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品线好处一大堆,但是你真的做好心理准备了么

 

所以很多时候都是看上去美好,一旦执行的时候,就有各种困难让目标难以落地...



今天二条也是原创,因为卢俊心情好,多和各位聊点

不少朋友和我说,卢俊,我的企业要做大了,所以我后面想做产品线,我说为什么要做产品线呢

基本上我提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得到比较统一的回答

——比如做了产品线之后,成本可以更低

有这样一个数据,在产品标准化的前提下,初始阶段的标准化率也可以达到30%左右。千万不要小瞧这个30%,它可以至少降低5%的成本,缩短两三个月的开发周期,对利润率的直接贡献将达7%以上。这就意味着原先是20%的利润率可以增加到27%。

——比如做了产品线之后,开发环节可以更快,加快资金杠杆。

从取得土地到首期销售款流入,短则十个月、一年,长则一年半,杠杆化率可能是1/3-1/2;如果推行标准化开发,通常最先开工建设、最先销售的都是标准化产品,基本可以实现6-8个月就可以实现销售回款,杠杆化率可以达到1/4-1/5——资金效率可以提高一倍

——比如做了产品线之后,创新可以最大程度的落地

做了产品线,前期的研发精力就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铺开。产品研发与创新需要与每个项目的市场研究及策划工作有效联动起来,标准化的产品体系可以指导每个项目快速的进行市场研究及策划,同时每个项目的市场研究及策划工作经验和知识也要作为产品研发与创新的重要输入,通过每个项目经验和知识的不断积累完善企业的标准产品体系。

这些所谓的优势我相信各位多多少少都知道。

那么我一般的下个问题就是:你应该怎么做产品线呢

一般这个问题得到的反馈就是,大家开始和我聊万科,万科有几个产品线,每个产品线针对哪一类客气哪一类市场。懂内行的人比我多,说的比我溜的人也很多,我就不复述了

每次别人和我说,我都会反问到:万科为了做这些产品线花了多少成本你知道么,如果没有那么多项目撑着,前期这些研发成本根本不可能覆盖掉。你觉得目前咱们年销售几十亿的份额,就扎根1-2个城市,就大范围的做产品线,这样合适么

所以很多时候都是看上去美好,一旦执行的时候,就有各种困难让目标难以落地

和大家分享一个标准的产品线落地案例,我觉得很值得各位的深思,一个曾经的中型房企是如何打造自己的产品线的

企业是蓝光

蓝光是标准的从一个城市扎根然后走上泛城市化扩张的道路,以二线城市为主导,成都为核心战场,目前开始进入包括北京等一线城市

这样的节奏几乎是现在所有房企发展的脚步



和其他房企一样,刚开始产品规划时候并没有清晰的产品线,从高层到别墅到洋房到综合体,什么形态都做,但产品规划还是根据地块气质来打造



地块的档次也是根据土地属性来,好的地块做高端产品,一般地块做刚需产品,由地段决定产品属性,由市场决定产品标准

直到2012年,蓝光有了coco产品系,企业的刚需类产品才开始迈入产品标准化的道路



决定采用这个产品线作为试水其实也有背景条件的,当时蓝光在经历了自己各种物业各种档次的多种尝试之后,已经发现自己在做刚需类产品的强项

而且当时的成都市场属于不温不火的现状,所有的企业开发都是随行就市的开发,没有一家企业强势的植入自己的品牌和形象

而这个时候蓝光选择coco这样一个年轻化的名字,用三个项目注入成都这个城市



引起了市场强烈的反响



coco系列针对刚需客群,核心逻辑在于紧凑合理,厨房和卫生间都控制在6个平米以内和3个平米以内,客厅和主卧都控制在10个平米以内。通过这样的面积控制,可以规划出70平米左右的两房户型。

这样的户型结构极大的迎合了当下的年轻客群


从而coco产品系一炮打响,快速的在全国复制

但是我们发现,蓝光这家企业一直在扩张,一直在发展



今年还获得地产百强企业第24名

但是对应的是,住宅产品线,一直只有主打刚需的coco,除此之外没有再做第二个产品线。

四年的时间,只做了一条产品线,这个节奏值得所有在甲方的朋友关注

直到2016年的现在,蓝光才开发了他的第二条住宅产品线

蓝光雍锦系

很显然,这四年的产品研发周期是漫长的,我们看下第二条产品线的不同



首先这一轮主打的客群调整为改善和再改。

我们仔细看下边上的百分比,在过去成都市场也就是二线城市刚需的比例达到55%左右,这一块的产品就是由coco产品线填充

而这之后改善的需求市场有35%的比例,蓝光这一次看准的是这一块蛋糕

而对于客户来说,4年前购买coco的客户,现在也轮到了人生的一次置换



而此时推出蓝光雍锦系也是很天时地利人和的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首先第一轮的升级在于产品形态上,coco主要以高层为主

而蓝光雍锦系无疑把重点投放在低密度物业上



比如成都的雍锦王府,还有未来的北京的雍锦山河,都是这样的特色。创新采用新亚洲设计美学,全石材进行打造,将中式元素的居住风格与现代亚洲风格进行融合

当然很显然,雍锦系不仅仅停留在建筑风格上,有一个重要标志是对资源的占有属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放大



成都雍锦王府项目设计有数百平米的私家花园,单是花园的占地面积达到了近1亩地。合肥雍锦半岛项目空中花园、进门侧院、下沉式庭院的设计均为花园面积留出了最大空间。



合肥雍锦半岛双拼产品建筑面积约为448.71平方米,改造后可使用面积高达704.15平方米



合肥雍锦半岛为代表的五重院落体系,迎合当地人对“阳台”、“庭院”的生活喜好,包括:【第一重院落】负一层的下沉式庭院,约13米面宽,约5.5米进深超大庭院。【第二重院落】负二夹层别院,约31.62-41.12平方米的专属私人空间。【第三重院落】入户前庭,约60.96-68.76平方米。【第四重院落】三楼景观露台。【第五重院落】四楼约62.48平方米的空中花园。

当然,最资源的占有不仅仅是土地的占有,对外部的景观获取也是秉持这样的原理



成都雍锦王府创新推出的IMAX户型,具备360°全采光视角,整体采光面宽可达44米,其中包含18平方米的超大露台设计,极大提升采光、观景及通风效果。还有包括对私密性的占有



从大平层客户居住习惯入手,将“核心筒”位置移至房间中部,这样一来,业主经电梯入户后,无论是去主卧、客厅、厨房、儿童室、洗手间等房间距离均等,解决了传统大平层产品,核心筒至主卧等起居室距离较远的弊端,让产品更“好用”。

而在其他的细节处,蓝光雍锦采用渗透的植入,让客户体验生活的美好



苏州雍锦园在高层中也植入园林的概念,让层层有庭院,户户有园林,细心的朋友看到了每一层都有植被树木,这个对工程的考验的彻底的

用荧光材料铺设景观步道,这种调调,真的妙不可言



居家生活可以满足你所有对家的想象,比如宠物空间,比如家庭图书馆,比如各种智能化设备



真正实现物联网,让家为家庭服务

以上所有的细节还可以总结很多,专门收集了一张整合图片



这是蓝光雍锦系的产品线的呈现。做产品线的朋友可以认真研究下

我觉得我们可以在蓝光身上得到一些思考

蓝光在每年坚定的扩张的背景下,第一代刚需coco系列开发四年之后才有了现在的雍锦系

四年的周期是产品研发落地的周期,也是蓝光第一代coco产品系客户成长置换的周期

而蓝光对这一块产品线的态度是彻底的不同,不同的业态,不同的客群,不同的产品属性,彻底的跨层才能保证产品系之间不会出现左右手互搏。这个是需要注意的,很多人按照万科的产品体系做了若干产品系,但是因为土地储备不够多以及客户分层不够清晰,导致产品系和产品系之间内部斗争,这个其实就是内耗的开始

建议大家可以沿袭蓝光模式,在企业规模适中的时候,做2-3个产品线,内部不要互相斗争

所有人都想走标准化走产品线,但是最后给的建议是,做好长线的研发准备,以及做好完全不同于之前的产品格局的准备,不然你的产品线落地都是空的

转载带上这张图我就不和你计较


    关注 真叫卢俊的地产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