日常体制。医改是大方向,既要公平也要效率,既要看得起病也要看得到病。

过去看病为什么贵?不是医生诊治费贵,而是检查、药贵、手术费用贵。手术费里面,很多耗材、器械、钢板、支架等进口价格很高。

过去的制度设计,以药养医,从利益上把医生和患者对立起来。双方不信任,医闹就这样发生了。那改革以药养医的制度设计不就行了吗?许多国家医是医、药是药,医院是不负责卖药的。
关于医改,除欧美外,我们不妨参照台湾地区的经验,台湾1995年建立的全民健康保险制度实行强制性社会保险,全民参保,被保险人享有平等医疗服务。台湾医保制度曾赢得“全球第二”(仅次于瑞典)的国际声誉。

想当年台湾也是“红包满天飞”的。简单讲,台湾经验的关键词是公平与效率。公平就是医保要惠及全民,不能分体制内外,更不能有特权阶层。效率就是大力发展私立医院。

台塑大王王永庆投资创办了长庚医院可谓“名利双收”,引发各大企业集团的纷纷效仿,一时间,非公立医院纷纷涌现。在台湾健保支付没有公私立之分,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甚至是在一般的社区小诊所里,患者都能够享受同样的医保服务。

假如我们的医疗资源仍集中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假如我们的特级病房仍占据过多医疗资源,假如我们的私人医院仍是以“老军医”为招牌,那么,贸然推行“全民免费医疗”只能回到靠关系看病,看上去挺美而已。

无论是教改还是医改,不是简单一句“往回走”就能解决的。否则会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大锅饭、一切靠关系,一朝回到改革前。
热文回顾




猛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 功夫财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