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问答:分形艺术的美感从何而来?

 

Q&A140312  问:分形艺术的美感从何而来?  答:分形(Fractal)首先是一个数学构造,它通常被...



Q&A140312

问:分形艺术的美感从何而来?

答:分形(Fractal)首先是一个数学构造,它通常被界定为一个粗糙或零碎的几何形状,可以分成数个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至少近似地)是整体缩小后的形状。分形在自然界中能找到很多范例,因此,它又被划入艺术范畴,被称为“分形艺术”(Fractal Art)。分形把抽象的数学方程式转化为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图像,即使是一个不懂其中奥妙的数学原理的欣赏者,也能被其中蕴藏无穷玄机的形式美感所征服。

德国美学家威廉·沃林格(Wilhelm Worringer)认为,相对于审美的移情冲动,人类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冲动,即抽离的冲动。这种抽离的趋势是因为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冲突,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广大与现象的紊乱,在心理上对空间怀有恐惧,并感到难以安身立命。人们的心灵既然不能在变化无常的外界现象中求得宁静,只有到艺术的形式里寻找慰藉。而分形艺术正好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无穷变换的数学构造被一种抽象的有限空间的形式所表现时,由无穷变幻带来的不安和焦虑被有限的形式美所升华和释放。分形在数学结构上是一种无限延伸趋势;但在图形表达上却是会收缩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对于一个深谙数学之道的欣赏者,一个公式就能带来某种质朴的数学美感。例如,无穷大的极限带来的超越我们认知控制力的失控感,这种失控感会使我们产生恐惧和不安;但当无穷变幻的极限收缩到有限的空间时,我们似乎对其就有了某种掌控感,这种控制感就能释放和纾解焦虑。当这种无穷变幻的极限收缩于有限空间以直观的图像方式呈现时,即使不懂数学的欣赏者也能从视觉可以感知的范围内体验到不断的变幻、收缩,从而体验到某种抽离的美感。

从另一个角度,分形并不是数学的创造,而是数学的归纳,它在自然界中能找到许多类似的原型(如云、山脉、闪电、海岸线、雪片、植物根、西兰花和动物毛皮的图案等等)。而生命的历程以及代际传承类似一种时间上的分形。正是因为分形具有人们熟悉的自然原型,以及时间维度上相似的心理结构,因此,分形图像能满足人们的某种心理预期,唤起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经验感。

以上这些可能就是构成分形艺术的审美基础。

附:分形一般有以下特质:

·在任意小的尺度上都能有精细的结构;

·太不规则,以至无论是其整体或局部都难以用传统欧氏几何的语言来描述;

·具有(至少是近似的或统计的)自相似形式;

·一般地,其“分形维数”会大于拓扑维数(但在空间填充曲线如希尔伯特曲线中为例外);

·在多数情况下有着简单的递归定义。

2014-03-12

----------------------------------------------------

回复F,浏览“相约星期五”目录;回复Q,浏览“心理学问答”目录;回复P,浏览PsyEyes推荐文章。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