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问答:人们为什么会有各种决策偏误?

 

Q&A140331  问:人们为什么会有各种决策偏误?  答:在决策过程中,人们都知道“理性”至关重要。一个...



Q&A140331

问:人们为什么会有各种决策偏误?

答:在决策过程中,人们都知道“理性”至关重要。一个理性的人在决策中能确保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这就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但心理学并不这么认为。从心理学角度,人类的决策充满了“非理性”的色彩。心理学卡尼曼(D.Kahneman)发现人们在决策中,常常使用经验法则(heuristics,也译作启发法)来进行决策推理,而人们在使用这些经验法则的过程中也往往产生各种偏误(biases)。例如,根据可及性经验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人们不是根据一件事情各种情况发生的客观概率来进行决策,而是依据记忆提取中最容易提取的某种情况来进行参照决策。就像现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发生MH370航班失联坠海事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就会使许多乘客取消乘坐马航班机,甚至取消乘飞机出行。从理性的角度,大量数据表明乘坐飞机相比于陆地交通工具要安全得多;而且一起意外事故常常使航空公司强化安全检查,增加安全措施,反而使当下的出行比平时更可能安全。但人们决策时并非依据如此理性,而是受记忆中鲜明的失联坠海事件的影响,从而高估乘坐飞机或乘坐马航飞机的事故概率。

尽管各种决策偏误背离理性,常常使人们产生误判。但从决策效率和策略的角度来说,决策偏误却是人类面对模糊资讯时的最佳策略。充分理性思考然后进行决策,往往意味着必须获得大量而充分的资讯,大脑要经过复杂的认知判断、推理,然后才能做出一个尽可能不出错的决策。但现实世界里,人们更常面临的是资讯的不充分、模糊、歧义,同时人类大脑处理资讯的能力和容量又是有限的,在资源和资讯双重匮乏的前提下,如果不能迅速决策就可能贻误时机,带来风险和威胁。因此,在资源和资讯双重匮乏的情境下,人类发展出基于经验的快速决策策略,这就是所谓的各种经验法则。再以可及性经验法则为例,人类在不借助技术手段来帮助决策之前,在有限的生命历程里无法估算准确的意外事件的概率,所以当有族人被闪电击中而死,那么最好的策略就是远离闪电。人类数十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超过99%的决策都是资讯或资源匮乏的情境下完成的,也因此使这些长期进化的经验法则已经成为人类大脑应对决策的标准配置;也因此使大多数个体即使被告知客观概率数据其实更安全,他们仍然会选择避免乘坐航班出行。

如果说可及性经验法则是从记忆中提取鲜活事件来作为决策线索的话,其他的决策偏误其本质上也是人为确立决策线索而产生。例如,锚定及调整经验法则(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heuristic)是指人类的有些决策会受到前置数字的影响,哪怕这个前置数字与决策命题毫无关系,这被称为“锚定效应”。(关于锚定效应可参考Q&A140225,《锚定效应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锚定效应产生的原因就是人们在没有其他更便捷和可靠线索的情况下,把前置数字作为了决策的线索。

决策偏误不仅在经典决策情境中会观察到,在社会认知领域,人类的决策偏误也随处可见。例如,社会心理学里的“旁观者效应”,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影响因素就是人们在面对模糊的社会情境时,常常以他人的反应来作为决策和推断线索。至于归因里面里面的种种归因偏差,也可以概入广义的决策偏误范畴。例如,“基本归因错误”的机制就可能在于人们把“认知显著性”作为了快速决策和推断的线索。

当然,要避免决策偏误影响重大的决策,坚持理性和反省是一个有用的途径。对自己的快速或本能判断保持质疑,而不是轻易确信。不过,其实这也很难,因为人们最常见的一种认知偏差就是“确证偏误”(confirmation bias),它使得人们本能地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想法的依据,而不大会去寻找否定其想法的依据。正是因为如此困难,所以卡尼曼的发现使他荣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为了表彰他在“理性决策”的经济学领域引入了“非理性决策”的心理学依据。

2014-03-31

----------------------------------------------------

回复F,浏览“相约星期五”目录;回复Q,浏览“心理学问答”目录;回复P,浏览PsyEyes推荐文章。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